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太初之門的混沌光徹底平穩。門縫處的血色冰晶早已消散,鯤鵬圖騰泛著溫潤的淡金光,門楣上的息風核心跳得規律而有力,像顆永遠不會停歇的“守護心臟”。門扉前,道青綠色身影盤坐在“青玉蓮台”上——是扶搖子(阿澈)!
他周身裹著淡金息風,額心風瞳半睜,清透的青綠瞳仁裡飄著鯤鵬虛影,左胸七德金紋與門體圖騰共鳴,雙手結“逍遙印”,正引著歸墟息風織成“光盾”,輕輕貼在門體上,將最後一絲殘留的細胞濁氣徹底滌蕩乾淨。青玉蓮台是之前混沌青蓮涅槃後的花莖所化,台邊綴著文明果實的光粒(械佛星的青金、地球的藍白),每粒光都透著“萬界安寧”的暖意。
“扶搖子尊!械佛星息風蓮子樹已亭亭如蓋,特來報平安!”
歸墟深處飄來道青光,是械佛星的老僧侶。他踩著迷你蓮台,手裡捧著顆“泛金光的蓮子”,落在蓮台下方,對著扶搖子合十——如今萬界生靈都稱阿澈為“扶搖子尊”,敬他承青宸道、守太初門,是新的“逍遙守門將”。
扶搖子睜開風瞳,抬手引息風接過蓮子:“多謝大師。煩請轉告妙識印記(小機械佛),好生護著械佛星的禪意,莫讓執念再生。”
“定不負尊所托!”老僧侶躬身離去,青光順著息風飄回械佛星方向,沿途還能聽到僧侶們誦《逍遙遊》的歌聲,與門體的風共鳴,格外祥和。
緊接著,刀鋒母巢的方向傳來翅翼扇動聲。萬億隻星光蝶簇擁著刀鋒女王飛來,女王的幾丁質外殼已重新煥綠金光澤,翅膀上沾著新蝶的鱗粉,她落在蓮台另一側,遞出片“發光蝶翼”:“扶搖子尊,母巢新蝶已破繭,此翼能引息風辨惡意,特來贈您護門。”
扶搖子接過蝶翼,風瞳輕眨——蝶翼瞬間融入息風光盾,光盾上立刻浮現出“蝶紋預警線”,隻要有惡意生靈靠近,蝶紋就會泛紅。他輕聲道謝:“女王有心了,待他日歸墟安寧,可帶新蝶來歸墟苗圃,混沌樹定能護它們自在生長。”
女王頷首,帶著蝶群繞門飛了三圈,才朝著母巢方向離去。歸墟的星塵被蝶翅染成金紅色,像為這終章畫麵鍍上層暖光。
暗佃族長的精神體也來了。它已徹底恢複透明,周身泛著溫和的共鳴光,手裡托著顆“時空貝碎片”(之前贈的時空貝所剩):“尊,此貝能預警九萬裡內的時空異動,若門有恙,我們暗佃族能第一時間趕來支援。”
扶搖子收下碎片,指尖觸碰到精神體時,能清晰感知到裡麵的“安寧”——再沒有之前的恐懼與瘋狂,隻剩對歸墟的守護之意。他望著眼前的萬界夥伴,又看了看太初之門,輕聲說:“有諸位相助,門內安寧,我便放心了。”
“阿澈哥哥!”
