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暮要教學生,當然不會教什麼屠龍術。
想教也沒這個條件。
他能教的東西,隻有小學數學和小學自然以及生物課。
至於初中物理和初中化學,倒不是他不能教,而是你沒辦法跟學生證明你的理論。
你去跟他們說元素周期表,首先你得把自然界裡的元素存在證明給他們看。
實驗部分,沒有燒杯量筒試管酒精燈,連最簡單的鑒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就是初中化學第一個實驗,石灰水變渾濁,你都沒法證明。
而初中物理涉及到力學、光學、電阻、電能、壓強等等,陳暮也頂多教個杠杆定理,因為他沒法把公式教給學生。
所以這些東西,並不是知識在腦子裡,想教就能教。靠他一個人,根本完成不了科學革命。
不然的話,從十五六世紀到二十一世紀才逐步完成的現代物理和現代化學要是可以靠一個人推動和普及,那也太廉價了一些。
工業水平提不上來,再多的理論知識也沒有意義。
陳暮現在要做的,僅僅隻是埋下一顆種子而已,希望的是再過幾十年,上百年,能夠趕上人類四五百年才能完成的進度。
在陳暮的大力扶持下,一張張嶄新的白紙從臨淄造紙工坊裡新鮮出爐,又很快被送入印刷小作坊,通過之前讓工匠雕刻的儒家經典,印刷成一冊冊的書籍。
當站在小作坊裡,看著一冊冊泛著墨臭味道的《論語》《春秋》《孝經》《尚書》《詩經》《周易》《禮經》新鮮出爐的時候,陳暮笑了起來。
這不是墨臭的味道,這是知識的味道。
漢朝為什麼知識被世家壟斷?
因為普通人讀書不容易。
儒家七經,任何一本,用竹簡雕刻,需要花費很久的時間。
而且竹簡保存也是個問題,受潮、蟲蛀、腐爛,都會造成知識斷層。
陳暮用來刻製雕版印刷的書籍,還是當初從鴻都門學出來之後,向天子索要,從鴻都館帶出來的書。
要是普通人家,有其中任何一套全冊,恐怕立即就能當作傳家寶,累世相守,成為經典流傳。
如今有了書本,知識的傳承再也不是問題,讀書的門檻降低,將來所謂的世家門閥,恐怕再也不複存在。
“良弼。”
陳暮呼喚典韋。
典韋靠過來,低聲道:“子歸。”
“我們出去一趟。”
“去哪?”
“北海國。”
“北海?”
典韋驚訝道:“那邊不是......”
陳暮笑道:“無妨的,我們帶幾人輕騎過去即可。”
“好吧。”
典韋也不說“唯”了,現在開始學陳暮說好吧。
出了印刷工坊,看了看左右護衛,走到了工坊大街對麵的一家酒樓裡,勾勾手,當掌櫃的軍情司探子湊了過來。
“司命。”
掌櫃的裝作迎接客人,一臉討好的笑容。
事實上他在被軍情司吸納之前,本來就是一名普通商販,迎接南來北往的客人甚是熟稔,倒也不會被人瞧出端倪。
陳暮讓他去準備一些乾糧,等掌櫃的送來之後,他才一邊掏錢,一邊低聲道:“看管好這院子,裡麵的工匠不準出來,外人不準進去,莫要讓人知道了。”
“唯。”
掌櫃接過錢,將命令記在心裡。
取了乾糧,陳暮從酒樓出來,騎上馬,帶著典韋往國相府而去。
吳匡這些日子過得非常舒坦,畢竟自己啥政務也不用處理,每日享受就行。雖然心裡有些不甘,但人老了進取之心也少了許多,反正隻要齊國不出亂子,他這個國相至少能當得稱職。
聽到陳暮來訪的消息,吳匡主動出門迎接,他也不算是個壞人,現在看到陳暮把齊國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心裡也佩服英雄出少年,自然不願意結仇。
畢竟人家年輕,自己年老。以後人家還有上升空間,要是得罪死了,再過幾年自己老死病死,自己的親族怎麼辦?
“刺史。”
“國相。”
二人見禮,吳匡邀請陳暮進國相府。
到了廳堂分列坐下,陳暮也不廢話,直言了當道:“老大人,我此次前來,是想找老大人要一封書信。”
“書信?”
吳匡不解道:“給誰的書信。”
“大儒康成公。”
陳暮解釋道:“我打算在泰山開書院講學,如今海內最有名望的大儒康成公便在高密老家隱居,康成公之名望,天下皆知,連黃巾賊寇都不敢對他加害,若能請動他老人家,則大事可成。”
吳匡驚訝道:“沒想到刺史還有這等雄心壯誌,實不相瞞,我與康成公也算舊識老友。之前也曾經邀請他來齊國,可他隻想在家隱居,若刺史有此心,我即刻寫信。”
“多謝老大人。”
陳暮拱手致謝。
之所以讓吳匡發出邀請,是因為吳匡大小好歹也是名士。
在漢朝,有名望的讀書人稱為名士,而那些受人尊敬,在經學上有研究的,則稱為大儒。
在馬融死後,如今能夠有資格被稱為大儒,已經寥寥無幾。
陳暮的運氣不錯,青州剛好有幾位大儒,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鄭玄。
作為後學晚輩,陳暮沒有把握能邀請到鄭玄來,因為鄭玄可是連大將軍何進征辟都拒絕的人,所以他隻能找吳匡幫忙,看能不能給個麵子。
當然。
為了邀請到鄭玄,陳暮也是做了兩手準備。
第一手當然是掏出書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第二手嘛......
反正他可不想空手而歸。
從吳匡那裡要到了邀請書信,陳暮才準備好馬匹,啟程出發往北海而去。
陽春三月,豔陽高照。
城外廣闊的田野上,到處都是耕種的人。
如今齊國百廢待興,陳暮清除了大量豪強宗賊,一來收攏田地,分給百姓。二來,查清隱戶,解放勞動力。
而且這麼做一點心理負擔和輿論壓力也沒有,因為在前兩年黃巾之亂的時候,全國各地誕生了大量不服從王命的豪強宗賊,這些人在法理上,已經不算漢朝子民。
像袁紹、王匡起兵討董的時候,為了搞錢招募士兵,打造武器,殺了一批;劉表去荊州,也殺了一批;還有劉焉去益州,同樣宰了十多家。攻打豪強宗賊甚至都不算是傷及無辜,而算是剿匪,鏟除不服王化者。
沒辦法,東漢末年的時候錢都集中在大地主手裡,地方軍閥缺錢了,當然要找他們的麻煩。
這就是所謂的吃大戶。
十餘騎奔馳出城,往齊國東南麵的北海國奔馳而去。
沿途道路還算平坦,山東人應該知道,山東半島屬於平原與丘陵地區,沒有什麼太大的崇山峻嶺,也沒有特彆陡峭的地勢深壑。出了臨淄城往南,就是數個鄉亭。
兩側丘陵樹木不算茂密,一個個起伏的小山坡連綿不絕,山坡上長滿了綠色植被,被樹木和雜草覆蓋,清風徐徐吹來,朝陽溫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