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備踏入洛陽的那一刻,就已經感覺到了氣氛的不對勁。
往日繁華的街道空無一人,行人寥若晨星,所有的店鋪沒有開門,招牌在風中搖曳,百業凋敝,像是午夜寂靜時分。
但此刻明明應該是熱鬨的上午,百態民生,街角市井,正是商業繁榮的時候。
劉備甚至懷疑今日是不是什麼重要節日,或者官府下了禁令。
重農抑商是從秦漢時期開始,不過此時還沒有到抑製商業發展的地步。
除了一些商品有國家專賣以外,頂多就是發布一些禁令。
比如糧食歉收的年月,禁止用糧食釀酒等。
所以像這樣整條街都被禁止開業的情況,也就隻有一些特定的日子才會出現。
四兄弟牽著馬互相對視,摸不著頭腦,可街上連一個行人都沒有,他們就算想打聽,也問不到什麼問題。
“太皇太後已經駕崩半月,就算國喪期間禁商,也已經時間過去,怎麼今日東市如此寥落?”
劉備納悶不已。
關羽摸著胡須道:“會不會是太皇太後的下葬之日?”
劉備笑了起來:“二弟這就不懂了,太皇太後葬禮堪比天子,一般要停柩一月至二月,供各地諸侯吊唁才能下葬,不可能這麼快。”
從秦朝開始有了皇帝,但到漢朝開始,才有了太上皇、太皇太後等一係列稱號,主要是給皇帝的長輩至親的稱呼。
第一個太上皇很多人都知道,就是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就是差點被項羽煮湯的那位劉太公。
由於漢朝以孝治天下,雖然太上皇、皇太後、太皇太後等一般情況下都沒有執政權,但在名義上,地位是跟天子差不多的,基本上皇帝什麼規格,他們也是什麼規格。
因此如果董太後要下葬的話,還真不會這麼快,要像漢孝康帝那樣,先擺在靈堂裡放一兩個月,等各地諸侯吊唁結束之後,才能下葬歸土。
也許有人說,放那麼久不會臭嗎?
沒辦法。
一來漢朝防腐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後世長沙馬王堆墓就已經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二來交通不便。
劉備從青州趕到洛陽就花了近十天,更彆說南方更加偏遠的各地諸侯。
事實上到漢朝還算好的,按照《禮記·王製》記載,周朝的時候天子甚至要停靈七個月,等各地諸侯來吊唁才能下葬。再加上周朝的防腐技術不太好,周天子死後那個慘呀......
“今日好像也不是什麼特殊節日。”
關羽算了算日子,差不多是十二月,之前說過,漢朝三大節日,春節、寒食節、重陽節,倒還是差一個月過春節,可時間也趕不上呀。
“哎呀,不就是大街上沒人嗎?興許大家夥都有事去了,一路上奔波,我都餓了,大哥還是先去吃點東西吧。”
張飛嚷嚷著。
劉備笑道:“行吧,既然三弟餓了,那先去找些吃的,隻是各處酒樓都關了門,也沒地去。”
陳暮看了看無比空曠,氣氛詭異的東市大街,心裡已經隱隱猜到了一些什麼,不過他知道現在不是亂說話的時候,出聲提醒劉備道:“大哥,相衡在東市開了一家酒樓,去那邊看看,一來填飽肚子,二來打探一下消息。”
劉備問道:“哪家酒樓?”
“就是上次先帝去世時,我們回洛陽相聚的那家。”
“那是相衡開的?”
“正是。”
“哦,那就去看看。”
眾人穿過東市街道,過了馬市,往馬市北麵的東市大街去。
東市分為三個區域,分彆對應洛陽東麵三門。
下方耗門外,是粟市,也就是糧市。
中間中東門外則是馬市,當初陳暮抓侯栩,就是在馬市找到的線索,後來劉備入京做河南尹,也是在馬市外遇到了張遼高順。
上方上東門外則是東市大街,跟西市大街一樣屬於繁華商業區域,各類雜貨、手工藝品、生活用品樣樣俱全。
王鈞開的酒樓就在這裡,當初漢孝康帝去世時,哥幾個就是在這家酒樓相聚,商討對策,隻是當時劉備不知道這是王鈞開的。
到了上東門外大街,跟中東門耗門外的集市一樣,街麵秋風掃落葉,一片蕭條,彆說行人,連個鬼影子都沒有。
不過王鈞開的酒樓雖然門關著,二樓卻開了窗,有數人輪番在盯守。
見到外麵劉關張陳四人靠近,連忙下樓開門。
“劉使君,你可來了。”
掌櫃的是王鈞的親戚族兄,曾經伺候過他們。
劉備其實不認識他,畢竟一麵之緣,但既然知道是王鈞開的店,便點點頭:“相衡在宮裡嗎?”
“在宮裡,族弟吩咐,讓我每日在此等候你們,快請進。”
掌櫃的把他們帶進去。
大門再次關上,屋內有些黑,便點上了油燈。
張飛嚷嚷道:“這洛陽是怎麼回事,大街上空無一人,鬨鬼了嗎?”
“倒不是鬨鬼,但比鬨鬼凶得多。”
掌櫃的一邊吩咐讓人上酒菜,一邊小心翼翼道:“這幾日城內戒備森嚴,城外也是每日都有士兵巡邏,說是太皇太後與太後要下葬,國喪期間,不準營業。”
“太皇太後下葬?”
關羽看向劉備,劉備一頭霧水。
這臉打得也太快了,剛還說不可能是太皇太後下葬,轉頭就把臉給打腫,怎麼會這樣?
“不會吧,按照禮儀,應當停靈二月,怎麼可能會這麼快下葬?”
劉備忍不住問道。
掌櫃說道:“是新任太師董卓吩咐的,說是如今天下紛亂,不應當召集各地諸侯吊唁,當一切從簡,早日讓太皇太後與太後安魂入土。”
“哦,那倒是件好事。”
劉備點點頭,那待會自己吃完飯之後,就可以入宮求見天子,等天子賜下銀璽青綬,他就能正式入朝為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