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_三國之謀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謀伐 > 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

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1 / 2)

河內郡,戰國時期魏國腹地。在後世則是河南焦作、新鄉、鶴壁一帶,屬於華北平原一部分,擁有大片肥沃土地,在東漢最鼎盛時期,光這一郡人口,就接近百萬。

而經過黃巾之亂,董卓之亂以及諸侯混戰之後,河內郡如今的人口已經銳減,幾近十不存一,不論是商業、農業、民生以及人口,都遭到毀滅性打擊。

最開始的黃巾之亂對於河內郡的打擊其實不算太大,因為司隸的黃巾還沒開始起義,就被唐周告密而遭到了夭折,並沒有給司隸形成威脅。

真正對河內郡造成影響的,還是董卓之亂。不僅董卓在禍害河內,各路諸侯的兵馬也在四處劫掠,導致河內生民凋零,一片狼藉。

好在河內太守王匡玩火自焚,為了搜刮錢穀而拷打河內諸多大族,逼迫他們交錢交糧,被陳暮涉及殺死,河內郡自此落入了青州軍手裡,趙雲被任命為河內太守,與部下韓浩一起組織屯田事宜。

這些年司隸逐漸穩定下來,北麵太行山中曾有大量流民,在朝廷的宣傳感召下,回歸河內。還有並州這些年屢次遭到休屠各部攻擊,除太原上黨二郡以外,其它郡全都落入胡人手裡。

漢人因此南遷,有些落戶在太原上黨,有些落戶在河東,還有些則回到了相對安穩,且閒置土地較多,朝廷正大量招募流民開墾土地的河內,河內因此而慢慢恢複了一些。

朱儁和陳暮率領大軍一萬人,自小平津渡口過河,途徑河陽、溫縣、平皋、懷縣等地,這些地方也就是後世的焦作、新鄉二市,此時因為數年來相對安穩,且天子腳下,劉虞關注民生,情況非常不錯,百姓安居樂業,夏日農忙不絕。

而過了共縣之後,情況瞬間就變得不一樣起來。炎炎夏日,鹿腸山腳附近到處都是兵馬橫行,平原上許多破敗的村莊無人居住,田園荒蕪,長滿了雜草,遠處淇水河畔,森林鬱鬱蔥蔥,唯獨少了那一抹人煙味道。

同樣一郡,靠近洛陽的縣城鄉野就十分繁華,靠近魏郡的縣城鄉野就一片破敗。更多的就仿佛是軍事基地一樣,各種崗哨、塢堡、烽火台等,肥沃的土地就這樣任由其荒廢,殊為可惜。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魏郡就在旁邊,雙方作為敵對勢力,隨時都會開戰。因此在這邊發展民生很不理智,也許才剛剛有起色,就會再次因戰火而消亡。

所以在河內的東北部分,隻能實行軍事化管製,而在西南部分,相對安定一些,自然可以發展民生治理,為前方軍隊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

鐘繇在懷縣就下了車,他將在懷縣展開糧草中轉站的工作,朱儁則與陳暮繼續北上,過了鹿腸山,抵達了朝歌縣。

作為商朝的首都,朝歌在此時卻更像是個寂寂無名的小縣城。城不大,也不高,但城外卻擁有大片沃土,與過了共縣之後就是大片荒蕪不同,朝歌城外的土地有人耕種。

西麵的官道之上,陳暮稍微比朱儁落後半個身位,四處巡視。因為過了共縣到鹿腸山南麵這一大段路看到的都是一片破敗的景象,陡然發現在朝歌縣城附近居然還有田土和村莊,倒是讓眾人頗為驚訝。

這一路上的幾處小村落都井然有序地坐落在遠處平原上,來往傳信的騎兵很多,周圍亦有崗哨站崗,對於新冒出來的這支大軍,村寨裡的百姓都沒有過於驚懼,這裡大多都是老弱婦孺,田間耕種的人也多上了年紀,犬吠雞啼牛哞,一派怡然自得的農家之景。

