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暮回去之後,就讓鴻臚寺的人找了鄯善國在洛陽的官方使者前來問話。
現在的大漢確實不如漢明帝漢和帝時期在西域的威望。
那時天降猛男班超出使西域,先震懾鄯善,然後拳打於闐,腳踢龜茲,大大小小五十餘個國家,皆被他一人平定。
甚至被稱為漢朝時代四大帝國之一的貴霜帝國曾經進攻西域,也被班超帶西域諸國聯軍擊退。
可惜的是在班超之後,東漢陷入了很長時間的羌亂,無暇西顧,絲綢之路斷絕,導致中央政府對西域失去控製,最終西域長史府名存實亡。
這段時間西域內部也出現混亂,各國互相攻伐,如精絕、且末、戍廬、拘彌、尉頭、狐胡等國,就差不多在這個時間消亡。
等到劉備重新建立起新大漢的時候,如今西域三十六國,隻剩下十餘個國家,隨著大漢興起,再次取得聯係。
隻不過新的大漢屬於百廢待興階段,劉備目前的想法是以建設國家為主。
西域離洛陽實在太遠,除了鄯善國,就在玉門關外的羅布泊一帶以外,其餘國家他並沒有收複回來的意思。
對於如今大漢的子民來說,西域隻能算是一個茶餘飯後隨口聊起的一個冷門話題。
人們隻知道那裡是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離長安相聚萬裡,走路可能要兩三年的時間,在前漢和一百多年前,大漢統治過那裡。
剩餘的,就再也不是漢人所關心的問題。
但陳暮必須要關心。
因為他的棉花種植王國,現在就在鄯善國。
正所謂不破樓蘭終不還。
鄯善國就是以前的樓蘭國,後來被西漢所滅,改名為鄯善。
到了東漢時期,鄯善國又是第一個被班超毆打的國家,而且離西涼甘肅非常近。
出了玉門關大概七八十公裡就到了鄯善國。
因此它受漢朝的影響非常大。
後世有句話叫“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
現在的鄯善國也一樣。
作為公元13世紀的世界霸主之一,東漢拳打西域,腳踢北疆,吊錘南蠻,輻射東海,在整個亞洲天下無敵。
西域三十六國屢受其害,鄯善國又首當其衝。
因此當年陳暮派蘇雙張世平的商隊前往鄯善國,又派遣了一支數百人的軍隊護送之後。
鄯善國國王考慮到自己祖先在大漢麵前遭受到的無數次壓迫,為避免重蹈覆轍,最終含淚投降,表示願意接受大漢的重新統治。
不過沒過多久,他就感覺到這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決定。
因為陳暮派人從身毒進口棉花種子之後,棉花產業就在鄯善國生根發芽,為鄯善國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潤和經濟發展。
青州百姓能有棉被蓋,有棉衣穿,劉備的大軍能夠不懼怕在冬季作戰,那都是絲綢之路上不計成本的一隊隊駱駝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拉回來的。
所以如今的鄯善國棉花產業不僅對於鄯善國人來說很重要,對於大漢這個龐大的帝國來說,同樣重要。
對於一名龐大帝國的丞相來說。
坐在了帝國決策者的這個位置,什麼名聲、財富、欲望都已經不看重了。
威震西域?
那是費力不討好。
但國家的利益必須放在首位。
在這個困難時期,棉花就是戰略物資。
如果因為西域那邊的戰亂而導致棉花產業出現問題,影響的就是整個國家的利益。
所以陳暮必須了解那邊的情況。
很快。
在鴻臚寺的人召喚下,鄯善國使者聽說丞相召見,忙不迭坐馬車進宮來到了雲台殿。
聽聞使者到來,陳暮抬起頭看了眼。
那是個大概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不管模樣還是穿著跟漢人相差都不大,就是皮膚稍微黑了點,頭上戴了頂尖頂高硬帽,看起來文質彬彬,像是讀過書,令人產生好感。
“你就是鄯善國使者?”
陳暮問道。
那人忙不迭拱手,用漢語答道:“小使是鄯善國王子,名叫“羅”,漢名叫羅善。”
“羅?”
陳暮略微疑惑,怎麼是個單字?
身邊有鴻臚寺的官吏在旁邊解釋道:“丞相,西域很多國家的百姓都有名無姓,根據班定遠留下的書籍記載,光武年間的鄯善國王名叫安,後來接待班定遠的國王叫廣,這一任國王叫胡。”
“倒是有趣。”
陳暮上下打量了這名叫“羅”的年輕人,說道:“坐下吧,聽聞西域有白色人黑色人還有紅發人,可看你的模樣,似是跟中原人無異呀。”
羅善連忙道:“回丞相,鄯善國離涼州最近,國中鄯善人、羌人、漢人、貴霜人、安息人甚至匈奴人混居,所以多有漢人,實際上我們鄯善國一脈,都是漢人模樣,可能是先祖同一脈。”
“哦。”
陳暮對漢朝西域的曆史了解不多,他確實喜歡看史書,但在《漢書》以及《後漢書》當中,西域的記載都比較少。
而且他穿越到漢朝已經二十五年,太過久遠,記性再好也不可能還保留著,所以不知道也正常。
不過史書裡記載的東西,又怎麼能比得上羅善這個本地人知道得清楚?
因此陳暮也是詢問羅善此時西域各國的情況。
羅善不敢怠慢,一一作答。
原來在班超之後,西域各國就陷入了一段時間的內亂,沒有了班超鎮壓,各大國就開始吞並小國。
比如鄯善國就吞並了婼羌、小宛、精絕、且末等。
龜玆吞並了姑墨、溫宿、尉頭等。
西漢時期還有三四十多個國家,到了東漢之後,就隻剩下不到二十個,要麼遷居,要麼被消滅,要麼被兼並。
另外,這裡說的大國是單指在西域這一片,因為西域的一個大國在大漢連一個人口比較多的縣都比不上,小國更是跟鄉亭村莊差不多。
像當時的精絕國,隻有幾千人,而龜茲國有近十萬人。
目前西域範疇內比較強大的就是烏孫、龜茲、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鄯善七國,人口都超過了十萬,被稱為西域七強。
較弱一些的有於闐、疏勒、莎車、車師五部等,人口在七八萬到一兩萬之間。
至於其餘小國,人口基本都在幾千人甚至幾百人左右。
可以說整個西域總人口也不過百萬。
原本在大漢對西域失去控製之後,更西方的貴霜帝國將爪子伸向西域,控製了西域西方的幾個國家。
但最近幾十年貴霜帝國也漸漸衰敗,掌控力下降了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貴霜帝國亦是當時四大帝國之一,如果按照巔峰強盛的話,在四大帝國當中排名老四,被安息帝國穩壓。
至於大漢和羅馬帝國,屬於伯仲之間。
而貴霜帝國的版圖大概是在後世印度北方旁遮普邦到塔吉克斯坦一帶。
並且它還控製了位於後世阿富汗東麵的呼羅珊,位於後世烏茲彆克斯坦及土庫曼斯坦一帶的花剌子模,以及後世新疆和田、喀什一帶的康居、大宛、於闐等國。
呼羅珊原來是安息帝國的領土,但當時安息帝國被羅馬帝國摁在地上摩擦,同時內部也叛亂不斷,無力再控製帝國東方的呼羅珊地區。
西域也是同理,班超之後,漢朝也是內亂不斷,無力控製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