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之後便是湖陽縣。
坐著驢車一直走了約兩個多時辰,差不多是從早上九點鐘出發到下午兩點鐘。
一開始從黃門亭新的村聚出來之後,南方就都是一片荒蕪,等接近湖陽縣之後,才看到了大片的鄉村、田園、桑林以及池塘。
鄧洪穿著一件普通的士子長袍,跪坐在驢車上,沈晨就沒那麼多顧慮,乾脆躺在車坐上,被驛道顛簸的快要散架。
在這個年代趕路真不是人能承受的,路途近點還好,遠一些不管是騎馬還是坐車還是走路,都要受罪。
騎馬坐車廢屁股,走路跑步廢腿腳,唯一還算不錯的交通方式就是坐船。
但要是暈船的話,那恭喜你,出個門就是受折磨。
特彆是夏天,比坐牢還要難受。
祖孫二人出現在湖陽縣西北的鄉亭當中,還是很受鄉民們矚目,紛紛看過來。
五月正是夏天,最近這兩年夏天愈發炎熱,農田靠近比水,隻是因為越來越熱的天氣,比水水位下降得厲害,很多鄉民正在挖掘水渠。
雖說粟苗和麥苗都算是比較耐旱的農作物,可再耐旱也得要水呀。
沈晨見到這一幕,思索片刻,對鄧洪說道:“叔祖,給你一個揚名的機會要不要呀?”
“乾嘛?”
鄧洪警惕地看向沈晨,自家這位從外孫鬼點子很多,上次還問他要不要找個襄陽大族之女做媳婦,現在又不知道在想什麼壞點子。
沈晨就指著遠處說道:“我教叔祖龍骨水車,叔祖再教鄉民們用,肯定能名揚於鄉野。”
“名揚於鄉野有什麼用哦。”
鄧洪聳聳肩:“隻有在士林中揚名,才算真正的揚名。”
沈晨笑道:“在鄉野揚名可大有用處,咱們黃門亭想要壯大,就得吸納百姓。你教給他們龍骨水車之後,湖陽各鄉野百姓必然感激而傳頌你名望,屆時附近鄉亭都會知道你的名聲。”
“然後呢?”
“然後伱再告訴他們將來會有人進攻南陽,如果到時候發生戰亂,就讓他們北上去投奔我們鄉,我們鄉人不就多起來了嗎?”
“以後有人會進攻南陽?”
鄧洪頓時敏銳地感覺到了沈晨話裡的意思。
他以前確實因為學識不高而沒什麼見識,但跟著外孫一起久了之後,也能夠抓住重點。
沈晨便笑著說道:“叔祖不會以為荊州就是安穩之地吧。不瞞叔祖,我感覺最多一兩年,南陽就得大亂,到時候咱們宗族也必須要做好準備才是。”
張濟進攻南陽,劉表把宛城讓給了張繡。
隨後曹操幾次征伐張繡,每次張繡和劉表聯軍都損失慘重,南陽北麵的百姓也多遭到曹操遷徙,其中就包括鄧艾家族。
更彆說後來赤壁之戰前夕,劉琮投降曹操,劉備南逃,新野十多萬百姓相隨,整個南陽因此而大亂。
所以從公元196年一直到公元208年,南陽一帶都不太平。
大規模戰爭偶遇張繡和曹操之間的戰爭,小規模戰爭也有黃巾軍劫掠以及曹操攻打汝南黃巾的爭鬥。
因此必須要趁著南陽還未大亂之前,就做諸多布局,以此為將來壯大做準備。
“嗯,我知道了。”
鄧洪聽到了沈晨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兩個人繼續南下。
現在可沒辦法做龍骨水車,沈晨打算到了襄陽之後,親手教鄧洪如何製作。
製成之後,再讓他去南陽各地傳授此物,在黃門亭居住的沙河一帶周邊湖陽、襄鄉、平氏、育陽等地大量建造,以此名揚鄉野。
等到張濟的軍隊南下的時候,相信黃門亭製造的堡壘、莊園都已經形成了一定防禦能力,能夠吸納更多的鄉民了。
驢車速度不算慢,走了約五個多時辰,以平均每小時十公裡的速度,於傍晚七點鐘抵達了襄陽城外。
不過今天想入城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們隻能居住在樊城。
臨近襄陽之後,沿途路上沈晨看到了大量流民在往南遷移,這些都還算好的,據說靠近武關方向的酈國順陽一帶,現在聚集了近十多萬百姓。
去年夏天關中大旱,穀價騰貴,一斛至錢五十萬,寬安中人相食。
劉協想要開倉放糧,結果糧食被人貪汙,李傕郭汜等人甚至縱兵搶劫劉協派出去的糧食,造成大饑荒。
當時關中尚有百萬民眾,因饑餓造成的死亡不計其數,大量可以遷移的流民向關中、益州以及南陽遷徙,也算是間接為他們補充了不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