在官道的儘頭就是聳立著的朝歌縣城,城鎮附近十分安靜,仿佛隻剩下城外森林樹梢間啾啾的鳥鳴。偶爾在矮垣泥院裡能看見一兩隻孤零零的黑豬,耷拉著耳朵把長嘴拱在院牆下呼哧呼哧地找食,軍隊沒有驚動百姓,悄然從官道上過去。

最先過來迎接的是典農校尉韓浩,他正在田間監工,聽聞朝廷大軍已至,立即前來迎接。不過韓浩還沒有抵達近前,遠處朝歌縣城就轟然跑出數十騎兵,最前頭的是一匹不染絲毫雜陳的白馬,馬上一名銀甲垮槍的大將。

韓浩注意到趙雲已經出來迎接之後,就在田邊站住腳,沒有過去。而朱儁這邊也是伸手示意大軍停下腳步,一直到趙雲過來,韓浩就加入到了趙雲的隊伍裡,一行人離大軍約十來步的時候下馬走了過來。

“末將趙雲。”

“末將韓浩。”

“參見太尉、少府。”

二人單膝下跪,以軍中規格行禮。

朱儁坐在馬上,老頭胡子花白,卻像是針一樣,說話時一抖一抖,沉聲說道:“起來吧。”

“唯!”

二人起身,趙雲說道:“請太尉少府進城,城池狹小,大軍可入駐城外行營。”

“前麵帶路。”

朱儁又對身邊的副將種輯、王子服等人說道:“你們領軍去行營安頓。”

種輯和王子服也是朝堂老人,早年曾經跟著盧植平定黃巾,後來回到朝廷,依舊為北軍校尉,結果皇甫嵩領北軍出征韓遂,董卓之亂後,皇甫嵩被董卓一道詔令騙去洛陽,下獄拷打致死。

自此北軍就被董卓收入彀中,種輯和王子服也變成了被遷去長安的滿朝文武中的一員,一直到陳暮領軍圍攻長安,解救所有公卿,這才回來。

原來北軍五校尉,伍孚、鮑鴻、吳蘭、王子服以及種輯,伍孚曾經試圖刺殺董卓而被殺,鮑鴻早在漢孝康帝末期,就因為貪汙軍餉,遭到黃琬彈劾而被誅,吳蘭前幾年病死,現在北軍中隻剩下種輯和王子服,也都年逾五十的人。

在曆史上他們二人會參與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結果因為事情敗露而被殺。但現在曹操失去了脅天子以令諸侯的能力,自然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如今二人被任命為中郎將,擔任朱儁的副手,隨軍出征。

安排了大軍之後,朱儁和陳暮則與親衛在趙雲韓浩的引領下進入朝歌城池,朝歌原本屬於前線,後來呂布從蕩陰跑路之後,關羽率軍北上收複蕩陰、林慮以及靠近黎陽縣等地,震蕩鄴都。

袁紹因此放棄親自追殺公孫瓚,連夜回來防守。自此朝歌就變成了後方,而前線的林慮、蕩陰以及黎陽一帶,成為了洛陽以及袁軍互相拉鋸,對峙的一片戰爭區域。

一行人進了城內,到了縣衙府邸,朱儁高坐堂上,趙雲向他請罪道:“太尉,朝廷詔書前些日子就已經下達,前將軍本來遣末將前去共縣迎接,無奈昨日在黎陽一帶,有袁軍來犯,末將領軍將其擊退,今日才剛回來,未來得及迎接,請太尉少府海涵。”

“哦?”

朱儁有錄事尚書的權力,倒也知道邊境摩擦不斷,雙方不時小規模戰爭騷擾,因此並未在意,擺擺手道:“些許小事,卻是無妨。之前我看朝廷公文,知道你們在這邊很辛苦,三天兩頭就有戰事,現在不知道如何了?”

這是在讓趙雲彙報一下現在的戰況。

趙雲就把如今兩方對峙的情況說了一下,他此時鎮守朝歌,一邊讓韓浩在朝歌附近屯田養軍,一邊輻射東麵黎陽,以便於從右側威脅冀州魏郡。

朱儁和陳暮一路走來,在鹿腸山以南地帶看到一片荒蕪,唯獨朝歌附近卻是熱火朝天,就是因為這裡是屯田之所。

實際上趙雲率領的兵馬也並非洛陽軍隊當中的精銳,而是一些二線部隊和地方守軍而已。

曆史上對於曹操屯田的評價頗高,認為正是屯田製度解決了北方糧食危機。

但我們要知道的是,什麼是屯田製。

所謂的屯田製,實際上就是農奴製,曹操得青州數十萬黃巾,讓他們種地,然後所得除了保證這些人的基本生存以外,其它全部都要上繳給曹操。

這製度聽上去是不是有些耳熟?

