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虎狐之才_三國之銀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銀狐 > 第一百六十一章 虎狐之才

第一百六十一章 虎狐之才(1 / 2)

官渡前線,曹營南門口的土山之上,曹操與荀攸、郭嘉等人此刻陷入了極度的沉默之中。

過了許久之後,曹操緩緩走到了土山壁樓下的木柱邊,扶住木柱,低頭喘息。

“伯達.”

他的嘴中喃喃自語,現在隻覺得頭暈目眩,冷汗直冒,腦袋裡嗡嗡作響,耳朵似乎有很多蟲子在鳴叫,令他煩不勝煩。

任峻不僅僅是他後方基石之一,同時還是他的妹夫,關係極為親近,驚聞噩耗,不亞於當初典韋曹昂曹仁等人死的時候,令曹操傷心欲絕。

“明公。”

荀攸和郭嘉對視一眼,二人連忙走上前來拱手勸道:“還請明公振作。”

“我孤知道,隻是有些頭痛。”

曹操大口喘氣,不斷揉搓著太陽穴,擺擺手道:“奉孝,公達,那些俘虜你們覺得該怎麼辦?現在我們當務之急是要南下回防許都,俘虜短時間內無法殺光。”

這個時候不是傷心任峻死的時候,曹操必須儘快考慮回防許都的問題,其它還好說,百姓世家公卿被殺就被殺了。

最重要的是許都的存糧和劉協。

現在曹操自己在官渡也沒有多少糧草,必須回許都補充,如果讓沈晨和劉備攻入許都,焚燒了糧草劫走了劉協的話,那他即便是打敗了袁紹,勢力也將瞬間崩潰。

所以這個時候首要任務就是馬上回許都擊退來犯之敵,那麼手中的俘虜,是殺是放,便要權衡利弊,選擇對他最有利的一條。

荀攸歎息道:“明公,放了吧。”

“放了?”

曹操回過頭,此時他的眼睛已是變得猩紅,整張臉都扭曲起來:“孤曆經生死,才擊敗袁紹,俘虜了這八萬人馬,讓孤全放?袁紹根基未動,那孤豈不是白打這一仗了?”

郭嘉沉吟道:“也不儘然,放有放的好處。”

“你說。”

曹操盯著郭嘉,他倒想知道放虎歸山有什麼好處。

郭嘉侃侃而談道:“袁紹自烏巢被焚燒,到如今又過去了將近一個月,為何沒有新的糧草輜重過來?隻能說明袁紹的存糧都已經用光,鄴城也沒有多少餘糧,需要從各地抽調。而抽調又需要時間,短時間內肯定難以調撥大量糧草。”

“此刻八萬袁軍已是饑腸轆轆,河南等地遭袁軍劫掠而破敗,本就凋零,何況他們也不敢在河南久留。公可遣散他們,逼他們往河北去,官渡離河北最近的黎陽都有五六百餘裡,要走至少七八日。”

“而在回去的路上八萬人缺吃少穿,又正值凜冬,凍餓而死者恐怕不計其數。即便是沒有死,艱難逃回去,為了一口吃的,他們也必然會拿起武器劫掠冀州百姓。”

“到時候潰散的兵卒就會形成兵災,席卷整個魏郡,袁紹兵馬損失殆儘,短時間內又不能安撫潰卒,內憂外患下,至少十年內不得恢複。”

“因而,嘉以為,放袁軍回去,給冀州造成的後果要比坑殺好。”

比坑殺好?

郭嘉的這番話瞬間讓曹操冷靜下來,低下頭看著地麵夯土,腦子裡迅速開始思考起他的話是不是對的。

目前河南黃河沿岸,幾乎已經沒有了百姓。

在袁軍寇略之下,兗州東郡大部分地區都是十室九空,真正的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而官渡所在的中牟縣離冀州最近的黎陽縣多遠呢?

有五六百裡。

也就是說,在十一月冬季,袁紹的八萬潰卒,將會毫無組織紀律地穿過兩百多公裡沒有人煙的地區,一路向著黎陽方向前進。

先不說以他們的饑餓狀態,幾乎很難像夏侯淵那樣急行軍一天走上百裡路。

就算能打到這個速度,也得五六天時間。

又餓又凍地走五六天,人會變成什麼樣,曹操比任何人都清楚。

甚至這還是在保守估計的情況下。

真要走的話,可能要走十天以上,所以那個時候真正能回河北的,已經是少之又少,頂多是依靠餓死者的人脯勉強回去。

而就算艱難到了冀州,也不意味著安全。為了一口吃的,他們必然會走向極端。

人餓瘋了的情況下,什麼都做得出來。

等袁軍潰卒到黎陽之後,恐怕整個黎陽縣,都會如蝗蟲過境,被摧殘到極致。

而黎陽一個縣城肯定無法滿足這些饑餓的潰卒,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就一定是內黃、繁陽、陰安等地。

最重要的是這還是在他們順利渡河回到冀州的情況下。

可以想象,八萬潰卒至少一半以上都得死在路上,不僅是饑餓和寒冷,還有渡河!

波濤洶湧的黃河猶如一條天塹。

潰卒們麵臨的困境是周圍上百平方公裡沒有吃的,到了冬季連草根樹皮都沒剩下多少,就得吃昆蟲野生動物,就算活到黃河邊上,大河又成為了攔路虎。

為了渡河,這些潰散的士卒必然會搶奪船隻,從而大打出手,這樣就進一步加劇他們的內耗,等真回到冀州,恐怕不到三分之一了。

想到這裡,曹操微微眯起眼睛,閃爍過一絲殺意,點點頭道:“嗯,奉孝之言有理,傳令,放了袁軍,即刻回許都!”

當下曹軍也不再繼續準備坑殺俘虜,而是在曹操的命令下,分兵各行各事。


最新小说: 帶娃隨軍,給絕嗣京少看男科他紅溫了 工業大摸底,我的廢品站值千億! 陰濕大佬撐腰,竺小姐人財雙收了 八零小姐隨軍,驚豔整個家屬院 聞君有兩意 江湖八珍樓(美食) 男友是美妝博主 地獄遊戲:開局獲得預知羊皮紙 諸君證道 我寄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