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的形勢出現了很大變化。
趙雲部飛速前來馳援,鄴城中便派汪昭部前來阻擊。
二人各自率領數千人馬,當時趙雲想儘快出兵急救,因而選擇了抄近路。
也就是從鄴城的西門外經過,然後直接從劉備的本部營寨穿過去,這樣會避免繞遠路。
當時汪昭正處於北門,斥候探馬將城外趙雲部的動向轉告給逢紀那邊之後,逢紀便立即派他出城。
汪昭從北門出來,此時趙雲部從西門往北麵方向繼續前進,大概位置是在城池的西北角約二裡之外,離戰場有五六裡。
見此情形,汪昭連忙拍馬直追,追到了劉備營寨往南約一裡處,趙雲就已經親自勒馬來到了後陣,準備迎敵。
其實看到上麵豎起的那麵“趙”字旗,汪昭還是很慌的。畢竟這可是當年在虎牢關下名震天下的趙雲,雖然黃忠的名氣更大,不過趙雲也不能小覷。
隻是他的位置很好,位於趙雲部的後方,雙方幾乎緊貼著不足一裡距離,趙雲部所有人馬想要及時調整陣型回頭反擊,沒那麼容易。
縱觀曆史,追擊戰中,是很難完成回頭反擊的,除非你早有埋伏。比如曹操與張繡的第二次宛城之戰,曹操親自斷後,埋伏了人馬,張繡來追,就把張繡打得大敗。
還有劉備在博望坡的時候,也是提前埋伏了人馬,等到夏侯惇一路追過來,劉備便佯裝敗退到博望坡,等到林間山道狹窄之處,伏兵儘出,大敗夏侯惇於禁。
所以追擊戰想贏,你得看敵人是真敗退還是假敗退。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淝水之戰,那麼多名場麵,大規模敗退起來,也沒見能反擊的。
汪昭很清楚,現在是自己在趙雲部身後去追擊,占據的是優勢,所以見到趙雲大旗到了後陣,親自壓陣斷後,倒也不懼怕,高舉手中大刀道:“敵人在前跑,不能及時轉向,乃於背迎我刀刃,將士們殺!”
“殺啊!”
鄴城之中的也算是袁軍精銳,見敵人用背朝著自己,可謂是優勢占儘,當下也是馬上發起了衝鋒。
趙雲目光森然,死死地盯著敵人軍中那麵將領旗幟,對左右李蘭、羅顥、韓浩等部將說道:“今敵襲我背,若不能勝,則殆儘矣。我欲衝鋒陷陣,斬將奪旗,諸位以為如何?”
“願隨將軍死戰!”
周圍諸多將領士兵高聲喊道。
“善!”
趙雲點點頭,手中長槍直指前方的將領大旗,暴喝道:“殺!”
“殺!”
雙方都爆發出驚天怒吼。
隻不過此時趙雲顯然是處於劣勢,因為他的軍隊還在轉向調整陣型當中,屬於是倉促應戰。
所以他隻能親自率領數百死士和精銳士卒發起反向衝鋒,拖延時間。
這和劉備被袁紹突襲,典韋高順前去阻敵拖延時間如出一轍,區彆隻是趙雲這邊人更少,屬於死亡衝鋒而已。
然而就看到他胯下夜照玉獅子如白龍馬一般快速向著前方馳騁而去,趙雲一馬當先,仿佛一道鬼魅般的白色閃電,頃刻間奔出百丈遠,殺進了敵人衝鋒軍陣當中。
汪昭軍最前麵的是刀盾手和一些槍矛兵,見敵人策馬而來,本能向旁邊躲避。
這是人趨利避害的本性。
因為彆看趙雲是一個人衝在最前麵往敵人五千大軍裡衝,可真正正麵硬碰硬的敵人其實也就是周圍的十來人。
大家都擁擠在一起,被馬匹衝撞即便不死,摔倒在地上也會被周圍同伴踩死,因此趙雲還沒殺進去,正前方的幾名士兵害怕之下,本能往周邊躲,引得周圍騷亂陣陣。
