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_三國之謀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謀伐 > 第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

第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2 / 2)

“當初我在豫州與王允也算點頭之交,素無怨恨,為了將我從豫州調走,分潤功勞,眨眼間就在背後捅我的刀子。”

“所以在我看來,呂常侍必然也是被士人蒙蔽,以為與他們結交可以獲得清名,實際上在士人們眼中,隻要是宦官,哪有好壞之分,皆不過是一丘之貉罷了。”

“更何況依暮之見,呂常侍忽然上書,背後必然也是張公之政敵在作祟。如果他們能利用呂常侍扳倒趙常侍,他們當然很開心。就算沒有扳倒,對張公來說,也是個很大的打擊。”

張讓想不通裡麵的問題,納悶道:“對我有何打擊?”

陳暮笑道:“張公想一想,呂常侍一旦被趙常侍他們迫害死,宮中其它黃門常侍會如何作想。呂常侍與諸公隻是政見不合而已,可不管怎麼樣,他依舊是宮中常侍,是與張公等人一樣的人。”

“如果隻是政見不合,張公大可以上書天子將呂常侍罷黜,讓他去做宮中一個閒職,不要再擔任常侍即可。”

“可現在,就因為呂常侍沒有任何指名道姓的上書,就將他迫害致死。那麼其它常侍會怎麼想?他們也會感到害怕,也會想著抱團自保,一旦出現這樣的局麵,諸常侍頃刻間會分崩離析,相互攻訐,張公以為這樣的局麵是好是壞?”

曆史上漢末的時候,宮中的宦官的確有一些是好人,比如呂強吳伉丁肅徐衍郭耽李巡趙祐等,與士人關係也好,向來不爭名奪利。

但何進死後,袁紹帶人進宮誅殺宦官,不管好壞,全部屠戮一空,就可以知道在士人眼裡,宦官於豬狗無異。

包括呂強在內,在很多人眼中是清廉正直宦官的代表。但下獄之後,想要上書營救者也不過寥寥幾個還算正直的黨人而已。

朝中那些自詡忠正之人,無不畏懼趙忠權勢,不敢營救。連現任司徒袁隗,都因為趙忠的一句警告,而不許袁紹再去外麵結交各路豪傑。

就可以看出朝堂上下那些屍位素餐的世家士人對宦官到底是個什麼態度,無非就是你有權勢的時候拚命巴結,沒有權勢的時候還不如路邊一條野狗。

陳暮陳述利弊,就是在告訴張讓,在士人眼裡,你們什麼都不是。告訴他,在士人眼中,你們都是一夥的,並沒有好壞之分。

其實也就是把呂強的陣營換了一下,算是偷換概念。

因為在這之前,張讓他們以為呂強是站在士人那一邊的,是他們宦官當中的叛徒。

但陳暮卻跟他說,不管呂強心裡怎麼想,他始終是個宦官,是與他們身份一樣的常侍,那麼在本質上,他們應該才是一邊的人,隻不過呂強被蒙蔽了而已。

這麼一個心理暗示,其實就是符合如何將一個人捧殺的反麵,如何將一個人拉入某個陣容當中,以此來換取同陣營中的人幫助。

畢竟再怎麼排斥,身份生理以及心理的認同感,還是會讓張讓覺得呂強是和他們一類人——都沒有g2。

聽到陳暮的話,張讓幡然醒悟,說道:“子歸說的言之有理,趙忠差點鑄成大錯,我這就去勸天子,釋放呂強。”

陳暮微笑著說道:“張公彆急,我剛才不是說,還有一件事情嗎?”

張讓這才想起來,陳暮說會幫天子和他解決沒錢的問題。

人都是慣性思維,當連續說兩個問題的時候,第一個問題會出現記憶模糊,從而很容易忽略,重點反倒會放在第二個問題上。

這也是陳暮的一個小手段,先幫荀和解決他們的問題,再說另外一件事,這樣循序漸進,才好做打算。

“洛陽如今有百萬災民,各州四處都在打仗伸手要錢,天子手中的確無錢。”

張讓思索道:“這件事情,你莫非有什麼好主意?”

陳暮點點頭:“自然。”

“是何主意?”

“征稅。”

“征稅?”

張讓苦笑著搖搖頭:“算了吧,現在各州都亂成一團,哪還有稅可收。”

陳暮卻笑道:“正是收稅的好時機。”

“此話怎講?”

張讓瞪大了眼睛,現在全國上下都堪稱一片廢墟,百姓民生凋零,哀鴻遍野。

就算漢靈帝和張讓再貪婪,也不敢在這個時候收稅了,怕再這樣下去,立即就掀起第二場黃巾之亂。

陳暮腦中卻細細思索著東漢的莊園經濟,搖頭說道:“張公知道,現在全國大部分的田地掌握在哪些人的手裡嗎?”

“哪些人.......”

