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的馬蹄聲響徹整個夜空。
山林幽森,道路黑魆魆的,前頭仿佛無儘深淵,要吞沒一切。
公孫瓚臉色陰沉,像是要滴出水來,不斷催促著誇下的白馬往前馳騁,已經靠近了前方的一片小山坳處。
“公孫將軍,看,過了這片山,就到了海邊,我家明公已經在海邊等著將軍,馬上就到了。”
為公孫瓚帶路的劉備軍斥候看到那片山坳,頓時心頭一喜,向公孫瓚大喊。
作為一名優秀的斥候,記地形是基本常識,今日他們抵達之後,就已經在附近搜尋過,反而大半天的時間,都是在去找公孫瓚的路上。
聽到斥候的話,公孫瓚一直提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來。
前頭忽然出現窸窸窣窣的響聲,眾人一陣緊張,就聽到有人大喊道:“什麼人?”
“玄德,是我。”
公孫瓚聽出來那是劉備的聲音,立即沉聲應答。
“伯圭。”
劉備馬上從旁邊山林中騎馬出來,身邊有數名親衛點燃了火把,在夜色中兩人再次相聚。
“父親。”
公孫續也跟著走出來,忙問道:“父親,你沒有受傷吧。”
公孫瓚搖搖頭:“我無妨,可惜了將士們......”
劉備沉聲道:“這是我的過錯呀,若不是我領兵南下去援助文台和孟德,也不會讓伯圭遭受這般罪。”
公孫瓚說道:“與玄德無關,國讓曾經勸說過我,是我大意了。沒有料到袁紹居然突然襲擊了我,今日我也是對袁紹迎頭痛擊,擊潰了他的前軍,哪料到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們還敢突襲於我。”
“伯圭無礙就好,此去回幽州,當整頓兵馬,恢複軍勢,屆時我們約定一同南下,定要將袁紹此等國賊鏟除!”
劉備亦是好生勸慰道。
公孫瓚性格向來剛愎自用,但剛愎自用並不是心胸狹窄,在這件事上,確實是他的問題。田豫曾經提醒過他,小心袁紹趁著劉備南下的時候偷襲,結果公孫瓚根本沒有當回事。
這次也是,突襲了鞠義部之後,大勝而歸,以為袁紹會畏懼他的威名,不敢連夜進攻,結果人家哪怕打了敗仗,也敢繼續上來戰鬥,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因此公孫瓚根本不可能怪到劉備頭上,更何況人家千裡迢迢從汝南趕回來救援,及時用大船抵達海邊,就已經很講義氣,更沒什麼指摘的地方。
二人寒暄一陣,正在此時,遠處出現一片火光,隔了七八裡地,先是一點火星,緊接著像是有無數顆星星被點亮一樣,不斷冒出新的火光來,在道路儘頭閃爍,向著這邊快速奔來。
“將軍,敵人追上來了。”
部將田楷忙道。
因為事發突然,公孫瓚的將領都不在身邊,包括長史關靖,主簿田豫,部將單經、文則等人不知所蹤,隻有田楷作為他騎兵副將一直跟在左右。
聽到田楷的話,劉備連忙說道:“伯圭無需驚慌,我已經埋伏人手,待敵人來到此地,必是他們葬身之所。”
“好。”
公孫瓚大喜道:“那一切就拜托給玄德了。”
“伯圭先去船上等候即可。”
劉備擺擺手。
雖然公孫瓚已經接到,但用小船將他們數百人加馬匹一起運送到大船上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何況公孫瓚的很多部將也不能不管。
現在到處都在打仗,一片混亂,也隻有公孫瓚跑出來,他的很多騎兵、步兵,基本都散落在野外,能幫一點是一點。
畢竟這些都是公孫瓚的精銳部隊,如果全死在這裡,對於他來說,也是個極大的打擊,元氣大傷。
因此在劉備看來,先阻攔敵軍,掩護公孫瓚順利登船。
等公孫瓚登船之後,他們再觀望一下,如果後麵還有追兵,或者還有公孫瓚的部隊撤離到了海邊,他們也會見機行事,看情況做決定。
“伯圭兄長。”
這個時候後麵又有一匹紫色的馬奔馳而來,是陳暮見這邊有動靜,過來觀察情況。
劉備說道:“子歸,你來得剛好,帶伯圭先上船。”
“好。”
陳暮點點頭,指著不遠處的海邊方向道:“伯圭兄,請。”
“有勞子歸賢弟了。”
公孫瓚一拱手,翻身上馬,策馬跟在陳暮身後揚長而去。
他們這邊一走動,就是數百馬匹奔騰的聲音。
遠處衝在最前麵的鞠義軍士兵立即就聽到了這個情況,跑回來找到鞠義道:“將軍,前麵數裡外有馬蹄奔騰聲。”
“公孫瓚就在前麵了。”
鞠義大喜過望,對周圍的士兵喊道:“隻要活捉了公孫瓚,加官進爵,榮華富貴,便在眼前,所有人,追!”
