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夥,這嘲諷技能直接點滿。
安撫好戰馬的左髭丈八當時肺都快氣炸,你特麼連人帶馬都快差點把老子推翻,居然還說打不過我?簡直是沒把我放在眼裡,小瞧人也不是這麼小瞧的。
自詡為黃巾軍中第一力士的左髭丈八當時候就怒了,不服氣道:“你這沒卵子的閹人休走,再來與俺大戰三百回合。”
說罷拍馬去追。
張飛聽到左髭丈八辱罵他是沒卵子的閹人,當時就差點暴走,想要回頭繼續戰鬥。
好在劉備尚有理智,大喊道:“賊軍勢大,撤!”
眼見自己這邊隊伍都紛紛撤退,敵人五百騎士加上後方大軍的喊殺聲漸近,張飛也隻能含恨拍馬撤離。
雙方一跑一追,很快就來到了前營中心校場地帶,也是盧植提前準備好的埋伏點。
校場的地形稍微開闊一些,孟震早就預備好兵馬接應劉備,左右王忠趙義二位曲長帶領部曲五六百人前來支援。
左髭丈八見對麵又有援兵也不懼,因為這些人都是步兵,他們要想走隨時可以折返跑掉。
而且校場周圍的柵欄木牆都還沒有修建好,即便不能折返從原路逃跑,也能從左右兩側突圍,靠步兵不可能把他們這些騎兵留下。
因此左髭丈八怡然不懼,長刀一指,大喊道:“衝上去,我要殺了那閹人!”
五百騎兵同時衝鋒,雖然隊列並不整齊,與幽州並州涼州三地的精銳騎兵差得太遠。但畢竟騎兵與步兵的差距擺在那裡,卷起塵土漫天,聲勢依舊嚇人。
孟震等十多位有馬的中級軍官率先衝殺進去與敵人鏖戰,雙方很快交織在一起,千餘人打成一團。
很多人以為三國時期打仗就靠雙方主將單挑,比如一方攻城的時候,雙方各派一名將領出去打。實際上這種情況很少,更多的還是戰場廝殺。
後方主將帳中,有士兵急匆匆奔來,到盧植帳中單膝下跪稟告:“報!敵人騎兵已經進入埋伏圈,孟司馬與他們交戰在一起。”
盧植坐在席上正看書,漢朝雖然有紙,但紙價昂貴且不易書寫,所以大部分書本依舊是竹簡刻製。
聽聞前方戰事,盧植將手中的竹簡放下,淡淡地道:“敵人大軍何在?”
“已踏入前營。”
“傳令,準備全軍進攻。”
“唯!”
士兵回去傳達軍令。
這個時候張寶於毒等人的步兵軍團也抵達了戰場,見前方的騎兵部隊勢如破竹,張寶大喜道:“左將軍和劉將軍已經殺進去了,官軍果然沒有防備,弟兄們,給我衝!”
黃巾數萬大軍蜂擁而至,殺得盧植的前營軍人仰馬翻,官兵前軍包括先鋒軍在內有一萬餘人,見黃巾大軍壓境,紛紛丟盔棄甲,四散逃命。
張寶殺得興起,縱馬追逐,如狂歡盛宴,手中大刀不斷左右來回砍,片刻功夫,就已經有七八名士兵死在了他的手裡。
然而張寶並不知道,這些士兵並不是戰兵。而是修建工事的輔兵和工匠,被盧植安排在前營充當誘餌。
目前在前營作戰的戰兵總共就隻有孟震的三千餘人,連劉備的新兵都沒在這裡。
也就是說,盧植在用輔兵和工匠的命來迷惑張角。
這一計堪稱狠辣,畢竟輔兵戰鬥力低下,遇到黃巾軍精銳幾乎隻有死路一條。近萬的輔兵麵對數萬敵軍衝擊,最少上千條命要交代在這裡。
但慈不掌兵,自古就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說法。
如果能用少數輔兵的命,換取大量敵人中計,在盧植看來,絕對值得。
很快,前營官軍敗退,張寶率領大軍殺到了校場,眼看要與左髭丈八兵合一處,孟震見勢不妙,大喊道:“賊人援軍抵達,撤!”
中營裡響起了鳴金收兵的聲音。
張寶和左髭丈八都以為這是敵人撤軍的命令,二人大喜,下達命令道:“繼續追擊!”
然而他們卻並不知道,這鳴金聲其實是下令反攻的號角。
孟震率領著一千多前鋒軍將士往中營大門跑,張寶等人銜尾追殺,眼看就要跟著他們殺入中營。
卻在此時,忽然中營裡鑼鼓聲天,從已經修建好的圍欄後驟然冒出數千弓箭手,他們站在圍欄的木台上,居高臨下,同時放箭。
頓時萬箭齊發,“嗖嗖”的羽箭嗡鳴作響,射得黃巾軍人仰馬翻。
劉石於毒等還算冷靜的將領一看情況不對,立即喊道:“不好,官軍有埋伏,快撤!”
然而此時顯然已經來不及,埋伏在校場左右兩側伏兵儘出,盧植軍大小十餘將領帶著兩三萬戰兵齊齊殺出,包圍了黃巾軍。
兩軍相撞在一起,一時間戰場無比混亂。黃巾軍遭受伏擊,士氣低落,戰意很低,稍一接觸,就有潰敗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