張讓怎麼可能不知道,他自己的宗族就是大地主,這次黃巾之亂後,大量農民失地,他的宗族在潁川陽翟當地大肆收攏田地和人口,當起了地主老財。

一想到自己宗族手中圈的那些地,張讓便頗有些尷尬地道:“應當是一些大宗族手裡吧。”

陳暮點點頭:“不錯,如今天下大亂,世家宗族必然大量低價買入田地,隱瞞人口做田奴徒附,來供養他們這些士族。由於人口都被他們隱瞞,國家收的口賦和算賦就少了許多,上交的卻隻是微薄的田稅,天子手中無錢,與這其中不無關係。”

東漢的稅收非常低,三十抽一。但人口稅才是大頭,稱之為口賦和算賦。普通成年人每年要交上百錢的算賦,小孩則要交20錢的口賦。除此之外,徭役也很繁重,想要免除徭役,同樣要交稅。

而從西漢開始,漢朝就湧現出了莊園經濟。所謂莊園經濟,就是地主買入土地,然後收攏流民幫地主打工,但卻不把這些人口上報,隱瞞人口。

如此一來,國家收的田稅非常少,而從人頭稅上也拿不到多少錢,稅收自然也就提不上來。

這一點和明清也挺像,隻不過明清時期這種情況擺在了明麵上。讀書人中舉之後,有了士級階層免稅的特權,農民就帶著田地找他們投獻,這樣就不用交稅,如此惡性循環,與漢朝一樣,同樣形成了土地兼並的結果。

東漢桓帝時人口還有五千萬,到三國時人口居然隻有一千六百萬,就算戰爭瘟疫饑荒,也不可能死那麼多人。

所以其中最少一半以上的人口,基本都是利用這種莊園經濟隱瞞了下來。通過這個現象,其實就可以看出大地主們到底多富有,晉朝的時候,為什麼能出現那麼多世家的原因了。

“既然如此的話,那又如何再征稅呢?”

張讓不懂經濟,開口詢問。

“很簡單。”

陳暮笑著說道:“增加田稅,今年到處災難不斷,從貧窮的百姓手中肯定是收不到稅。所以我認為,可以從世家手中取一部分錢出來。現在田稅極低,把持大量土地的世家宗族根本不用交多少錢,肥了自己,瘦了天子,這是從天子手中搶錢。因此隻要增加田稅,就可以從世家大族手中再把錢奪過來。”

把錢從世家大族中奪過來?

張讓的腦子轉了好幾圈,才算是想明白了其中的奧秘。

漢朝主要稅收是人口稅,戰亂之後,人口被有錢的豪強宗族收斂走,土地也被他們低價買走,這樣人口稅朝廷就收不到,全落在豪強口袋裡。

但根本問題還在於土地上,所以隻要把田稅提上去,那麼實際上這些錢還是會回到國家手中,這樣就又能提供正常稅收。

想通了這個關節,張讓興奮不已,喜出望外道:“子歸之話,當真令我茅塞頓開,撥雲見日。如此一來,我們就不用收百姓的錢,隻需要收世家宗族的錢即可,天子也馬上就有錢了。”

張讓才不管世家豪門的利益,他本來就是宦官,又不需要站在士族的立場去考慮問題。雖然這事也事關他自己宗族土地,問題是他宗族的那點土地相比於天下的世家宗族把持的土地而言,九牛一毛都不如。

因此他自己出點錢,犧牲的是天下士族的利益,關他一個宦官什麼事情。

反正宦官隻需要討好天子就行,誰在乎那群碩鼠?

“子歸,走,跟我進宮。”

張讓霍地從桌案後站起來,無比高興。

陳暮在一旁微笑不語。

事實上很多人以為東漢滅亡跟十常侍橫征暴斂有關係,但真正了解漢朝的經濟結構你就會發現,十常侍慫恿漢靈帝收田稅,還真不會對平民造成什麼影響。

因為田稅本來就不是漢朝稅收的大頭,田產都掌握在士族豪強手中,就算征收田稅,受損的也就是那些士族豪強而已。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中平二年,也就是明年張讓、趙忠等人勸漢靈帝下令收天下田地稅每畝十錢的時候,漢朝沒有發生第二次大規模起義活動的原因。

因為田稅已經跟百姓沒什麼關係了,自耕農在第一次黃巾起義之後就減少了無數,收稅也收不到他們頭上。

隻是陳暮深知,這麼做必然是動了官僚士族世家等階級的利益,蛋糕就那麼一塊,他們從百姓手中奪過來,憑什麼又要讓天子奪走?

就好像明朝時候皇帝收不到江南的田稅,開不了海禁是一個道理。

所以一旦等到漢靈帝駕崩,沒有成年繼位者的時候,這大漢江山分崩離析的時候,也不遠了。

看著張讓歡欣鼓舞的樣子,陳暮也微笑著,雙手拱在袖子裡,低著頭,踩著小碎步緩緩跟在張讓的身後準備進宮。

外麵的天氣依舊陰雲密布,抬頭看了眼天空,陳暮揚起了嘴角。

一言而禍亂天下。

這大漢的江山,太老了,已經老到腐朽。

所以這個漢朝的名頭,就由老大哥劉備來繼承。

而一個嶄新的盛世,就由他來創造!

這才不負大丈夫之誌!1603375397


最新小说: HP斯教慢慢靠近你 請勿招惹貌美人偶npc 天山畫壁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腦海一片林,異能全靠砍 養崽,從擺攤開始 賽博巫師入侵末日 我在無限遊戲裡撿男朋友 魅魔家訪,你的S級天賦我收下了 竊語心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