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為前軍,天子駕車在中間,劉備為後軍。
因為天色漸晚,到行至洛陽西北麵三十餘裡外的雒舍鄉時,大軍駐紮,休整一夜。
第二日清晨,隊伍繼續前行,此時已經是何進死後的第三天。
沿途一路上,隊伍陸陸續續遇到一些王公大臣,數萬人浩浩蕩蕩,於第三天中午才回到洛陽城內。
劉備與董卓護送著天子與陳留王回宮,前夜的腥風血雨仿佛還在,洛陽街麵上空蕩蕩的,家家戶戶百姓緊閉門窗,偷偷地觀望形勢。
自穀門進入皇宮後,大火已經被撲滅,四處都是殘垣斷壁,北宮上方的濯龍園近乎被稍微灰燼,太倉與武庫亦是被損壞。
從穀門南下,進入北宮,沿途的屍體倒是已經被處理。但凝固的血液還沒有擦洗乾淨,無數幸存下來的宦官與宮女幾乎是在哭泣著擦洗地麵。
那場屠殺持續到昨日清晨,前日才經曆了血腥洗禮,惶惶不可終日,昨日下午他們還得搬運同類的屍體,對於他們每個人來說,都無亞於將前日的事情又重現一次。
隊伍浩浩蕩蕩繼續南行,穿過北宮複道,走北朱雀門,過南玄武門,抵達了南宮。穿過平朔殿、千秋萬歲殿以及中德殿,最終回到南宮,送天子回西宮休息。
太皇太後與何太後得知消息,急忙趕來。何太後見到劉辯,立即上去擁抱哭泣。太皇太後也是立馬抓住了劉協,不斷檢查,看看有沒有受傷。
西宮一團亂糟糟,劉備與董卓護送了天子回宮之後,就離開了皇宮。在這次事件中,不僅何進被殺,太皇太後的侄子董重也死了,因為帶兵回皇宮想救駕,結果死於亂兵之中。
董太後就讓自己另外一個侄子董重為羽林中郎將,勉強將皇宮內的亂局維持住。秩序在慢慢恢複,雖然被焚燒的宮殿還沒有處理,但至少已經沒有再起殺戮了。
劉備率領自己的大軍回到城外軍營,關羽早已經在營中等候。見他們回來,便上前詢問情況,劉備將過程說了一遍,又詢問關羽後來的事情。
關羽說道:“那日大哥去尋天子之後,我在宮中四處阻撓亂兵作惡。殺了約千餘人,打散萬餘人馬,順手還斬殺了數十名將領,不知道會不會給大哥添麻煩。”
好家夥,順手斬殺了數十名將領,也就關羽這萬軍從中能把武力值90多的顏良斬殺的水準能說出這種話。
當然,還得加個呂布。
他倆基本就是三國當中戰力值的巔峰。
劉備冷哼道:“袁本初居然縱兵殺入皇宮,若隻誅殺宦官也便罷,沒想到卻是濫殺無辜。不僅殺死了無數無辜者,還連累天子與陳留王差點出事,此乃大逆不道,過兩日我便奏請開朝議,當堂彈劾他謀逆之罪。”
陳暮在一旁含笑道:“我支持大哥,到時候我必然與大哥一同彈劾。”
劉備欣慰道:“我等兄弟其利斷金,必要那袁本初好看。”
陳暮笑而不語。
彈劾嘛。
無所謂的事情。
反正彈劾了也沒用。
帶兵殺入皇宮是什麼行為?
雖然袁紹打的是為大將軍報仇的名義。
可一個死了的大將軍重要,還是一個活著的天子重要?
明知道可能會傷到天子,袁紹還是去做了。
這樣的行為......
嘖嘖。
換彆人幾條命都不夠填。
結果袁紹不僅屁事沒有,還被滿朝文武維護,最後連董卓都不敢弄死他,把他放走去做渤海太守。
這背地裡要是沒有袁家在攙和,陳暮是一點都不信。
因此他很清楚,袁紹必然沒事。
不過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他本來就打算想辦法置袁紹於死地,萬一成功了呢?
這邊劉備四兄弟回了軍營,董卓也回了軍營。
迎上來的是自己的弟弟董旻。
董卓可不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像後漢書記載,他最早來洛陽的時候,隻有五千西涼鐵騎,為了壯大聲勢,就白日進城,夜晚出城,營造出兵馬很多的樣子,震懾了滿朝文武,這才控製了權力。
因此他一麵與太皇太後聯絡,一麵又派自己的弟弟董旻在何進帳下做事。其實就是玩的兩手準備,要是太皇太後贏了,他就支持太皇太後,要是何進贏了,他就支持何進。
牆頭草玩的比誰都厲害。
回了軍營之後,董卓喚來自己所有部曲議事。
眾人進到賬內,就看到董卓坐於主位之上,臉色陰沉,身邊除了昨夜跟過去的閻忠和牛輔以外,又多了一個中年人。
隻見此人身高約七尺,麵相狹長,下頜有山羊胡,雙眼微眯,眼神頗有些深邃,含笑地看著他們。
“這是李儒,字文優。”
董卓介紹了一句,便招呼大家坐下。
李儒最開始並不是董卓部下,他是當時朝廷一個博士小官,昨日也出城去搜尋天子,路上撞見車隊,便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