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陳暮沉吟道:“攘外必先安內,黃巾賊勢大,暫時還不能輕動,要先把臨淄城裡的力量集中起來,免得我在外處理事情的時候後院起火。”
氏儀默然不語。
過了片刻,陳暮問道:“臨淄城裡有哪些豪強大富,家中有大量私兵奴仆之人?”
氏儀想了想道:“首屈一指的當然是孫氏,其次有管氏、王氏、張氏等,約有十多戶,家中奴仆從數千到數百不等。”
“這些人誰好誰壞?”
陳暮當然知道好壞並不是一言就能分辨出來,小孩子才論善惡對錯,大人隻看利益。
但各地豪強亦有百姓風評,若是欺壓百姓,當然會在風評中不佳。
氏儀尷尬道:“豪強嘛,多多少少......”
“哼。”
關羽冷哼一聲表示不滿。
典韋也翻著白眼。
這兩人都殺過豪強,關羽在河東殺人,就是看不慣豪強欺淩百姓。
典韋鬨市殺人,則是幫朋友報仇,都與豪強有關係。
陳暮點點頭:“你去把人叫來。”
“所有人嗎?”
氏儀瞪大了眼睛。
“嗯,全城所有豪強家主。”
陳暮說道。
“這.....”
氏儀遲疑片刻,最終站起來,拱手道:“唯。”
等他出去,關羽問道:“四弟,你要對這些豪強動手嗎?”
陳暮搖搖頭:“不是,如果我對全城豪強動手,則整個城都要亂,到時候我們反倒會很危險。”
關羽皺眉道:“有何懼之,豪強若敢反抗,我便派兵馬屠光整個臨淄豪強!”
陳暮頭疼。
他其實不太願意帶關羽出來。
因為關羽有自己的想法,屬於帥才,腦子比較活絡有自己的價值觀。
張飛雖然粗中有細,但其實也就長阪坡和義釋嚴顏細過兩次,其它時候都是大老粗,不會去想這些問題。
就好像當初賄賂趙琳一樣,關羽不認同,張飛無所謂。
關羽不會去考慮這些事情對自己有沒有好處,不會去考慮這件事情對雙方有沒有利益,他隻在乎這件事情符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欺壓百姓的豪強就應該殺,貪汙錢財的官吏就該罷黜。卻不知道世間的善惡哪有那麼絕對,如果把這些豪強全殺了,先不說臨淄會不會反的問題,單說經濟層麵,整個臨淄都要崩潰。
要知道豪強並不是說有田有地,大部分豪強都是一邊控製著地產,一邊壟斷各種生意。比如張飛在涿縣當豪強的時候,就是壟斷了涿縣的豬肉生意。
把豪強全都鏟除掉聽起來是大快人心,那接下來怎麼辦?
根據永和五年的人口普查,齊國有六十萬人口,而臨淄作為齊國治所,有接近二十萬人口,這二十萬人每天吃喝拉撒需要消耗的東西可不是靠一兩個小商販就能解決。
到時候城市運轉會不會崩盤?貨物誰運過來,百姓的產出誰賣出去?豪強在各地的田地怎麼算?百姓生活又如何解決?
糧鋪沒有米,鹽鋪沒有鹽,物價要漲十倍不止。
聽起來複雜,其實可以類比後世某個傳聞被財閥控製的大寒冥國。
嚴格意義上,一個國家不可能真的被財閥控製。
所以某星並沒有真控製了一個國家。
隻是這些財閥綁上了國家的戰車,在國民社會各個角落,都有它們的身影,成為了壟斷資本主義。
如果國家向要把財閥給甩脫,那麼對於國家來說,必然元氣大傷。
因此財閥隻能打壓,不能徹底消滅。
東漢的豪強也是一個道理。
鏟除一兩個豪強還沒有問題,因為一兩個豪強沒了,還有其它豪強補上。
但如果把全部豪強都處理掉的話,也許在一夜之間,整個臨淄城要倒退回原始社會。
所以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偏偏這些東西說起來很複雜,而且關羽又是個三觀已經形成固定的人,你沒辦法去糾正他的觀點。
隻能順從,不能反駁。
但現在出都出來了,總不能趕關羽走吧。
陳暮無奈道:“二哥,現在非常時期,就得用非常辦法。如果全城的豪強反對我們,就立即有數萬人要和我們作對,我們和他們殺個血流成河,即便贏了,也是兩敗俱傷,哪還有力氣對付黃巾和宗賊。”
“那就放過這些為非作歹之人?”
關羽眉頭緊皺。
陳暮解釋道:“所以我們必須拉攏他們,利用他們的力量去打,這就是借刀殺人,消耗他們雙方的力量,是一種計謀,等兩邊力量都消耗乾淨,我們再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二哥明白了嗎?”
“這樣啊。”
關羽聽到不是不殺豪強,隻是先利用他們,眉頭瞬間舒展下來,點點頭:“那好吧,一切都聽四弟的,到時候四弟讓我殺誰,我就殺誰。”
呼!
陳暮長呼了一口氣,果然,他還是喜歡跟三哥張飛出來,那樣就輕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