什麼是大地主呀?

這就是。

那些被屯田的人,跟奴隸沒什麼區彆,沒有自己的私有財產,整日勞作,生死都掌握在彆人手裡,努力付出之後,沒有任何回報,僅僅隻是讓自己餓不死,僅此而已。

所以說不要認為屯田製有多好,隻不過在漢末亂世,能有口吃的活下去就很不錯了,人不人權以及奴不奴隸的問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而當初洛陽朝廷剛剛確立的時候,司隸也爆發了糧食危機,因此趙雲不得不聽去韓浩的意見,同樣發展屯田製。

隻是趙雲與曹操的區彆在於,曹操是終身農奴製,趙雲是讓白波軍與黑山軍進行短期屯田,實質循環交替,如此激發白波軍和黑山軍的工作效率,讓從事屯田製度者看得到希望。

白波軍起源於河東白波穀,多為並州流民和河東流民,擁眾二三十萬,其中老幼婦孺占大多數,在關東軍收編白波軍之後,關羽挑選其中精銳為一線作戰部隊,又安置剩餘的家屬在河內屯田,解決司隸糧食危機。

而經過數年屯田之後,按照當初與白波軍達成的協議,屯田五年之後,這些田地將成為屯田者的永久土地,因此現在大多數白波軍家屬都已經不再從事屯田製度,白波軍也成為了利益捍衛者。

有些像宋明時期的軍鎮,軍鎮當中的士兵家屬大規模在邊境屯田,幾年下來,這些士兵家屬將會獲得這些田地,士兵為了保護家屬和自己的私有財產,就必須和敵人拚命。

等到白波軍成為利益捍衛者,新的屯田人員就會變成黑山軍,也許有人奇怪,黑山軍不是已經投靠了朝廷嗎?為什麼還會成為朝廷的屯田製農奴?

但我們要知道,黑山軍並不是張燕一股。

黑山軍起源於河內黑山山脈,這個黑山山脈就是太行山南部的餘脈,黃巾之亂時,冀州黃巾在張角破滅後,幾乎全都開始往太行山轉移,大大小小二三十股勢力,分布在整個太行山當中。

這些黃巾餘孽從冀州的常山國、中山國、趙國、魏郡、上黨皆有分布,一直延續到河內郡,整條太行山裡到處都是黑山軍。

按照《後漢書》記載,太行山裡的黑山軍總人口多達百萬。

張燕隻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勢力,擁有將近二三十萬人口,兵馬擁眾七八萬之多,雖然投靠朝廷,但還有二十多股勢力盤踞在太行山裡,並沒有投降於洛陽朝廷。

所以河內北麵其實一直不太平,常有黑山軍南下劫掠百姓,為此關羽派徐晃駐紮在林慮、大號山一帶,與那裡的黑山軍交戰,俘虜以及投降的黑山軍,精裝收編入伍,老弱婦孺家屬則安排屯田,取代原來的白波軍。

趙雲之前是在共縣、汲縣等地領白波軍家屬屯田,等到關羽收複林慮蕩陰之後,又領黑山軍的家屬在朝歌屯田,他率領的部下也都是原來的黑山軍,總計一萬兩千人,有部將韓浩、羅平安、李蘭,以及原來的黑山軍將領陶升,五鹿等,常與黎陽一帶袁軍作戰。


最新小说: 弟弟,你居然想上位? 你個笨蛋!我等了你十九年啊 我們在末日點亮神臨圖鑒 平原求生:我每天刷新一個小情報 聽懂食材講話,我打造5A級景區 雙穿79,我為華夏鑄利劍 太監武帝:功法自動大圓滿! 青竹鎮外的岔路 快穿之雲初 宗門垂釣二十年,出世即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