但嚇退敵人不算什麼,真正的威脅還是左右兩側不會被馬匹衝撞的敵人,他們見到來人,手中環首刀和長矛同時向著趙雲砍來刺來,目標對人對馬都有。
趙雲沉著應對,手中亮銀槍如風火輪一般旋轉,左右揮舞,叮叮當當的聲音不絕,不僅將敵人的攻勢全部化解,甚至如寒芒點射,隻聽到慘叫不斷,竟是在掃開敵人攻勢之後,再迅速點戳,刺死了數名敵人。
一般來說,戰場猛將像典韋、呂布、關羽、張飛、黃忠那樣,都是身高八尺以上,膀大腰圓,力氣強悍的猛將。彆看黃老爺子現在年紀大了,年輕時候那一身虯結的肌肉比之呂布也不遑多讓。
而趙雲在先天條件上不如這些人,雖然比普通人強壯得多,一身肌肉也十分威武,但他跟太史慈比較類似,並不是以身體強壯而聞名,而是擁有身形矯健,手如猿臂一樣的特點。
因此包括太史慈和趙雲,都另辟蹊徑。太史慈論身體素質不如上述幾人,便以自身手長為優點,習練箭術,水平不比黃忠差。而趙雲則發揮出自己敏捷迅猛的優點,隻要自己出槍的速度比敵人快,先殺死敵人,敵人力氣再大也無用。
所以趙雲的攻擊十分迅速,周圍的敵人手中大刀長槍還在砍來刺去的過程當中,他的手就已經迅速反應過來,揮、擋、掃、撩、刺一氣嗬成,往往他的槍尖刺破了敵人的身體,抽出來刺向下一個敵人時,前一名敵人的傷口才剛剛冒出血花,快得竟然已經有了殘影。
練拳腳練出殘影不算什麼,練兵器練出殘影也不算什麼。隻要你按照套路每天練,一天比一天速度快,就像張飛旋轉丈八蛇矛的時候能夠快得像是三擋電風扇。可真正運用到實戰當中,卻非常困難,因為這不僅需要你的手速,還得需要你的眼力和判斷力。
眼力就是你得看清楚敵人如何出的招,判斷力就是你該怎麼選擇合適的時機反擊。比如一個敵人離你很近拿刀砍你,另外一個敵人在遠處拿弓射你,你就得判斷誰的攻擊會先到,你該先應付誰後應付誰,然後選擇怎麼出招才能讓自己不受到傷害。
作為曆史上能在百萬曹軍中殺個七進七出的人,趙雲的身形或許不是最魁梧的,力氣不是最大的,但他的速度、眼力以及判斷力,卻是在這漢末亂世當中,最無與倫比的人,因為他能夠在數十人的圍攻之下,逃出生天並且殺散敵人。
這一點,或許呂布和關羽都不一定能夠做到。畢竟關羽已經到了武將巔峰期,雖然近戰的武力值或許已經可以比擬呂布,但他的眼神不太好,老是中箭也是個麻煩事,可能和他經常夜讀春秋把自己弄成了近視眼有關係。
周圍圍攻趙雲的敵人甚至連都沒看清楚自己是怎麼被刺中的,就隻覺得手中揮砍過去的武器猛然遇到了一股大力,被打偏出去,虎口一麻,緊接著胸口刺痛湧來,低頭一看,鮮血就已經噴湧而出。
頓時慘叫連連,四五名敵人倉皇無力地向身後倒去,僅這一手,便讓四周圍攻他的敵人瞬間一清,竟是掃出了個大約兩平方米的空間出來。
趁著第二批敵人還沒有補上,趙雲催動夜照玉獅子,繼續往前衝刺。
白馬一個跳躍,縱身躍入人堆當中,也有士兵舉起長矛要刺馬,卻在半空中就被馬上的趙雲左右來回橫擋掃開,加上趙雲體重近五百公斤的馬身重重地砸下去,光那兩隻蹄子就踢死了好幾人。
騎兵衝陣最怕的就是四麵八方圍攏過來的長矛,很多士兵非常聰明地不會選擇去刺人,而是刺馬,射人先射馬的道理誰都明白。
但普通騎兵害怕,趙雲卻如魚得水,周圍所有刺過來的槍矛全都被他攔下,並且迅速反擊。
片刻功夫,便又有數人死於他的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