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洪連忙說道:“我也是到了荊州之後,得知明公事跡廣為流傳,這才壽陵餘子學於邯鄲,想著若能將這些黃巾餘黨儘除,為主上分憂爾。”
“善。”
劉表欣慰地說道:“幼碩此計深得我意,那便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屆時我會知會文聘和張允,讓他們全力配合於你。”
“多謝明公。”
鄧洪拱手說道:“洪還有一事。”
“你說。”
劉表好整以暇地聽著,能為自己分憂的屬下,才是好屬下。
鄧洪就說道:“竊以為,讓張繡駐紮於南陽好歸好。可若是每年兵馬錢糧都由襄陽供應,總歸是不妥。給少了引得張繡不滿,給多了又容易讓他壯大,因而洪想了另外一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哦?”
劉表問道:“什麼辦法。”
鄧洪道:“表張繡為南陽太守。”
表張繡為南陽太守?
劉表皺眉道:“這是何解?”
鄧洪笑道:“我們招降張繡的目的是讓他幫我們看守南陽門戶,但正如卑剛才所言,若糧草皆由襄陽供養,恐他貪得無厭。索性不如將南陽給他,不過也不是全給。”
“不全給?伱的意思是?”
“洪以為,可以把宛城及周邊幾座城池交予張繡管理,讓其自己治理民生,如此一來,其軍需用度皆來自地方縣城,我們也不需要再給他供給錢糧。屆時南陽以北由張繡看管,明公據蔡陽、樊城、鄧縣以及章陵為襄陽屏障,自此北方即可安定了。”
“西涼軍素來燒殺搶掠,他們也會治理民生?”
劉表嗤之以鼻道:“彆到時候又劫掠百姓,惹得南陽一片大亂。”
鄧洪便說道:“明公想想,若治理得好,稅收多那是他的本事。若治理得不好,百姓們自然會遷移至章陵等地。實在不行,明公還可以派遣縣令前去幫他管轄嘛,這樣一來他的軍需用度還是得被我們管控,那張繡即便是被我們指摘,亦是無話可說,隻能怪他無治理地方的才能。”
“嗯。”
劉表思考一番,點點頭道:“《漢書》雲:不修其德,鄭當其衝。你說得倒也有幾分道理,我都已經給了他幾座城池,他自己治理不好那就是他的事情。即便是治理得好,攏共就那麼幾座城池,他也強大不起來,還是得為我所用。幼碩啊,此計非常好。”
鄧洪謙虛道:“這皆是明公教導有方,我與阿晨自來到荊州之後,就有感於當初在徐州時見識淺薄,便多嘗於學。不管是學於書院還是學於明公,皆大有所獲。正如之前想的計謀一樣,便是因為明公才思考出來。”
“很好。”
劉表讚賞道:“你幫我招降了張繡,又要幫我除掉南陽黃巾餘黨,我都不知道該如何賞賜於你。”
鄧洪連忙說道:“明公能容納我宗族回祖地已經是十分感激,洪不求賞賜。”
“我知道了。”
劉表思索片刻,說道:“你先去吧。這件事情,我先找子柔商談一下,過兩日給你答複。”
“唯。”
鄧洪退下。
......
......
這邊劉表還在考慮對南陽黃巾動手的時候,兗州這邊,曹操也在做著考量。
自從前年被呂布偷襲了後方之後,曹操就過得十分窘迫。
某段時間,他差點把家眷送去冀州給袁紹當人質,以此來換取袁紹給予他糧草支持。
好在有程昱家鄉父老們掏心掏肺的鼎立支持,糧草總算是得以補充。
最終重振旗鼓,去年終於擊敗呂布,收複了兗州全境。
休養生息一年之後,曹操的糧草也終於能勉強應付軍事。
今年正月,他開始發兵陳國和梁國,擠占袁術的生存空間。
袁術派去的陳國相袁嗣投降於曹操,自此陳國梁國之地,被曹操拿下。
而接下來他的目標便是潁川郡和汝南郡。
這兩地倒不是袁術的地盤,但目前被大量的黃巾餘黨占據,他們與袁術結盟,威脅曹操的後方。
因此早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曹操就已經考慮要把這些黃巾軍處理掉。
濟陰郡,定陶縣,曹操的兗州牧府邸當中。
陳宮叛變跟著呂布去了徐州,最近戲誌才偶感風寒,在家中養病,此時廳內隻有程昱和荀彧二人。
曹操看著廳內空蕩蕩的,一時有些失落,說道:“誌才的病如何了。”
荀彧昨天才探望了戲誌才,搖搖頭道:“不見好。”
“還是要多些湯藥才是。”
曹操很關心手下的身體,細心叮囑道:“切不可諱疾忌醫。”
“嗯,多謝將軍牽掛,我會囑咐誌才。”
荀彧點點頭表示明白。
曆史上在這個時期他稱呼曹操一直是稱呼將軍,即便是到死的時候,也沒有稱呼他為明公,頂多就是曹公之流。
因為荀彧一直自認為自己是漢臣而非曹操的屬下,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是平等關係。
“那就好。”
曹操才終於開始聊正事:“仲德,文若,我欲南征潁川汝南黃巾,你們覺得如何?”
程昱皺起眉頭道:“如今我們糧草才剛剛有些存餘,現在就出兵嗎?”
“時不待我呀。”
曹操歎息道:“袁術與汝南潁川黃巾勾結,若不能將他們擊潰,恐腹背受敵爾。”
荀彧想了想說道:“確實如此,看來也隻能出兵,逐個擊破了。”
曹操點點頭道:“我欲親征汝南,兗州就拜托給二位了。”
“唯。”
二人同時拱手。
這段時間曹操東征西討,一直是兩個人守家,這一次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