“追!”
士兵們熱氣高漲。
一般來說,步兵想追騎兵,難於登天。
但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公孫瓚下午才衝殺過,馬力不可能恢複得這麼快。
而且持續不斷地奔逃,對於馬匹的承受能力是個很大的考驗。
普通的戰馬幾乎很難維持長時間的奔跑,基本上全速個一兩刻鐘,就得停下來歇息,不然就得活活累死。
反觀人類的耐力在自然界可謂是相當持久,連續走上一天,甚至有強人跑一天,跑出個馬拉鬆來都不是不可能,遠比馬匹更加有耐力。
因此鞠義認為,在下午公孫瓚就已經領騎兵衝殺過的情況下,即便是騎馬逃跑,為了不把馬匹累死,也不可能持續不斷地奔跑,必然是跑一陣歇一陣,所以他覺得完全有可能追得上。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不僅是公孫瓚,就連高乾的騎兵也遠遠地落在了鞠義這些步兵的身後。人可以經過一天的廝殺,短暫地休息一個時辰就能恢複過來,馬不行。
我國開國初年,在解放戰爭期間,就曾經有過華野四縱的士兵,靠著一雙鐵腳板,硬生生追著光頭的騎兵部隊追殺,殲滅了敵人。
這就導致公孫瓚跑到海邊的時候,鞠義牢牢地緊跟在他身後,利用觀察馬匹腳印,尋找新鮮糞便殘留等方式,咬了約十多裡的距離,一直緊跟著。
雖然從公孫瓚營寨到海邊總共也就三十餘裡,意味著實際上公孫瓚已經將鞠義甩了一半距離。
可就跟龜兔賽跑一樣,烏龜可以一直爬,耐力持久。而兔子不行,跑累了就不得不停下來休息睡個覺,導致被烏龜趕超。
步兵和騎兵也是如此。
步兵可以一直走,騎兵跑一陣,馬匹受不了,就得停下來恢複馬力。
因此真按照鞠義的方式追,還真有可能追得上。
其實也就是因為公孫瓚和高乾的部隊今天都出動過騎兵,馬匹的馬力沒有及時恢複而已。
久居西涼的鞠義對馬匹的習性門清得很。
在得知公孫瓚就在前方不遠,士兵們士氣大震,加緊趕路。七八裡路,仿佛腳下生風了一般,隻是不到三刻鐘,就來到了此處山穀間。
月黑風高,鞠義還在利用火把探明道路,發現地上大量新鮮馬糞以及馬蹄印和人的腳印之後,對眾人說道:“公孫瓚應該是在此地休息過,他的馬匹下午與我們征戰時消耗不少馬力,來不及恢複,因而他不敢放肆馳騁,不然會把馬匹累死,繼續追,他跑不了多遠!”
“將軍有令,繼續追!”
傳令兵呼喊著後麵的士兵,讓他們加緊跟上。
兩側山林黑魆魆的,悄然無聲。
等到所有的鞠義士兵全都進入山穀,往海邊方向去的時候。
“殺!”
隨著一聲呐喊,整個山林像是躁動的野獸般怒吼起來。
兩千多名護船司士兵悍然從林木間冒頭,他們將手中的燃燒瓶用火鐮點燃,一股腦就地往穀間道路上扔。
燃燒瓶一旦被點燃一個,那接下來第二個,第三個,就太方便了,像是放炮竹一樣,一個接一個,落入敵人人群當中,轟然竄起一米高的火苗,嚇得人肝腸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