“呼——”
金紅鱗翅劃破歸墟的淡金息風。小鯤已經長到丈許長,背脊寬得能穩穩托住阿澈,鰭尖泛著太初息風的暖光,從北冥歸來時,還特意銜了片“會發光的海草”,纏在阿澈的手腕上,像道靈動的手環。他們剛完成“萬界巡禮”的最後一站——幫熵海的混沌樹補種靈苗,此刻正朝著太初之門的方向飛去,艙裡還放著件特殊的“禮物”。
“快到了!小鯤,再飛快點!”阿澈趴在小鯤背上,小手攥著本泛黃的殘卷——是之前林風前輩遺落的《莊子》,隻剩“齊物論”“大宗師”兩卷,紙頁邊緣還留著淡淡的息風印記,指尖觸上去,能感受到殘留的溫暖,像林風還在身邊。
小鯤輕鳴一聲,加速穿過星塵。沿途的景象越來越熟悉:械佛星的方向飄來誦經聲,妙識菩薩培育的息風蓮子已經長成靈樹,樹影裡能看到僧侶們在幫失衡位麵的生靈修正靈植;刀鋒母巢的星光蝶群察覺到他們,分出小半跟著飛,蝶翅的光與小鯤的鱗翅輝映,把歸墟的星塵染成金紅色,格外熱鬨。
“青宸哥哥!我們回來了!”
剛靠近太初之門,阿澈就看到那尊熟悉的暗金石像——青宸雙臂交疊護著門縫,左掌的齊物羅盤正指向新生星域,右膝的混沌青蓮開得正好,花瓣上的清露還在輕輕滴落,石星璿的淡青石碑在旁立著,碑身的逍遙鼎紋泛著柔和的光,像在打招呼。
小鯤緩緩降落,阿澈抱著《莊子》殘卷,小心翼翼地走到石像腳邊。他蹲下身,輕輕將殘卷放在青蓮的蓮台上——紙頁剛碰到花瓣,就泛起淡淡的金光,與青蓮的息風共鳴,像是早就等著這一刻。
“青宸哥哥,這是林風前輩留下的《莊子》,我們幫你帶來了。”阿澈的聲音帶著溫柔,“之前你總說‘吾喪我’‘坐忘’,現在我們把書帶來,你要是能看到,肯定會很高興吧...星璿姐姐也在旁邊,我們終於能一起‘讀’這本書了。”
話音剛落,異變突生!
蓮台上的《莊子》殘卷突然“嘩啦”作響,紙頁脫離裝訂,像活過來般,順著石像的石紋往上爬——“齊物論”的紙頁貼在左掌的齊物羅盤上,讓羅盤的星軌轉動得更流暢;“大宗師”的紙頁裹住右膝的混沌青蓮,讓花瓣的金光更盛;最後剩下的扉頁,竟直接融進石像的額心!
“嗡——!”
石像爆起刺眼的金光!額心的位置,三道暗金古篆緩緩浮現——是“吾喪我”!篆體泛著太初息風的光,與之前青宸化道時的意念一模一樣,石像的獨眼雖閉,卻似有“光”從眼縫裡透出,左掌的齊物羅盤、右膝的混沌青蓮,同時對著太初之門的方向亮起,形成道“三角光陣”,將門體的鯤鵬圖騰映照得格外清晰。
“這是...青宸哥哥的回應?”阿澈猛地站起身,眼裡滿是驚喜。小鯤也對著石像噴吐金紅泡泡,泡泡落在“吾喪我”篆體上,竟被光托著,在石像周圍繞了三圈,每圈都灑下細碎的光粒,落在石星璿的石碑上,讓碑紋的青光更亮。
更神奇的是,光陣亮起的瞬間,阿澈的識海突然傳來道溫和的意念——是青宸的聲音!沒有具體的字句,隻有“無何有之鄉”的畫麵:不是虛無的空間,是太初之門旁的石像、淡青石碑、混沌青蓮,是萬界生靈自在生活的模樣,是“沒有執念束縛,沒有絕境困擾”的安寧之地。
“原來...這便是‘無何有之鄉’!”
阿澈突然頓悟。之前他以為“無何有”是空空蕩蕩的地方,直到此刻看到石像的守護、石碑的陪伴、青蓮的淨化,看到萬界生靈不再受蒼白之苦,不再困於涸轍,才明白莊子說的“無何有之鄉”,從來不是“什麼都沒有”,是“沒有讓生靈痛苦的執念與束縛”,是能自在活著、自在守護的地方。
他想起之前青宸心淵的恐懼,想起斷翎釘熵核的犧牲,想起化道融息風的抉擇——青宸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萬界打造“無何有之鄉”:沒有秩序的壓迫,沒有蒼白的吞噬,沒有流離失所的痛苦,隻有像太初息風般,自由又溫暖的生活。
“我懂了...青宸哥哥,我終於懂了!”阿澈的眼淚掉下來,卻笑得格外燦爛,“你不是消失了,你是把‘無何有之鄉’建在了這裡,建在了整個萬界!我們會幫你守著,讓所有生靈都能在‘無何有’裡,自在地看海、看星、看蝶飛!”
石星璿的淡青石碑突然傳來“哢嗒”聲。碑身的逍遙鼎紋裡,飄出片小小的青花瓣,落在阿澈的手背上,像是在讚同他的頓悟;石像額心的“吾喪我”篆體也微微閃爍,石像的唇角石紋又上揚了幾分,與青宸之前的笑容一模一樣,溫柔又堅定。
星光蝶群圍著石像和石碑飛,蝶翅扇動的聲音與息風交織,像在唱《莊子》裡的句子;齊物羅盤的指針轉向北冥的方向,像是在“看”阿澈帶回來的北海記憶;混沌青蓮的清露滴落在《莊子》殘卷融過的石紋上,凝成顆小小的光珠,落在阿澈的掌心——光珠裡映著青宸的笑臉,還有北冥的藍色海水。
“青宸哥哥,我們會經常來的。”阿澈握緊掌心的光珠,對著石像和石碑深深鞠躬,“下次我們帶北海的靈魚來,帶械佛星的蓮子來,帶虹橋流民種的靈植來,把‘無何有之鄉’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小鯤輕鳴一聲,緩緩起身,托著阿澈往鵬舟的方向飛去。沿途的星光蝶群跟著送了一段,才戀戀不舍地返回母巢;械佛星的誦經聲還在繼續,順著息風飄來,與石像的光陣共鳴,格外安寧。
歸墟之眼的淡金息風還在流動,太初之門的鯤鵬圖騰泛著光,石像額心的“吾喪我”篆體格外清晰,淡青石碑在旁立著,像兩位永遠的守護者。一場關於巡禮獻書、石像異變、頓悟哲思的篇章,在溫暖的羈絆與通透的哲思中,畫上了圓滿的**。
而阿澈知道,這不是“懂了”的終點,是“守護”的新起點——他會帶著青宸的意念,帶著《莊子》的哲思,帶著小鯤的陪伴,繼續在萬界行走,讓“無何有之鄉”的溫暖,傳遍每一個角落,讓所有生靈都知道:有位鵬族英雄,用自己的道,為他們建了個“沒有痛苦,隻有自在”的家園。
小鯤的金紅鱗翅在息風中展開,載著阿澈,朝著新生星域的方向飛去。掌心的光珠還在泛著暖光,映著石像的輪廓,也映著“無何有之鄉”的未來——那裡有海,有星,有蝶,有笑,有所有值得守護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