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波進攻失利之後,張濟就撤兵退了回來。
他進攻其實比較倉促,畢竟是從關中混戰中逃出來,軍中又缺少糧食,為了儘快劫掠糧草,必須兵貴神速直奔南陽。
因此一路上都沒有時間讓他準備攻城器械,就這些雲梯還是這兩日在冠軍縣休整時臨時造的。
不過雖然現在的雲梯數量不多,可張濟也一直在命令軍中的工匠在趕製,從昨日到現在,又已經過去了一夜時間,想必應該也已經有些存貨。
此時撤退下來之後,張濟催促軍中工匠,詢問他們雲梯製造的進度。得知新造出了十餘架,就先讓他們送來用著。
稍微休整了一個多時辰,蒼涼的號角聲音再次響起來,張濟重新組織了一波新的進攻。
很快之前發生的一切再次展開,張濟順利地進攻到了城下。
經過長時間的戰鬥,時間悄然流逝,從上午食時過後,已經到了下午日昳時分,遠方的地平線上,忽然出現了無數身影。
張繡此刻正在城南率領一部分人馬給城內製造壓力,一支斥候小隊飛速趕來向他稟報。
“報,從南方過來了劉表援軍。”
斥候隊長翻身下馬,向此時正在城南督戰的張繡彙報了這事。
張繡大驚道:“有多少人?”
“約有四五千人。”
作為西涼軍中專業的斥候,他們找個丘陵高處遠望,一眼就就能知道對方大概人數。
“四五千人?”
張繡沉思片刻,對身周將士說道:“叔父現在正在猛攻城池,事關咱們的生死存亡,此時絕不能半途而廢,被敵人援軍襲擾。”
一旁的胡車兒說道:“將軍,你說怎麼辦吧,我們都聽你的。”
“是啊將軍,你說吧。”
眾人紛紛喊道。
張繡不僅本人頗為勇武,且早年為祖厲長劉雋報仇,刺殺了對方的仇人而被大家稱讚義氣,從此成為涼州豪傑素有威望。
因此在這支西涼軍當中,是僅次於張濟的存在,要不然後來他也不會成為這支西涼軍的統領。
見眾人士氣可用,張繡環顧一周道:“敵人匆匆趕來,必然不會料到我們會主動進攻,所以不如聚集死士,對他們進行迎頭痛擊,諸位以為如何?”
這個時候其實賈詡並不在張繡身邊。
賈詡之前依附於段煨,後來張濟的形勢不太好,他就建議張濟前往南陽,一來是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二來也是他與張濟是同鄉,賣一個人情給他。
一直要到今年下半年,賈詡感覺段煨在猜忌自己,才受張繡的邀請來南陽。
所以張繡沒辦法找賈詡商量計策,不過他自己也不是庸人,跟隨張濟征戰多年,怎麼可能會不知道打仗呢?
他覺得敵人雖有援軍,可援軍也是大老遠過來,肯定頗為疲倦,因此這個時候忽然主動進攻,必然能夠打亂敵人的陣型,從而為張濟那邊爭取時間。
聽到他的話,胡車兒當即說道:“將軍,那還等什麼,殺吧。”
“殺,殺,殺!”
西涼軍十分悍勇,即便張繡身邊其實隻帶了一千多人,也絲毫不畏懼。
張繡說道:“叔父正以前軍和中軍猛攻城池,後軍接應,我們人少,怕不能儘殲其眾,我打算將北門和東門的兵馬召集過來,總數三千人。胡車兒,你再去領一千後軍來,待我們衝殺之際,從側翼殺出,務必要擊潰敵軍。”
“明白!”
胡車兒當即領命而去,疾馳著戰馬跑得飛快。
張濟的軍隊數量不多,堪堪不過一萬人,跟李傕郭汜各自三四萬相比,實力有限。
而攻城需要的士兵數量就更多,除了在其餘城門各安排了一千左右的兵力施加壓力以外,其餘主力皆在西門,向著穰城猛攻。
前軍和中軍一起作為突擊隊往城牆上進攻,後軍大概有兩千人,作為接應部隊,一旦前方的戰事不順,要撤退的時候為了防止敵人追擊,就可以由後軍上來斷後掩護前軍。
這是一個很常規的戰術布置,後軍除了接應作用以外,還有督戰作用,因此都是十分精銳的老兵。
胡車兒快馬趕到後軍,用張繡的命令抽調走了一千的兵力。
如果是彆人的話肯定是不行,但張濟沒有子嗣,一直把張繡當作兒子一樣看待,這就意味著張繡在軍中的地位屬於接班人的地位,所以完全能夠調得動軍隊。
在他的安排下,除了張濟率領的五千人前軍和中軍以外,在北門東門的兩千施加壓力的騷擾士兵也抽調了過來。
這樣他就有三千人,再加上胡車兒調來一千後軍,即便兵力少於對方援軍,也已經足夠了。
很快大軍開始集結。
從北門和東門的西涼軍迅速往張繡那邊的南門靠攏,而他們的動向也很快被穰城各城門的守兵向文聘報告。
“這一定是我們的援軍到了,他們不得不選擇分兵迎擊。”
文聘很清楚是怎麼回事。
士兵問道:“那要出城去接應援軍嗎?”
“將援軍到來的消息傳下去就行。”
文聘麵沉如水,西涼軍戰鬥之強悍超出了他的預料。
若是出城野外鏖戰,根本不可能是對方的對手。
因此這個時候出城,死路一條。
現在隻能固守城池,等待援軍那邊的消息。
“再抽調各門三百人過來。”
想了想,文聘又加了一句:“將其它門的弓箭也全部拿來,這個時候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
“唯。”
士兵領命而去。
文聘低頭看著下方城池如螞蟻般向著城牆上湧來的西涼軍,深感敵人的強大。
那邊張繡很快集結了三千人,向著東南方向疾馳而去。
他們遇上的正是鄧濟的軍隊。
鄧濟和劉威、王介三人幾乎是在昨天接到命令之後,同一時間出發。
但湖陽離穰城近一些,往西北過了新野縣就到了,直線距離隻有60公裡,大概一百五十漢裡的樣子。
而張允所在的樊城則要遠不少,直線距離有80多公裡,約二百漢裡,路程剛好兩天。
因此雖然都是昨天出發,可鄧濟的速度要比從樊城出發的劉威王介快得多,在第二天中午就抵達了戰場。
鄧濟原本是想著先停留在外圍,派斥候去看看穰城那邊的情況。
但荊州軍斥候的素質跟西涼軍斥候比起來,天差地遠。
他派出去的人在野外就被西涼軍斥候截殺,還沒等到回信,他的部隊就已經被西涼軍斥候們發現,回去稟報給了張繡。
所以到現在鄧濟甚至不知道那邊的情況,還在悶頭往穰城趕。
一個是不知道前方情況,另外一個則是有心算無心,這場戰鬥自然也沒什麼懸念。
張繡命令士兵藏在從新野到穰城的官道左右兩側林間和丘陵裡,當鄧濟大軍還在以正常行軍前進的時候,忽然左右兩翼就有敵人殺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