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大軍抵達華陰縣,入駐城內。
從陝縣到華陰,沿途各縣都留了兵馬把守,為糧草護衛。
而公孫瓚的兵馬由於是騎兵,走崎嶇山路實在太難了,目前還在大後方,正緩緩向西運動。
彆看函穀關到華陰縣,總共也就二百多裡,但對於騎兵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
特彆是冬季大雪紛飛,道路濕潤泥濘,不僅運糧草的馬車通行極為艱難,就連公孫瓚的幽州輕騎,也跟蝸牛沒什麼區彆。
所以到第八日,劉備大軍入城之後,七萬大軍就地駐紮,幾名諸侯與重要將領聚集一起,商量起對策。
縣衙府邸,大廳之中,劉備孫堅曹操鮑信四人聚齊。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有喜色。
即便是知道冬季打仗占了便宜,心裡有所預期,他們還是沒有想到事情居然如此順利。
一路上就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孫堅五千先鋒軍,加上關羽的前軍總共兩萬人,就將原本以為十分難走的秦嶺給打了個通關,實在是太簡單了些。
坐在廳堂內,所有人都壓抑不住臉上的喜悅。
曹操撫摸著自己的愛須,微笑著說道:“看來董卓果然不出我等所料,完全沒有想到我們居然會在冬日作戰,沿途竟是沒有任何重兵把守,怕是所有兵馬,都龜縮在長安。”
孫堅看了眼關羽,點點頭:“不錯,我與雲長也是這般作想。董賊最少有十萬兵馬,一路殺來,卻隻見到一兩萬,確實不同尋常,也隻有這個解釋。”
“若是董賊將兵馬龜縮在長安,倒是個麻煩。我聽聞長安的城牆比洛陽還要高,靠我等兵馬,怕是圍困一年都不一定拿下。”
劉備的臉色漸漸凝重起來,嘴角的八字胡一動一動地道:“而且即便董賊不死守長安,出城與我等決戰,怕也是不太好打。我軍雖有棉衣優勢,但畢竟人少,且西涼鐵騎名聞天下,公孫瓚的幽州騎兵卻趕不過來。”
關東軍加上還沒來的公孫瓚才十萬兵馬,如果不算公孫瓚,現在也才七萬。
而董卓有十萬大軍,人數上關東軍其實是處於劣勢。
他們之所以敢打,就是因為士兵有棉衣可以取暖,冬季不再那麼寒冷,在作戰的時候,身體也會更加靈活,不那麼僵硬。
隻是這樣的優勢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無限變小,十二月就是深冬,到了一月份,春天到來,雪化開,天氣回暖,那棉衣的優勢就會毫無意義。
此時西涼軍人多勢眾的優勢就會無限擴大,到時候即便公孫瓚趕來,最終的結果怕也是兩敗俱傷,難以取勝。
因此聽到劉備的擔憂,曹操也是這麼覺得,思索道:“我軍目前還有幾日糧草?”
這些事情是王朗在管,他說道:“還有十一日。”
出發前隻帶了十日糧草,結果打到現在,居然還比出發前的糧草多一日。
這是為什麼?
是因為他們沿途擊破了函穀關弘農縣以及湖縣華陰縣數處隘口,除了湖縣的段煨把存糧燒毀了以外,董越和胡珍的存糧全被聯軍俘虜。
隻是董越和胡珍的存糧,其實是夠所部五千人吃兩個月用,到了劉備大軍七萬人手裡,自然也就是七八天的事情,再加上之前還剩下的糧草,最後統計得出剩餘的糧草是夠大軍十一日食用。
這些糧草其實不多,很多都是乾糧揣在士兵身上,方便攜帶。
但同時也側麵證明,關東聯軍確實難以久戰,隻要後續的糧草沒有跟上,也許不用打,聯軍就要撤退。
孫堅也很關心糧草的問題,又問道:“那第一批糧草,要何時才能運到?”
“大雪封山,道路濕滑,遍地都是泥濘,車隊實在難以通行,根據後方運糧的牽招來報,第一批糧草不過是剛運到弘農縣,在往湖縣的路上,隻是行進緩慢,每日前行十餘裡,等第一批糧草到,怕是要等十天左右。”
劉備倒是知道情況,將問題給眾人說了一下。
幾個人算了算,發現糧草並沒有中斷。
不要以為弘農縣離華陰縣很遠,實際上這一段路,總共不到九十公裡,差不多二百漢裡左右。
每天走十多裡,省著點吃,勉勉強強等到現有糧草吃完後,後續就跟過來了。
想到這裡,眾人就放心不少。
鮑信笑著說道:“看來我等隻要在華陰等些日子,糧草就能源源不斷地運來。而且公孫瓚的兵馬,也能趕到。如此十二月深冬,必然比十一月更冷,對於我等來說,卻是最有利的局麵。”
“不錯。”
曹操讚許地點點頭:“我們決定不等輜重,急行軍強攻,就是因為冬季作戰對於我等有利。現在攻勢簡直是勢如破竹,順利得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也確實該緩一緩,等糧草抵達之後,再攻打長安,這樣才不會有後顧之憂。”
劉備想了想,說道:“那既然如此,我們便在華陰縣駐紮,等糧草與公孫伯圭到了之後,再做計較。”
現在是十一月下旬,哪怕再等十多天,也不過是十二月上旬。
而洛陽離長安,總共不到五百公裡,其中還有二百多公裡,是洛陽到陝縣這一段不設防的區域,所以實際上關東聯軍要打的地方,就是函穀關到長安這一段二百多公裡的距離。
原本劉備曹操孫堅鮑信公孫瓚五路諸侯是認為在冬季兩個月內拿下這一段路,就已經是極限,哪知道一路過來,太順利了,反倒讓他們有了充足時間等待糧草。
可現在到了華陰縣,從這裡去長安,不僅是道路相對好走的平原地帶,且距離也已經隻有一百多公裡,差不多三百漢裡,五天左右就能到,確實讓他們有了充足的底氣等待糧草抵達。
商量好了對策,劉備就命令士兵就地駐紮,等待後方輜重。
這一等,就是兩天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