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戰爭機器啟動。
張遼高順牽招,大軍浩浩蕩蕩北上。
此戰以荀彧為軍師,牽招為主將,領兵前往浮陽。
同時快馬傳信,命徐榮北上騷擾北皮城的糧草基地,威脅袁紹後方。
關羽於洛陽出兵,命趙雲北上蕩陰、林慮,攻占了兩座城池,配合青州這邊的行動。
而劉備和陳暮,卻在這個時候回了樂安國。
袁紹大軍已經北上,軍隊就沒必要再遮遮掩掩,順著從高城與浮陽之間的官道,大搖大擺地行軍。
不過從平原到浮陽還是有一定距離,需要先從平原到樂陵,再去高城,最後往浮陽去。
兩地相隔三百裡,即便是急行軍也需要三天,何況青州大軍多日趕路,頗為疲倦,因此最少需要四到五天才能抵達。
這個時候就能體現出徐榮的作用,徐榮接二連三擊敗了郭圖與淳於瓊,在清河國左衝右突,無人能擋。
他得到命令之後,立即領軍北上,攻占了東光縣,然後繼續北上威脅南皮縣城。
值得一提的是,公孫瓚的從弟公孫範,在南皮被破之後,原本是要往浮陽方向去投奔公孫瓚,結果還沒抵達南皮,就發現高覽將城池包圍。
無奈之下,他隻得往南去了重合縣,投奔青州,這裡是青州占領區,荀彧派人接納了他,讓他在重合縣原地休整。
此次徐榮北上之後,公孫範領著數千休整完畢的殘兵再次北上,與徐榮彙合,騷擾敵後。
文醜原本是打算利用已經組裝好的投石機開始攻城。
得知徐榮北上,威脅到自己後方的消息,大驚失色下,立即聯合郭圖淳於瓊以及張郃等部兵馬,嚴正以待。
北皮城是之前袁紹的糧草基地,此次袁紹北上,屬於輕裝上陣,士兵糧草帶得不多,全靠北皮城儲存的糧食,如果北皮城有失,袁紹不殺了他才怪。
天色已經過了晌午,徐榮的牽製還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張遼高順牽招大軍順利北上,擊破了部署在官道上的攔截軍,靠近浮陽。
離城池還有二十餘裡的時候,文醜領兵來襲,與先鋒張遼部相遇。
二人在官道上擺開陣勢。
此地是浮陽南麵的一處鄉亭村莊外,官道右側有一片平原地區,原本是農田,如今早就長滿了雜草。
文醜帶了五千人馬,張遼的先鋒軍也是五千人馬,雙方在平原上對峙。
這次出戰,之所以讓牽招為主將,一是牽招資曆不比張遼高順差,同樣是在野王時加入的劉備軍,跟隨劉備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二是張遼所部先鋒軍,素來悍不畏死,適合擔任先鋒大將。而高順所部陷陣營屬於重步兵,移速緩慢,適合為後軍。
因此隻有牽招適合統領中軍,且牽招為人穩重,有大將之資,三人共事很久,可以進行居中統籌。
先鋒軍占據了南麵平原,文醜軍則是占領了北麵官道。
雙方當麵鑼對麵鼓,沒有任何計謀。
史書記載,不管是顏良還是文醜,雖勇冠三軍,然不過兩名匹夫之勇而已。簡單來說,就是兩個莽夫,打起仗來,沒有絲毫頭腦。
而張遼雖也是個莽夫,但卻是個有頭腦的莽夫,可謂是大將之才,遇上文醜,早就布置了一些戰術。
他命令士兵們擺開陣勢,以三角錐形陣準備,軍陣密集,攻擊占據優勢。
而文醜則是經典的一字陣型排開,毫無花裡胡哨。
“某乃雁門張遼,何方鼠輩前來送死?”
張遼越眾而出,囂張跋扈。
他的名氣可比文醜大得多,早年跟隨劉備,南征北戰,不管是戰績還是出道時間,都要比文醜早。
文醜自然知道他的名聲,冷笑一聲舉刀出列,暴喝道:“某乃安平文醜是也!”
“文醜?沒聽說過。”
張遼不屑道:“無名之輩,也敢來我麵前狺狺狂吠?”
“可惡!”
見自己被鄙視了,文醜勃然大怒。
可一時間又不知道該如何反駁,因為他和顏良確實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
反觀人家張遼,青州數得出來的大將之一,跟隨劉備打過冀州叛軍,又在虎牢關前戰過呂布,去過關中鏖戰董卓,天下聞名。
當劉備帶著麾下這些大將們四處征伐的時候,袁紹還苟在渤海郡圖謀整個冀州,根本就沒有參與各種大戰,因此他麾下這些將領,自然也就沒有出名的機會。
張遼見他無能狂怒,大笑道:“鼠輩,給你個機會,可敢與我來戰?”
“戰便戰!”
受到張遼侮辱,文醜大怒不已,拍馬舞刀向著張遼殺來。
這就是莽夫和智將的區彆。
受不得激。
在曆史上,顏良也跟他一樣,袁紹派顏良為大將,進攻白馬。
沮授就曾經勸諫袁紹,說顏良雖然驍勇,可性格魯莽促狹,不應該為大將。
袁紹不聽,依舊讓顏良擔任大將,結果顏良在攻打白馬時,果然被關羽一刀砍下腦袋。
從這一點上來看,可知不管是顏良還是文醜,純有武力,隻適合擔任進攻的先鋒,而不能成為三軍統帥。
張遼激怒文醜,二人拍馬來到陣中,開始廝殺。
正常情況下,文醜武力值比張遼高幾點,而且還是含怒出手,肯定是招招致命。
不過張遼沉著應對,並沒有被嚇住。隻是畢竟有一定差距。戰不過五十回合,還是落入下風。
隨著一道銀輝閃爍,張遼虛晃一刀,逼得文醜側身躲避,同時勒馬扭頭便走,邊走還邊道:“傻大個,來日再戰。”
“可惡!”
文醜暴喝道:“無膽鼠輩休走,再來一戰!”
說罷拍馬急追。
二人一前一後,很快接近先鋒軍。
“殺!”
隨著張遼副將一聲呐喊,全軍出擊,士兵們紛紛向前衝鋒。
張遼再次勒住馬匹,回頭挺刀再戰。
文醜大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