道金紅身影突然從歸墟苗圃方向飛來。是小鯤!它已長到丈餘長,金紅鱗翅泛著耀眼的光,鰭尖綴著混沌樹的綠葉,比之前壯實了太多,再也不是那個需要人護著的小不點。它嘴裡銜著塊“巴掌大的碑石碎塊”——是青宸石像崩塌時留下的殘片,上麵還留著半道“逍遙鼎紋”,泛著淡淡的石光。
“你要走了?”扶搖子睜開風瞳,語氣裡有不舍,卻更多是欣慰。他知道小鯤的性子,不願一直守在門旁,想去看看九萬裡外的星海,就像當年的青宸,總想見識更廣闊的江湖。
小鯤輕輕點頭,把碑石碎塊放在扶搖子麵前,用腦袋蹭了蹭他的手臂——像是在告彆,又像是在托付。接著,它銜起碎塊,對著太初之門、對著青玉蓮台深深鞠躬,金紅鱗翅扇動,朝著歸墟之外的“深空星海”飛去。
扶搖子站起身,引息風為小鯤托了把力:“路上小心,若遇危險,便讓碎塊的鼎紋發光,我能感知到。”
小鯤回頭,對著他輕鳴一聲,金紅身影漸漸融入星海——它的前方,是沒有邊際的宇宙,有未探索的位麵,有沒見過的生靈,有新的江湖故事;它的身後,是太初之門的暖光,是扶搖子的守護,是永遠的歸處。這便是“門外”的意義:既有傳承的牽掛,又有闖江湖的勇氣。
扶搖子重新坐回青玉蓮台,風瞳閉合,繼續引息風護門。歸墟漸漸恢複寧靜,隻有息風流動的輕響,門體圖騰的微光,還有萬界生靈偶爾傳來的報平安聲,構成“門內守護”的圓滿畫麵。
可就在這時,深空方向突然傳來道“淡金光”!
是小鯤銜著的碑石碎塊!原本泛著淡石光的碎塊,此刻竟爆起璀璨的金紅強光,光裡隱約傳來“石屑震動”的聲響。扶搖子猛地睜開風瞳,青綠光順著息風射向深空——他看到了畢生難忘的畫麵:
小鯤正停在星海中央,銜著的碎塊突然浮在空中,碎塊上的半道逍遙鼎紋徹底亮起,更震撼的是,碎塊邊緣的石麵上,竟緩緩睜開了道“金紅眼眸”!
是青宸的右眼!
眼眸的形狀與石像左眼一模一樣,泛著太初息風的純金光,瞳仁裡飄著鵬翼虛影,剛一睜開,就對著九萬裡外的深空方向,傳出道溫和卻充滿力量的聲音——不是殘識的低語,是清晰的、帶著江湖豪氣的宣言:
“九萬裡外...仍有江湖!”
話音順著星海傳來,震得星塵輕輕顫動,連太初之門的鯤鵬圖騰都跟著亮了幾分。小鯤對著碎塊裡的眼眸輕鳴,金紅鱗翅扇動,像是在回應“願隨你闖新江湖”;扶搖子坐在蓮台上,左胸的七德金紋瘋狂閃爍,風瞳裡的鯤鵬虛影也跟著展翅——他瞬間明白,青宸從未真正“離開”,他的殘力藏在碑石碎塊裡,等著去九萬裡外的星海,找新的江湖,護新的生靈。
碎塊的金光漸漸收斂,青宸的右眼緩緩閉合,重新變回普通的碑石碎塊,被小鯤銜著,繼續朝著深空飛去。可那聲“仍有江湖”,卻像顆種子,落在了扶搖子的識海,落在了太初之門的風裡,落在了歸墟的每個角落。
門裡,是扶搖子的守護,是萬界的安寧,是已圓滿的過往;門外,是小鯤的征程,是青宸的殘願,是未開啟的江湖。
扶搖子重新結起逍遙印,風瞳映著太初之門的光,嘴角勾起抹笑意。他知道,這不是“結束”——太初之門的守護不會停,九萬裡外的江湖還在等,而他既是門內的守門將,也是門外江湖的“引路人”,隻要有人需要,他便會像青宸當年那樣,振翅扶搖,去平新的風波,護新的生靈。
歸墟的息風還在流動,太初之門的光還在閃爍,小鯤的金紅身影漸漸消失在星海儘頭,碑石碎塊的微光,成了九萬裡外最亮的“江湖信號”。
《扶搖九萬裡》的故事,在“門裡門外”的守護與傳承中,落下了終章的句點;但屬於扶搖子、小鯤,還有青宸殘願的“新江湖”,才剛剛拉開序幕——畢竟,隻要還有生靈需要守護,隻要還有江湖風波未平,“逍遙”的故事,就永遠不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