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讚賞道:“正是因為小先生如此的好學,或許才有這般早慧。可惜我早年就不喜讀書,曾經師從於大儒盧公,卻整日荒廢度日,若那時我勤學苦功該有多好。”
沈晨笑道:“我曾經聽過一句話,叫做“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誌氣和學習的態度,才是人生的態度。不管多少歲都可以學習,學無止境嘛。”
“好一個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
劉備聞言非常高興,這句話令他感覺到很舒服,因為他就是一個充滿誌向的人。
沈晨又說道:“君在徐州,此地雖是困龍之局,但未嘗沒有生路。還請玄德公好好經營,亦或許能在中原稱雄。陶公年邁,不能坐鎮,正需要公來大展拳腳。”
“我知道了。”
劉備點點頭,這些日子陶謙又提出要把徐州讓給他,陳登糜竺等人也十分讚同,但他還是拒絕了,實在不能因為陶謙病重而趁人之危。
同時這段時間與沈晨交談,也了解了徐州麵臨的處境,即便他坐上了徐州牧這個位置,也沒有信心管理好它。
不過之前沈晨還是留下了方向,就是先從內部開始清理,首先是要恢複民生,然後是把琅琊打通,與北海的孔融互相扶持,等到一步步解決內憂的時候,再處理外患。
當然。
劉備肯定也不會想到,這個方法是沒錯,問題是袁術可不會給他留時間,因此隻能說沈晨也確實教給了他方式,卻沒辦法告訴他袁術今年年底就會來襲擊徐州了。
沈晨又道:“我聽聞當初玄德公救援北海,是因為一位勇士一人殺出黃巾重圍前往平原請援,公何不請文舉公遣他過來,這必是一位好幫手。”
“子義確實勇猛,我到時書信一封給文舉公,看他願不願意過來。”
“那就好,以後公在徐州,還請多加小心呀。”
“放心,我會的。”
兩人又交談了一會兒,等到日出三刻的時候,外麵的遷徙隊伍總算是準備好了,負責整體遷徙工作的鄧洪前來招呼眾人準備啟程。
旁邊有仆從端來了幾杯酒水。
鄧茂和沈先舉起酒杯向劉備糜竺行禮道:“玄德公,子仲公,黃門亭鄉老就此拜彆了,還請二公珍重。”
“願諸位一路順暢。”二人也同樣舉起酒水,與鄧茂沈先見禮之後,一飲而儘。
沈晨年歲尚小,不便飲酒,就看著他們互相道彆。
等到他們放下了杯子,沈晨才向著劉備和糜竺說道:“玄德公,子仲公,徐州是非之地,若它日不順,一定要記得一句話。”
“什麼話?”
劉備好奇問道。
沈晨說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一定要記得保障自己性命為上,且子仲公在朐縣的產業,也儘早要處理,這年頭,糧食其實比田地更重要。”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劉備細細品讀著這句話,每次與沈晨交談,總覺得有新的感悟,令人感歎後生可畏呀。
幾個人出了亭舍,關羽張飛趙雲都在外麵等著。
鄧洪向眾人招招手,鄧茂和沈先又向劉備他們拱手一禮,各自上了馬車。
沈晨與關羽張飛趙雲三人都打了招呼,走到了自家馬車裡,見劉備他們還在道路邊看著他們,就站在馬車上拱手行禮道:“送君千裡終須一彆,諸公請珍重,它日還會有再見之時,到時候晨再與諸公暢飲!”
“你這小毛頭子,喝什麼酒啊!”
張飛哈哈大笑著搖手。
馬車緩緩啟動,道路上大部隊往南方遠去,沈晨樂道:“翼德叔叔,我會給你準備好酒,到時候就怕你醉。”
“放心,十個你也喝不醉我!”
“玄德公,雲長叔叔,翼德叔叔,子龍叔叔,再會!”
“再會!”
四人招手示意彆離。
朝陽初升,官道上大部隊徐徐前行。
他們誰都不知道,這一彆,就是六年之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