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被夷滅三族,最惶恐的並不是現在正在被押赴刑場,人頭紛紛落地的董氏族人。
而是胡軫段煨李傕郭汜楊定王方張濟樊稠這些西涼軍的將領。
董卓一死,立即族滅。
殺猴給雞看,又聽說如今的朝廷掌權者王允,根本不想赦免他們的罪過,命令關東軍向西涼軍進攻,一時間這些人全都變得驚慌失措起來。
新豐城,徐榮接到了長安那邊發來的詔書,王允還不算蠢,知道現在實力最強的人是徐榮,所以想要拉攏。
然而徐榮接到這份詔書以後,臉色十分難堪。
周圍楊定樊稠等西涼軍校尉、軍司馬、偏將、裨將都紛紛用古怪的眼神看著他。
王允對西涼軍內部不太了解,並不知道其中的詳情。但徐榮卻很清楚,他一個人幽州人,之所以能夠成為董卓麾下五大中郎將之一,是靠自己的能力。
可這並不代表他就能完全能夠指揮得動西涼軍,因為他擔任統帥是董卓任命的,現在董卓已經死了,眾人還會不會服他都是個問題。
現在王允要拉攏他這個幽州人來處理掉數萬的西涼人,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將軍。”
楊定臉色不善地看著徐榮說道:“太師才剛慘遭賊手,屍骨未寒,將軍就要棄我等而去,投靠賊否?”
徐榮又不傻,自然能夠聽到楊定言語中含的威脅。
棄他們而去?
你一個幽州人還想指揮我們這些西涼人去殺另外一批西涼人,那是做夢。
結局隻有一個,隻要他敢應,立即就死在這裡。
所以徐榮毫不猶豫地道:“這不過是朝廷用的分化之計也,我跟隨太師多年,素來忠心耿耿,怎麼可能會背叛。”
聽到他這麼說,眾人才鬆了一口氣。
徐榮畢竟領軍有方,一直被董卓信任,帶西涼軍征戰多年,在軍中素有威望,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也不想鬨到你死我活的境地。
“既然如此,那我們該怎麼辦?”
樊稠失魂落魄地道:“太師死了,我等群龍無首,又不能聚眾。如今長安與我們為敵,外麵還有關東軍,前後夾擊,難以維係呀。”
楊定也愁眉苦臉道:“依我隻見,再待在這裡怕是死路一條,不如大家解散隊伍,各自回歸鄉裡,頤養天年吧。”
“現在朝廷已經把我們的糧草供應斷了,城中糧草隻能維持一月。”
“校尉所言極是,前狼後虎,如今能存?”
“恐怕也隻有西歸鄉裡這一條出路了。”
眾人議論紛紛。
以前的西涼軍有一個主心骨董卓在,他們就有了奮鬥目標,聽從董卓的號令。
現在董卓一死,西涼軍沒有了主心骨,立即就是樹倒猢猻散。
包括樊稠楊定在內,也隻是擔心徐榮率領他們去襲擊胡軫李傕郭汜而已,根本就沒有想過其它的事情。
畢竟人一旦沒有了目標,就很容易變得迷茫。
眼下樊稠楊定等西涼軍各級校尉、軍司馬、偏將裨將等中高層軍官,就處於迷茫的狀態。
聽到眾人的話,徐榮心裡卻是一動。
相比於他們這些西涼人,徐榮倒沒有來自於朝廷的壓力,畢竟他是個幽州人,朝廷也沒有說要治他的罪,還發詔書來招安。
隻是一個光杆司令回去,能不能得到重用還另說,所以他必須手下有一批軍隊才行。
如今城裡全是西涼人,又沒有彆的選擇,就隻有他們了。
想到這裡,徐榮立即說道:“不能解散隊伍,城外全是關東軍,一旦解散隊伍,則立即要為關東軍所害,即便逃回西涼,一鄉亭長便能取我們的性命。所以此時一定要團結起來,有軍隊在手,不管是與朝廷談判,還是跟關東軍議和,至少還有籌碼。”
眾人互相對視,覺得徐榮說的有道理,便紛紛點頭。
“將軍說的是。”
“此危急存亡之刻也,萬不能解散。”
“既然如此,那依將軍之見,我等應當如何?”
所有人都看向他,希望徐榮能指條生路。
徐榮沉吟道:“此時我等應當一邊向朝廷上書,請求免罪,一邊向關東軍議和,暫時罷免刀兵。若朝廷能夠接納我等,我等便是官軍,關東軍反而不敢再攻擊我們。”
“好,一切聽從將軍吩咐。”
眾人連忙應允。
這個時候大家都沒有主意,又聽徐榮的恐嚇,自然就隻能聽從他的意見。
當下,徐榮就派人給朝廷上書,懇求免罪。
而他派過去的人是他的親信,除了表麵上的奏折以外,還有另外一封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