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泰山學宮放課,諸多學生要麼結伴去回宿舍,要麼秉燭夜讀,離家近得則收拾好物品準備回臨淄城。
諸葛亮這個時候也剛從兵學院下課,彆人一般都隻是主修儒學的同時選修一門。他倒好,除了政學院和兵學院以外,偶爾還經常去化學院和物理學院旁聽,農學院也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是一個什麼都精通的全才。
今天的武課老師是王朗,王朗前幾年曾經跟著劉備討伐過董卓,後來也上過冀州前線,這兩年青州和冀州逐漸從互相攻伐轉變為對峙,王朗也已經從前線調回來轉任地方官。
因為成績出色,所以目前王朗又調回泰山學宮當老師,這是一個過渡期,據說明年他就會調去琅琊國為國相,因此在學宮教授的時間也不多了。
現在天下大勢,逐漸明朗。形成一超兩強的格局,公孫瓚和劉備互相依靠,共同牽製北方霸主袁紹。
由於聽聞劉備治理嚴明,賞罰有度,政令清晰,很多天下豪傑俱都爭相依附,像最近聽聞齊國相府重用了一位叫毛玠的人,征召為侍禦使,專門監督巡查各地官員有沒有腐敗問題,還與崔琰主持官員考察遴選,罷黜不少無能官吏。
但也正因為天下豪傑前來投靠,還有很多家族舉家搬遷來青州避禍,如泰山羊氏,琅琊王氏等,再加上泰山學宮自己也大量培養人才,一時間使得青州居然有種人才過剩的感覺。
劉備隻能開府,不能自創官位。青州的官位就那麼多,僧多粥少,所以使得哪怕是王朗這樣資格比較老的官員,也經常需要在學宮過渡才有新的任命。
不過這倒也無妨,如今的學宮老師已經屬於一份個人資曆,會寫在檔案之中,就如同後世的黨校一樣,有過學宮任教經驗的官員在地方上往往更受青睞,因此有不少地方官吏寧願先來學宮進修,也不願意快速升遷。
隻是演義中諸葛亮罵死的王朗,現在居然成為了諸葛亮的武課以及某些軍事課的老師,諸葛亮每次上下課還得向他鞠躬敬禮,不得不說,緣份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在拜彆了師長之後,諸葛亮回到宿舍,好好沐浴更衣一番,打扮得乾乾淨淨這才準備出門,他住的是雙人間,約四五十平,進門是個小客廳,然後左右各一個房間,沒有門,隻是用簾子遮著,房間內很小,隻能容得下一張床,一個衣櫃。
同宿舍的是好友姚博,見諸葛亮洗漱之後重新換了身衣服,蹲坐在小客廳的席子上換鞋,一幅要出門的打扮,不由十分好奇詢問:“阿亮,天都快黑了,你這是準備去哪?”
“去見一個人。”
諸葛亮一邊穿鞋,一邊笑著回答。
“見一個人?”
姚博眼珠子一轉,擠眉弄眼地低聲道:“你不會是去見阿鳳吧。”
他嘴裡的阿鳳就是陳鳳,當年在泰山書院小班有二十多名同班同學,可天下大亂,其他人大部分都被家族接走,隻剩下他們五人。
陳鳳比諸葛亮還大兩歲,今年年滿17歲,已是亭亭玉立,由於漢朝對女子入學並沒有什麼抵觸,或者說,在南宋以前,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說法根本就不存在。
從漢到唐,有才的女子無數,甚至連女皇帝都有一個,可見女子的地位並不低,想要入學讀書也沒有南宋以後那麼困難。
因此陳鳳現在就入讀於泰山學宮,又因她喜歡養花花草草,所以選修了農學院。
源自於父母優良的基因,陳家三兄妹一個比一個長得好看,陳暮不用多說,從青州第一美男已經有往大漢第一美男發展的趨勢,陳誌也長得五官端正,劍眉星目,而陳鳳更是絕美,比之嫂子秦羅敷也不遑多讓。
如此一來,整個學宮為陳鳳癡狂者無數,追她的人從泰山山腳能排到泰山山頂上,但陳鳳對她的追求者卻向來不假顏色,唯有童年一起長大的幾名發小,才能讓她展露笑容。
事實上他們幾個人本身就是一個小團體,沒有課的時候就經常聚在一起,或是郊外踏青,或是野外燒烤,幾人感情十分深厚,對她皆暗生情愫。
隻是一來大家太熟,一時有些扭捏,誰都不敢率先求愛。二來大家互相顧忌,怕不管是否被拒絕,朋友都做不了。
所以眾人都隻敢把心思放在心裡,沒有人將心裡話告知於陳鳳。
姚博見諸葛亮忽然很是離奇地臨近傍晚日入出門,頓時心中警惕,害怕諸葛亮這小子不聲不吭,就要一個人約陳鳳出來訴說衷腸,因而十分在意。
諸葛亮是什麼人?稍微一想就明白姚博在想什麼,不由又氣又好笑道:“是陳師邀我在日入之後去西山彆苑,你在想什麼呢?”
