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周林扭過頭,看到了沈晨,笑道:“稚子還未走嗎?”
沈晨說道:“我是想請問先生,你們商船每年是什麼時候來一次荊州,來往行程是多久?”
周林想了想道:“這倒沒什麼定數,要看在蜀中收購貨物和販賣貨物的情況,運氣好的話一年兩次,運氣差一點可能兩年一次。”
商人來往買賣貨物也要看是否各地物價以及是否是生活所需,比如你從河南平頂山買煤運到山西大同去,那肯定虧死。
所以這就需要定期進行調查,比如今年四川風調雨順,蜀錦產量大增,就可以購置起來賣往荊州,通過荊州賣到中原去,那些世家豪門最喜歡穿的就是蜀錦絲綢華服。
而如果今年四川出現了災害,糧食欠產,他們就可以去荊州或者江東收購糧食稻米,販賣回四川。
荊州和江東也是同理。
如江東盛產瓷器、珍珠、珊瑚、玳瑁、犀角、海鹽等物,荊州盛產木材、藥材、糧食、香料之類。
當時廣州已經跟東南亞地區產生了貿易往來,菲律賓出土的西漢陶瓷五銖錢就是明證,所以交州販賣到荊州的香料非常有名。
“那先生需要增加船隻航行速度的東西嗎?”
沈晨有些失望,不過還是開口詢問。
周林略微詫異地看了他一眼,答道:“商人離家在外,哪有不想儘快回家的?若是有,自然需要。”
沈晨放下心來,說道:“先生明年再來荊州行商的時候,可以派人來新野尋我,我屆時想賣個東西給先生,可以給船隻增速,原本需要十日路程,五日就可到達。”
周林笑道:“你這稚子,不會打算拿櫓來蒙騙我吧。”
“比櫓更快!”
沈晨認真地道:“到時候先生自己驗證就是了。”
“那行。”
周林滿口答應道:“我倒要看看這世上是否真有能讓船隻增速那麼多的東西。”
沈晨笑了笑,向周林告彆。
現在太缺錢了,搞點發明創造賺點外快才是正道。
回到宗族內,族人們也陸陸續續開始登船,到下午的時候,再次啟程,北上前往襄陽。
兩日後,沈晨就看到了那座號稱固若金湯的襄陽城。
但跟想象中的不同,城池並不大,可能跟後世一個普通縣城差不多,占地最多兩三公裡,三麵環水,城池內外綠茵遮天,群山環繞。
後世襄陽市區麵積非常大,但此時的襄陽其實就是一座很小的城池而已,城外倒是有大片良田和村莊,基本都集中在襄陽城的東麵,也就是後世襄陽市襄城區東北角,與魚梁洲隔河相望。
據說襄陽龐氏就居住在那一片區域。
船隻從魚梁洲以及襄陽東北角繞過,兜了一圈,才最終在襄陽北麵的河岸碼頭停下,寬闊的漢江波濤滾滾,在江水對岸,還有一座城池若隱若現,正是曹仁後來駐守的樊城。
想起曹仁,沈晨就又是充滿怒意,雖然直係親屬幸運地逃過一劫,但繒陽聚大量沈氏旁係近親卻慘死曹仁手裡,這個仇他可一直在記著。
很快在襄陽碼頭下船之後,上千人的遷徙自然也引動了城門士兵前來問話。
鄧洪用黃祖的書信求見劉表。
士兵去通報。
過了一會兒後,他們被允許進城。
鄧洪照例帶著沈晨進去。
近距離觀察大名鼎鼎的漢代襄陽城,會令人大失所望。
因為這座城池看上去也就那樣,除了三麵環水以外,城池大概高六七米,而且多是夯土結構,以石灰砂漿覆蓋,似乎並不是很牢固。
不過漢代的武器技術也不強,所以這樣的城牆麵對強攻還是很有防禦能力,因此倒也正常。
走入城內,來往人口倒是不少,青石板鋪設的地麵閃爍著亮光,城內外不時就有人進出,商鋪林立,百姓行於期間,與中原地區十室九空,縣城殘破凋敝的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
相比於如今的河南地區,荊州確實也算是一片樂土了。這幾年有很多人遷居過來,造就了襄陽短暫的繁華。
在士兵的帶領下,他們一路來到了城南的州牧府邸。
府邸巍峨高大,遠處就是峴山,山勢陡峭連綿,森然林木一直延伸到襄陽城下,似乎把整座城池都包裹起來。
劉表的府邸周圍就有很多樹木,鬱鬱蔥蔥,遠不像後世成為一片高樓大廈鋼筋水泥環繞的世界。
漢代的生態環境,確實好。
由於有黃祖的介紹信,他們算是很順利地進入府邸,來到了中廳。
主位之上,就盤膝坐著一個五十上下,麵容清攫的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