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欣喜不已,當初黃巾之亂時,大家也是認識很多年的老朋友了,可聚少離多,一年到頭不一定見一次,現在居然少見的聚集在一起了。
“伯瑜兄。”
眾人也打了招呼,呼喚他過來安坐。
大家將數張席子拚在一起,圍攏過來,聚成一團。
等他坐下後,陳暮才終於開口說道:“我三月聽聞陛下病重,又聞叛軍複起,就趕往青州,與二哥三哥彙合,助大哥擊敗了冀州叛軍,本想儘快趕往洛陽見陛下,沒想到這最後一麵都沒有見到。”
“原來如此。”
王鈞感歎道:“陛下在臨終之前,下了詔書,將你召回,官複原職,繼續做尚書令,可惜啊,陛下即便龍殯之日,也沒有等來子歸。”
陳暮歎息道:“原本我與大哥馬不停蹄從野王趕來,便是要去吊唁陛下,但此時此刻,卻不是時候。”
劉備他們是昨天得知的消息,星夜疾馳,在今天早上抵達的洛陽。
原本劉備是打算立即進宮,卻被陳暮阻止。
他們一天一夜沒合眼,睡了一覺,下午才起來,便在這裡召集幾個信得過的人來商量大事。
王鈞臉色動容道:“子歸看出了什麼?”
“殺機四伏。”
陳暮看向劉備,說道:“大哥,眼下洛陽已是龍潭虎穴,稍有不慎,便是身死族滅。”
劉備納悶道:“有這麼誇張嗎?”
“有。”
陳暮凝重地看向王鈞道:“諸多常侍,恐怕已經不敢出宮門了吧。”
王鈞苦笑道:“子歸說的是,如今大將軍欲誅殺諸常侍的言論在洛陽四處流傳,常侍們戰戰兢兢,哪裡還敢出來,我都是冒著極大的風險出宮。”
“這些宦官不是早該死了嗎?殺了又如何?”
張飛嚷嚷了一句,忽然又看到王鈞臉色不對勁,連忙撓撓頭道:“額......我不是說相衡,我是說張讓那些人。”
陳暮環視一圈道:“如今國家飄零,政局混亂,我們四兄弟,還有相衡和伯瑜,都是多年老友,自當結成一體圖自保,相衡兄,你的打算是什麼?”
王鈞忙道:“現在大家都要殺我等常侍,我可不想送死,我又沒乾過什麼壞事,憑什麼要跟張公趙公等人陪葬,我都聽子歸弟的。”
彆看張讓他們很講信譽,隻要你肯花錢,什麼都能買。但一碼歸一碼,講信譽不代表他們是好人。
像張讓趙忠縱容他們的宗族乾的欺男霸女之事,在史書上就沒少記載。
天下人痛恨宦官,不是沒有道理。
“大哥你的意見呢?”
陳暮又看向劉備,說道:“大將軍與宦官們之間的鬥爭,一定是充滿刀光血影,我們來洛陽,第一件事是保護好相衡兄,第二件事就得站隊了,大哥你決定幫誰?”
劉備不假思索道:“當然是幫大將軍。”
這是不用想的問題。
何進至少在名聲上沒問題,要是這個時候幫宦官,那就是遺臭萬年了,就算幫宦官集團取得了勝利,那名聲肯定也跟宦官們一樣臭,劉備可不像參合進宦官們的糞坑裡去。
“那好。”
陳暮最後定下基調:“諸位皆聽我安排,待會下午日昳時分,我與大哥入宮。二哥與三哥統領兵馬駐紮城外,相衡兄先回宮裡,探察諸常侍們的動向,明日午時,再來此地議事。”
王鈞遲疑道:“子歸,張公趙公他們真的沒有活路可以走了嗎?”
“唉。”
陳暮長歎了一口氣:“如果我所料不差,宮中隻有蹇碩此人反對大將軍,大將軍要擁護史侯登基,天子酷愛董侯,必然會對你等有所交代。”
王鈞閉上了眼睛,痛苦道:“不錯,陛下讓我等擁護董侯登基,可是如今天下皆與我等常侍為敵,我等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呀。”
陳暮搖搖頭:“蹇碩是個死腦筋,而且手裡還有兵權,如我所料不差,他必然會采取行動,到時候你等宦官一體,與大將軍之間的矛盾遲早會爆發,你死我活之間,不是大將軍死就是你們死。我們好友,興趣勉強能保你活,至於最後張讓與何進之間到底誰死,那就隻能看天意。”
不需要看天意,史書上是雙方同歸於儘,然後被董卓摘了桃子。
至於現在,那就得看蹇碩的意思了。
如果他能夠放棄擁護劉協,順從何進的意願,所有常侍都擁護劉辯,再找董太後跟何皇後求求情,興許何進還能放他們一馬。
如果蹇碩還是要像曆史記載的那樣,繼續擁護劉協,打算以兵馬抗拒何進,那誰也救不了他們。
“唉。”
王鈞最後也歎了一口氣,他是宦官,又處於矛盾中心,當然知道問題所在,所以最後也隻能化為一聲長歎,不再說什麼。
趙琳見陳暮都分配了任務,左右看看,問道:“子歸,那我呢?”
“伯瑜兄的話......”
陳暮沉吟片刻,說道:“倒是有個艱巨的任務,不知伯瑜兄願不願意。”
趙琳說道:“如今洛陽大亂在即,四周兵馬如匪,都城當中又是危機四伏,說不準就得喪命,若是能活的話,當然願意。”
“若是形勢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候,伯瑜兄一定要去找一個人。”
陳暮緩緩說道:“洛陽如今變成了四戰之地,各地叛軍、勤王軍、南軍等兵馬交織,說不好整個城市都要發生大規模戰爭,死傷無數,伯瑜兄去找此人,當能護得安全。”
“誰?”
趙琳問道。
陳暮緩緩吐出兩個字。
“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