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最強殺招,就是前麵三刀以勢壓人,然後步步逼近,打亂對方的進攻節奏,找到破綻之後,瞬間秒殺。
這招幾乎無往而不利,特彆是出其不意的時候,比如斬殺華雄時,當時關羽還隻是個無名小卒,利用華雄對他的輕視,三刀將其斬殺,可謂是將前三刀用得淋漓儘致。
但到了後麵,關羽名聲傳遍天下的時候,這三刀往往就不好使。對付武力值低的輕輕鬆鬆,但對付高手,就沒那麼簡單,如蔡陽黃忠等,很難奏效。
羑裡城之戰時,關羽是在亂軍當中,直取顏良。以第一刀拖刀斬,壓迫了他的氣勢。當時顏良周圍全是人,根本無法躲避,隻能硬抗。
可硬抗的結果就是第一刀起手就被壓製,緊接著後麵兩刀如疾風驟雨般劈來,讓他根本難以抵擋,最後差點就被斬殺。
後來顏良痛定思痛,也明白了為什麼自己當初會輸的原因。
一開始就被拖刀斬壓製,導致先機被人家占據,後麵的兩刀又沒有找到應對的方式。自然也就隻得被動挨打,且自己當時確實慌亂了,沒有沉著冷靜應對。
於是在應下與關羽的決戰之後,他在這數日裡,不斷地調整了自己的心態,通過文醜之死,在極致憤怒當中,讓自己依舊保持著平和。
這幾日在校場與木人樁練習不一定能夠提升他多少武力值,但心境的提升,卻是讓他能夠有了一種自我的升華和成長。
對於一名巔峰狀態即將開始下滑的四十歲中年戰將來說,臨陣還能突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然而顏良做到了。
這或許就是一名在戰場上渴望建功立業的大將所能夠到達的極限了吧。
顏良破解關羽前三刀之後,順勢找回自己的節奏,抬刀橫劈,被關羽擋開,兩匹馬互相追逐,在原地轉圈,頃刻間互相來回劈砍招架,已是過了二十多合。
場間刀光劍影,似有龍吟虎嘯之聲。關羽長袍飄飄,青龍偃月刀輕巧地在手中旋轉,像是變幻出了一條青色長龍,不斷舞動。
龍在咆哮,冷豔鋸的刀麵,在熾烈的陽光下,散發著奪人心魄的光芒。
顏良亦是絲毫不遜色,大刀不斷揮舞,九尺長的刀在手中仿佛蝴蝶般上下翻飛。每一次劈砍,都帶著一股可怕的寒芒,宛如一道皎潔的銀輝,將自己與敵人籠罩在月光下。
二人激鬥在一起。
又是過了十多回合,關羽瞅準機會,一刀戳向顏良腰部。顏良為躲開這一刀,展現出了精湛的馬術,一個漂亮的翻身下馬,然後再次躍上馬背,大刀橫掃向關羽的頸間。
關羽向後一倒,躲開了這一擊。卻是沒有想到顏良刀鋒銳利,刀刃幾乎是擦著他捆綁胡須的那個袋子繩索而過,把繩索給割斷了。
袋子飄落到地上,瞬間二尺長的絲滑胡須就暴露出來,在風中像是用了飄柔一樣輕輕搖擺飄蕩。
看到這一幕,在遠處山坡上正用望遠鏡觀戰的陳暮頓時皺起眉頭。
胡子太長也不是一件好事,一旦起伏動作過大,會導致胡須飄蕩起來,偶爾遮蔽視野。所以古代長胡子的將領打仗,其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隻是在古代傳統觀念當中,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頭發、胡須是不能隨便割的。曹操以發代首,就是這個原因。
因此根據記載,秦漢武將打仗的時候,往往會用一個袋子把胡子套起來捆綁固定住。