“陳師邀你?”
姚博隻覺得一頭霧水,問道:“我們今天整天都在一起,陳師何時邀得你?”
“午後棋社瀑布下,你忘了?”
諸葛亮穿好了鞋,又整理了一下衣冠,撣了撣身上並不存在的灰塵。
這是套新衣服,用香熏過的,想來不會失禮。
“棋社瀑布下?”
姚博撓了撓頭:“當時陳師有說叫你去西山彆苑嗎?我記得他隻是大笑兩聲,轉身就走了呀。”
諸葛亮笑了起來,指著自己的額頭道:“你忘了,他還敲了我三下額頭。”
“那能代表什麼?”
姚博就更加想不通了,這事確實很奇怪。
諸葛亮問道:“你知道日入在十二時辰之中排多少嗎?”
“這......”
姚博想了想,過了一會兒才道:“第十。”
正常人誰記這個呀。
“倒數呢?”
“倒數?”
姚博又想了想,人定,黃昏,日入,頓時睜大眼睛:“第三!”
“正是。”
諸葛亮檢查身上沒什麼問題之後,這才往門口走去。
“可是這也太牽強了吧。”
姚博對著門口喊:“就憑這個嗎?”
“那你再想想,陳師常住的西山彆苑是第幾個山頭就明白了。”
諸葛亮擺擺手,徑直出了門。
西山彆苑在第幾個山頭?
姚博稍稍思索,頓時目光駭然。
第三個!
.......
.......
陳暮這個時候就在西山彆苑。
這個地方就是當初曹操來青州時住的地方,也是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地方。
原本是打算做四兄弟在泰山上的一處避暑之處,但劉備經常不在臨淄,關羽在洛陽,張飛在前線,因此此地大多數時候,隻有陳暮在住。
畢竟偶爾在學宮教書晚了,或者想帶著老婆來泰山上清淨清淨,享受一下夫妻二人世界,這裡確實是個好地方。
日入時分,差不多是晚上57點,學宮是在5點鐘準時下課,古代沒有電,56點鐘天就會黑,因此讀書時間,往往都是早晨5點上課,到下午5點就放學了。
天邊處於將夜未暗的階段,世界灰蒙蒙的,東方已經隱隱能看到半露出的一顆小玉盤,西方的天際火紅的太陽還未完全落下,絢爛的火燒雲晚霞千裡,預示著明天會是一個不錯的好天氣。
三刻時分,也就是晚上6點鐘,諸葛亮準時來到了位於泰山山腳下,一處不到二三十丈高的小山坡上,這個被稱為西山的小山頭,如果從學宮由南往北數,正好是第三個山頭。
西山彆苑大門緊閉,裡麵也絲毫看不到有人的樣子。但諸葛亮卻是挺胸抬頭地走到門口,捏住朱門銅環,緩緩地敲擊了三下,聲音清晰可聞,在山中發出脆響。
“誰呀。”
門內傳出一個聲音。
諸葛亮高聲道:“學生諸葛亮來拜訪陳師。”
過了片刻,大門打開,一個侍從探出頭,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笑了笑,就讓他進來。
見到侍從這樣的舉動,諸葛亮心中頓時就有了底,微笑著跨步入門。
“跟我來吧。”
侍從帶著諸葛亮往裡走,穿過前院,就抵達了中庭。
中庭後麵是暖閣,門開著,幾名侍從在屋外站崗,不遠處的林間、假山後、竹影中似乎有簌簌響動。
諸葛亮不知道怕死的陳暮除了隻會帶幾個武藝較好的近衛以外,身邊還會跟著不少司衛,此時此刻,至少有十把手弩是處於上弦狀態,隻是沒有對準他而已。
當他從中庭步入暖閣,再從暖閣外屋廳堂被帶進裡屋書房的時候,正看到房間內已經點了火燭,窗戶打開著,屋外便是煮酒論英雄的後園。
陳暮坐在椅子上看書,身前是書桌,在書桌兩側則是兩個很大的書櫃,上麵密密麻麻擺滿了各種用左伯紙刊印出來的書籍。
“陳師!”
諸葛亮輕步走進去,緩緩拱手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