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純搖搖頭:“大將軍作為外戚,一切利益必然是為維護天子。如果讓世人知道冀州和豫州叛亂是大將軍在主導,恐怕大將軍登時便身敗名裂,受萬人唾罵。”
“那現在應當如何?”
審配問道:“大將軍不知底細,還以為我等是真的造反謀逆,將來若是興師問罪......”
閔純笑了笑:“懲奸除惡,我輩義不容辭,若能誅殺宦逆,便是身死又如何?”
“正該如此。”
審配與他對視一笑,都笑了起來。
相比於一切以家族為先的門閥政治,審配和閔純在個人情操上,至少要比當時的世家豪強子弟要強太多。
閔純為了韓馥,以刀抗拒袁紹入主冀州,最終慘遭殺害。
審配忠心為袁紹,縱是被俘亦麵北而死。
不過像他們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還是如審配的侄子審榮一樣,為了一己私欲或者延續宗族而當投降派的人。
得知朝廷派了一千騎兵進城他們倒也不害怕,一千並州騎兵改變不了什麼。
五萬人打一萬一千人,哪怕戰鬥力不在一個層次,但審配閔純可不像是軍事素養低的黃巾軍,不會給官軍任何機會,當麵鑼對麵鼓,五打一,怎麼樣都能贏。
又聊了一會兒之後,審配就去睡覺去了。
天蒙蒙亮,翻起了魚肚白。
劉備這個時候正在城中縣衙內與張遼高順談事。
跟審配閔純猜得一樣,荀和劉表他們確實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何進。
沒辦法,一來何進位置很尷尬,要是讓天下人知道他與反賊勾結,立馬就會身敗名裂,何皇後與劉辯也會受到牽連。
二來何進性格優柔寡斷,提前告訴他很有可能遭到他反對,還不如等兵臨城下之日,再說也不遲。
反正有袁紹作為內應,即便冀州叛軍被劉備擋住,還有豫州叛軍在。
所以何進不明就裡,還真以為大難臨頭,不僅下令讓董卓進京,並且由於害怕劉備這邊擋不住,連手裡僅剩的一千騎兵也交給了劉備。
其實最主要也是洛陽城中騎兵幾乎無用武之地,還不如派遣出去,能守住一片地方是一片地方。
劉備握著張遼的手,笑嗬嗬地道:“文遠,好久不見。”
上次見還是去年八月,一轉眼都大半年了。
張遼恭敬道:“遼奉大將軍之命,特地來助河南尹一臂之力。”
劉備高興地道:“有文遠的幫助,必能大破叛軍。”
“使君,我來為你介紹。”
張遼指著旁邊一個麵容嚴肅的男人說道:“這是高順,字仲達。”
正所謂“名以正體,字以表德”,《三國誌》當中,高順是屬於少數沒有字的那一派。
很多人猜測,高順字仲達,是為了避諱司馬懿的字,晉臣陳壽才沒有寫高順的字。
這個可能性非常大。
因為順,可以取字為“從”、“遜”、“達”等,如果高順有一個哥哥,排行老二的話,還真有可能字仲達。
高順拱手施禮道:“順,見過河南尹。”
劉備連忙回禮道:“毋須多禮,二位能來助我一臂之力,我已十分感激。”
“對了,使君。”
張遼問道:“如今城外局勢如何?”
劉備說道:“昨日軍中探馬來報,敵人分出大隊人馬往山陽而去,我猜測必然是我二弟三弟趕到了。”
“是那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的關羽關雲長,以及張飛張翼德否?”
張遼不由詢問。
今年才20歲的張遼雖然在並州悍勇,但人家關羽張飛跟隨劉備打黃巾,早就名滿天下,被人尊為萬人敵,以至於令他十分豔羨,憧憬有朝一日,也能像他們這樣聞名於世。
劉備點頭笑道:“不錯,我二弟三弟跟我打黃巾,誅張純張舉,麾下士兵亦是百戰精兵,必然能大破敵軍,待他們攻營之日,便是我等進攻之時。”
幾乎就在這個時候,牽招急急忙忙奔入縣衙,大聲道:“使君,打起來了,城外打起來了。”
“怎麼回事?”
劉備倏地站起來,他能想到關羽張飛會來,沒想到來得這麼快,莫非真的是二弟三弟趕到了?
牽招忙道:“我在城樓巡視,發現數裡外叛軍大營忽然大亂,從大行山中出來無數人馬,殺入叛軍營寨之中,使君,我等該怎麼辦?”
劉備大喜道:“這必然是我二弟三弟來了,點齊兵馬,隨我出城迎戰!”
“使君,我等願隨左右!”
張遼高順連忙道。
劉備道:“正該如此,殺出城去!”
說罷,在仆從幫助下,快速穿戴好盔甲,奔出縣衙,上馬出城迎敵。
ps群號:116451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