而南北朝到隋唐時期,武將受胡人習俗,會把胡子紮成像辮子一樣的結構,如現代出土的隋朝武將陶俑模型,那些隋朝武將就有魚骨辮和麻花辮形狀的胡須。
此時正是漢末,還沒有受到胡人影響而把胡子紮成辮子,所以關羽每次作戰,也是用袋子把胡須套起來,在外麵捆綁繩子來固定。
後來,在土城之戰關羽被曹操俘虜之後,曹操因為羨慕關羽的胡子,就問他是如何保養的,聽說關羽是用皂紗囊包裹胡子,便令人用紗錦製作了一個胡須袋,贈送給關羽以示友好。
現在關羽套胡子的袋子居然被打落了,這對於戰局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胡子的阻礙,很有可能讓關羽原本99的武力值,隻能發揮96,跟顏良相當。
甚至說不好會落入下風也不一定,畢竟高手之間的鬥爭,往往都是一瞬間的事情。誰也說不好,會不會因為刹那間的視野遮蔽導致戰鬥失敗。
接下來的戰鬥果然如陳暮預料的那樣,關羽受胡子拖累,不能全力施展。甚至有幾次,為了保護胡子,關羽都要停下疾風驟雨般的進攻節奏,以防治胡須飄動,遮蔽自己的視野或者將手臂纏住。
反倒是顏良越戰越勇,在第八十回合之後,居然開始有些占據了上風。原本最開始的時候,是關羽攻多防少,哪怕前三刀沒有奏效,卻依舊是壓製著顏良,不給他反撲機會。
但現在卻變成了顏良攻多防少,大刀不斷地往下劈砍揮舞,虯結有力的臂膀隆起的肌肉仿佛充滿了無限力量,雙方刀刃相撞,火花迸濺,摩擦激鬥聲不絕。
“二將軍危險了。”
阿大阿二,張龍趙虎等人遠望,雖然離得太遠,隻看到兩個黑點在不斷拚鬥,但刀光劍影,他們依舊能夠察覺到關羽已經隱隱落入下風。
陳暮想了想,反倒是舒展了眉頭,笑道:“危險倒不至於,我其實還擔心二哥會因為心中傲氣而不願意引顏良前來,現在就不擔心了。二哥不是一個迂腐的人,到了那個關口,也不得不用計。”
他之前曾經是想用道德綁架來逼關羽把顏良引到埋伏圈,但即便是用道德綁架,以陳暮對十幾年關羽的了解,也感覺隻是五五之數而已,能不能成功,還得看關羽怎麼想。
但現在看起來,應該是九成以上了。因為通過關羽計殺蔡陽,引誘黃忠來看,在關鍵時刻,也絕對不會因為心中的傲氣而不選擇用比較“卑鄙”的手段。
在關羽的心中,“義”字排第一,其次是漢室江山,最後才是心中的傲氣。
所以看到關羽意外落入下風,陳暮反倒是放心下來。
事情也確實如陳暮預料的那樣,兩馬在地上奔逃,濺起大量塵土,戰場逐漸被迷霧籠罩,看不清楚。
然而這團迷霧卻仿佛是在移動,緩慢地向北麵靠攏,慢慢在往這邊延伸。
關羽現在也確實如陳暮想的一樣,沒有辦法。
他確實希望與顏良公平一戰,可胡子嚴重妨礙了他的行動。
這對於他來說,本身就有些不公平。
也不要說什麼,你胡子長是你自己的事情,既然要上戰場殺敵,為什麼不把胡子割掉這種論調。
因為後世的人不能把後世的價值觀放在古人的價值觀上去做討論。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可不是開玩笑的。
在那個年代,隻有犯人才會被割掉頭發和胡須。這屬於一種恥辱,因此關羽是不可能把胡須割掉。
所以既然胡子已經嚴重妨礙了他,關羽清楚,如果不采取特殊手段,落敗是遲早的事情,他就不得不按照戰前陳暮所說,帶著顏良往埋伏圈走。
做法確實比較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