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
丘力居親自帶隊,帶著三萬人馬南下,一路劫掠冀州青州甚至到了徐州,搶掠地方,殺戮百姓。
一時間朝廷震怒,天子升公孫瓚為騎都尉,這次沒有派孟益,而是升鄒靖為護烏桓中郎將,帶領一部分北軍將士前往幽州,與公孫瓚一起平叛。
這也算是曆史的又一改變。
“砰!”
青州濟南國,國相府中,劉備勃然大怒道:“張純賊子可惡至極,居然犯上作亂,侵擾敵方,打到我們青州來了,我要出兵征討他們。”
沮授在一旁說道:“使君,丘力居攻打平原,這是平原國相的事情,恐我等也無能為力。”
“難道就這樣乾看著丘力居劫掠百姓而無動於衷嗎?”
劉備握緊拳頭,想起無辜的平原百姓就麵目猙獰,深恨不已。
不過沮授說的也是事實。
太守有兵權不假,但行使的權力隻能在本郡之內。
除非丘力居跑來濟南作亂,不然如果劉備不遵守朝廷詔令就出兵平原,反倒不是功勞,而是禍患。
沮授沉思道:“可讓子歸發布征討調令。”
劉備眼睛一亮:“對了,四弟是刺史,有權力在戰時征調一州的兵力抵抗外賊。”
彆看刺史沒有治理權和兵權,但朝廷也給了刺史特殊權力。
那就是在戰時可以征調各郡兵力打仗。
比如如今的涼州刺史耿鄙,為了應對韓遂叛亂,今年四月份將征調六郡的兵馬準備攻打韓遂,結果由於寵信程球,導致軍隊嘩變,被自己的彆駕從事給殺了。
“大哥,聽說平原出事了。”
門外關羽快步走了進來,他是濟南中尉,負責一郡治安,前幾日曆城那邊有小股泰山流寇來侵擾,他去處理去了,今天才回來。
“不錯。”
劉備點點頭:“我欲發兵前往平原,攻打丘力居,二弟準備一下,我去找四弟要調令。”
“不用了。”
張飛急吼吼地進來,手中握有一張蓋了青州刺史的公文,喊道:“四弟已經知道了此事,讓我快馬趕來,將這份文件給大哥。”
劉備接過公文,打開看了一眼,大喜道:“四弟真是深得我心,知道我意,已經授予了我出兵的權力。”
沮授笑道:“那就請使君快快下令,不過出兵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如今我們濟南雖然兵糧足備,但聽說丘力居有三萬騎兵,恐怕還是得從長計議。”
張飛揮舞著長矛,大叫道:“四弟讓我先帶著騎兵過來,他說會抽調北海東萊齊國樂安一半的兵力,讓太史慈統軍隨後趕到。”
劉備問道:“四弟呢?”
張飛搖搖頭:“四弟說今年春耕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他留在巨澱湖那邊種什麼占城稻,神神秘秘的,讓我們自己去。”
“好,既然如此,那此次出兵以我為將,公與為督軍,雲長翼德良弼子義為副將,出兵平原!”
聽到陳暮沒有來,這次是自己親自領軍,劉備一拍桌子,發號施令。
沒想到沮授笑道:“使君,我就不去了,留在濟南負責後勤,不然的話我擔心你們的糧草供應不上。”
“這倒是個問題......”
劉備沉吟,糧草是出兵關鍵,確實需要個得力人手幫忙,以前都是沮授或者四弟負責後勤事務,現在如果把沮授帶走,那就隻剩下簡雍了,可簡雍的能力......
“我可以舉薦一人隨軍,有他在,必然能破丘力居。”
沮授拱手說道。
“哦?”
劉備問道:“是何人?”
“荀攸荀公達。”
“荀攸?”
劉備遲疑。
荀攸雖然一直在濟南任縣令,但還沒有融入他們的核心圈子。
原因在於陳暮隻是想先把他留在身邊,等到以後塵埃落定的時候,再將他招攬過來,所以一直讓劉備小心他。
黨人現在在密謀些什麼東西,陳暮可清楚得很,荀攸談不上定時炸彈,但也必須要有所防備。
劉備雖然不知道這些,但四弟的話他還是願意聽的,因此有些遲疑。
猶豫片刻,劉備點點頭道:“那就先讓他隨軍,我待會差人去問問四弟,如果四弟同意的話,再給予他重任吧。”
“這是自然。”
沮授點點頭。
其實沮授也不太明白為什麼陳暮要這麼防備荀攸。
不過陳暮乃當今智士,出道以來平黃巾,除群寇,所到之處可謂寸草不生,他這麼做,也許有他的道理。
中平四年三月,由於丘力居侵擾平原,路走窄了,惹怒了劉備,青州也決定攻打他。
在曆史上,劉備就曾經攻打過丘力居,隻是差點涼涼了而已。
《典略》記載:“平原劉子平知備有武勇,時張純反叛,青州被詔,遣從事將兵討純,過平原,子平薦備於從事,遂與相隨,遇賊於野,備中創陽死,賊去後,故人以車載之,得免。”
《典略》的作者是曹魏時期的史學家魚豢,比《三國誌》的作者陳壽還要早,包括後來寫《三國誌》得時候,陳壽都大量引用《典略》中的記載來編寫史書。
可見《典略》的可信程度非常高,甚至比《三國誌》記載還要詳細。
如果按照這本史書的記載,那個時候劉備打黃巾,弄了個安喜縣尉,結果被督郵淘汰,鞭打督郵棄官。
然後又被平原劉子平舉薦為從事,攻打丘力居,結果受了重傷,靠裝死逃過一劫,被人用板車拉回來,最後混個了個高唐尉。
這麼一看,先主混得也太慘了,讓人聞者傷心見著落淚。
不過如今在陳暮的幫助下,劉備已經混到了一地太守的高官,起點比當初高得太多。
至少手下兵馬數萬,高級將領也不少,與丘力居再打的話,哪怕沒打贏,應當也不會像《典略》裡那麼慘。
三月份,劉備正式出兵,糾集濟南一萬人馬,加上後續北海、齊國、樂安等地,總兵力四萬,浩浩蕩蕩地向著平原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