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內閣會議結束之後,這個消息幾乎就朝野都知道了。
因為陳暮拿的是軍情司的消息,因此實際上就連馬騰和孫堅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已經反叛。
等到朝野遍知之後,二人都是嚇了一跳。
孫堅的衛尉府邸,劈裡啪啦的咂毀東西的聲音不絕於耳,整個府邸都能聽到主人的咆哮。
“這個孽畜到底想乾什麼?他想乾什麼?是不是想讓我死他才開心?”
“夫君,事已至此,再怒也沒有用,快想想辦法。”
“還想什麼辦法,都是你平日裡慣的。這廝已經無法無天了,連朝廷都敢反,他是不是瘋了?”
後院小閣內,孫堅與吳夫人大吵一架,平日裡他外出打仗,少有顧家,教育兒子的重任都交到吳夫人身上。
結果現在孫策居然妄自指責劉備的皇位來曆不明,不承認當今朝廷,自己跑去江東去了。
這讓孫堅怒不可遏,而且也讓他十分恐懼,擔心朝廷因此怪責於他,闔府上下一百多人的身家性命,豈不是就這樣葬送?
就在此時,跟著他升遷至洛陽,已經成為衛尉長史的原陳國相駱俊走進來,之前駱俊一直跟著孫堅,也曾經討伐過袁紹,深得孫堅的信任。
他進來之後,看到閣內一片狼藉,連忙走過來道:“明公莫怒,明公莫怒,此事尚有轉機,且聽我一言。”
看駱俊進來,孫堅因為惱怒而激動的情緒好歹舒緩了下來,擺擺手示意吳夫人先去裡屋,歎了口氣,坐下道:“讓孝遠見笑了,我那不成器的兒子.....唉。”
駱俊笑道:“明公彆慌,明公想想,如今這大漢朝廷如何?”
孫堅詫異道:“孝遠為何說出此話?”
駱俊就說道:“當今朝廷天子仁德,丞相統領有方,三公九卿各司其職,皆有要務重任。地方也政治清明,以我觀之,陛下收複天下是遲早的事情,明公以為呢?”
孫堅點點頭:“不錯,雖然我當初也覺得先帝讓位於陛下有蹊蹺,但我素知陛下為人,仁義有加,因而從來沒有懷疑過,聽聞陛下召我來洛陽,我便欣然前往,可哪裡知道我兒孫策,竟是如此大逆不道。”
駱俊繼續道:“正是明公欣然來洛陽,這才是一線生機。陛下仁義,有世祖光武皇帝之風,明公信任陛下,陛下也會信任明公。因此此時明公千萬彆急,立即去宮中覲見請罪,若我沒有料差的話,相信陛下不會怪罪於明公,甚至可能還會有好差事。”
“好差事?”
孫堅一頭霧水,問道:“我被我兒害成這樣,不落得個革職下獄就不錯了,還有好差事?”
駱俊微微一笑:“明公去了即可。”
孫堅說道:“其實我也正打算去,隻是一時氣急,才在家中發了脾氣。幸好孝遠過來提醒了我。來人,快備馬,立即去皇宮。”
當下孫堅馬不停蹄地趕往皇宮。
與他一起來的還有馬騰,馬騰聽到這個消息也是晴天霹靂。
他讓馬超統領軍隊,是想保持自己軍隊的獨立性,但既然已經投降了劉備,他也沒打算造反,隻不過還是軍閥的那點通病,想要手中有一點倚仗而已。
誰知道他人在洛陽,鍋從天降,得知此事,整個人都嚇傻了。好在有高人指點,家中正好有人做客,便指點他一番,讓他前來請罪。
曆史上馬騰要是學了這一招,馬超造反的時候立即跑去曹操府邸聲淚俱下地哭訴,也許曹操礙於臉麵,真不會砍他。
至於那位高人是誰,自然是如今已經擔任尚書令的賈詡,以同為西涼人的名義上門拜訪,也是理所當然。
二人來到皇宮,劉備早就知道他們要來,並沒有發火,麵對兩人的請罪,反倒是寬慰了一番。
不過孫堅馬騰自然不敢托大,連忙請求辭官,卻被劉備多番挽留,這才沒有辭掉。
開玩笑,陳暮還得用馬騰平西涼,用孫堅打江東,怎麼可能讓他們走?
劉備賞賜了一些金銀絲綢安撫二人,讓他們回去,繼續做自己分內的事情,不用擔憂,才讓兩人稍稍安心,千恩萬謝地離開。
第二日內閣會議,正式開啟了軍事部署。
各提案迅速通過,大量內閣成員被分配任務,積極開始戰爭動員。
當初青州討董和討伐袁紹的時候,前期準備工作進行了數月,糧草、武器、鎧甲等等事務堆積。
但如今朝廷的效率高速迅捷,在政令下達之後,各部門全速運轉,戰爭機器轟然啟動。
隨著二十級軍功爵製度恢複之後,大漢軍隊打仗的熱情空前高漲,士兵士氣如虹,包括各級將領,亦是摩拳擦掌。
這個時間他們已經等了夠久,除了關中幽州和南陽的一些瑣碎戰爭以外,朝廷已經足足三年沒有打仗。
誰也不知道這三年那些好戰份子們是怎麼過來的,但可以知道的是,即便是沉寂了三年,軍隊意誌也從來沒有消沉,而是時刻準備戰鬥。
目前大漢常備軍中央北軍三萬人駐紮在洛陽,中央南軍五萬人分彆駐紮在潁川與河內。
陳暮計劃將來至少要三十萬常備軍,以應對未來會出現的進軍西域、塞北、南洋等地形勢。但目前來說,生產力還不足夠,所以暫時將此事先放下。
因此包括張遼的萬勝軍,高順的陷陣軍這種有名稱建製的軍隊在內,都是非常規軍,不過他們的建製也不會取消,過兩年等全國統一之後,再設立軍區重新進行軍製更改。
而除了八萬已經確定了的南北二軍以外,剩餘還有大概二十多萬的非常規軍。分彆由九大上將以及二十將軍統領,除開關中的八萬人,布置在關東腹地的有十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