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田地裡空蕩蕩的,隻有少數枯草,冷厲的勁風呼嘯而來,吹得人眼睛都要睜不開。
關羽今年已經二十五歲,原來半尺長的胡須又長長了些,輕點下頜,胡須在風中搖曳:“二哥曉得了,四弟,你在城中坐鎮,也要小心。良弼,保護好四弟。”
典韋拍著胸脯道:“交給我吧雲長,我不會讓任何人傷刺史半根寒毛。”
陳暮又道:“我聽說管氏中有賊人管亥?”
“管亥嗎?”
關羽眯起了眼睛,隱約記得,當初在冀州與黃巾大戰的時候,倒是與一個叫管亥的黃巾賊大戰三十回合來者,不知道是不是那人。
“此人素有勇力,原來是黃巾賊,黃巾戰敗後逃回了青州,聚眾為賊,被管氏宗族收納,二哥看看能否將其收服。”
陳暮提了個建議。
管亥能和關羽打個數十回合,武力值不低了,應該在8090之間。雖比不得典韋太史慈等一流猛將,但也絕不算弱。
“嗯,我知道了。”
關羽翻身上馬,回頭看向陳暮道:“四弟,安心靜坐,等我好消息。”
“好。”
陳暮點點頭:“我在城中造烈酒,等二哥回來。”
關羽笑了笑,一夾馬腹,飛騎而去。
身後大軍浩浩蕩蕩開拔,跟著關羽,殺奔臨淄南麵的廣縣。
等他大軍消失在了地平線上,陳暮這才回城。
回了刺史府,陳暮招來氏儀。
“刺史。”
氏儀恭敬拱手,如今滿城上下對新來的刺史早已經不敢再輕視。
進城先奪太守權,又降服滿城豪強,如今派出大軍出征,隻要軍隊獲勝,那陳暮在齊國乃至青州的威望,恐怕一下就能達到頂峰。
“嗯。”
陳暮點點頭,示意他坐下。
等氏儀坐下後,陳暮才開口道:“你可知齊國樂安黃巾的勢力具體分布情況?”
“刺史要對黃巾動手了嗎?”
氏儀心裡一驚,這才剛開始與宗賊豪強勢力做鬥爭,那麼快就想著要平定黃巾了?難道刺史有百分百把握,就一定能戰勝了齊國的宗賊豪強勢力?
陳暮說道:“算也不算吧,我這個人向來都比較仁義,如果能夠招降納叛,收攏這些黃巾,儘量還是不要打仗得好。”
向來都比較仁義?
城外兩大豪強的塢堡莊園裡的血跡現在恐怕還沒乾吧。
氏儀心中腹誹,拱手回答道:“刺史,齊國黃巾以徐和為首,占據昌國、般陽二縣。樂安黃巾以司馬俱為首,占據高苑。”
“此二賊的形勢如何?”
陳暮又問。
氏儀想了想,道:“徐和有十餘萬人馬,司馬俱有數萬人,合兵近二十萬。樂安太守陸康屯兵臨濟,濟南國相劉備屯兵梁鄒,原本是想攻打司馬俱,隻是礙於般陽昌國近在咫尺,徐和司馬俱二人互為犄角,難以處置。”
“嗯,這事我知道。”
陳暮點點頭。
徐和占據了昌國般陽二縣,這地方位於四角地帶,北麵是樂安郡,西麵是濟南國,東麵是齊國,南麵是泰山。
如果打司馬俱,徐和很容易四麵出擊,攻打各郡的老家,來一個圍魏救趙。
而如果打徐和,徐和往南麵的泰山山脈一鑽,就跟老鼠進了耗子洞似的,占山為王,官軍反而非常被動。
後來的四五年裡,徐和跟司馬俱一直沒有被平定,一直到獻帝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才因為他們自己跑出來攻城略地,被夏侯淵給處理掉,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所以陳暮要想徹底平定濟南齊國樂安三地的黃巾,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樂安太守陸康......今年也年近六十了吧。”
陳暮若有所指地說道。
氏儀心道這刺史奪權還奪上癮了,剛奪了人家吳匡的權,又想奪陸康的權嗎?
不過仔細想想,一幫老頭子竊據高位,又沒什麼進取之心,確實也該為年輕的刺史讓位了,氏儀便說道:“應該吧,聽聞過了年就六十了。”
“哦。”
陳暮沒有說話,隻是摸著下巴細細思量。
氏儀納悶不解,下一步難道不應該是殺奔樂安,去奪陸康的權嗎?怎麼沒有下文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陳暮其實並沒有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他才剛在齊國穩定,還沒那麼快想去樂安搞事。
他是在想,隱約記得諸葛亮舌戰群儒時的陸績陸公紀,是188年生人。
也就是說,陸康這老頭,63歲還生了個袁術席間盜橘子的陸郎。
嗯。
老當益壯,我輩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