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日,蔡瑁與劉備同時發起進攻。
蔡瑁在前線拖住劉璋主力,劉備繞後一路從巫山一帶殺到了秭歸,可謂是一路火花帶閃電,走一路燒一路。
到二月十二日,吳懿就已經知道後方被爆破的消息,大驚失色下,想反攻回去。
但劉備卻扼守住了信陵鄉,也就是後世的秭歸縣城一帶,長江兩岸都被他派兵把持住,吳懿糧道被斷,已是插翅難飛。
二月二十七日,困守了十餘天後,吳懿軍糧儘,最終被迫向劉備投降,劉備儘得其軍,按照劉表的命令,往西繼續進軍,控製魚複縣,殺入朐忍,兵臨巴郡。
一時間整個益州震動。
因為吳懿已經是把益州五分之三的兵馬帶走,後方的巴郡留守人馬不多,劉備又以吳懿的印信詐開城門,已經威脅到了巴郡,讓劉璋極為不安,連忙派人求和。
建安十年四月初,劉表得知此事,大喜過望,現在黃祖占據著江東豫章,劉備又攻入了益州巴郡,他的勢力再次暴漲,便開始為稱帝鼓噪聲勢。
四月中旬,江夏長江中發現一石碑,上麵寫有箴言曰:“漢室衰,天下亡。救國者,出荊襄。赤帝孫,品賢良。三興劉,南稱王!”
四月下旬,又有人在武當山見到黑蛇作亂,它口吐人言,言稱其為黑帝之子,要取代赤帝江山,楚王劉表派人斬之。
五月份,在一場大雨之後,襄陽城上有五顏六色的雲彩集結,荊州諸多相師紛紛說襄陽有天子之氣。
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各種謠言、童謠、箴語,傳遍了整個荊州,為劉表稱帝造勢。
而在朐忍縣的劉備,也聽到了此事。
朐忍縣衙當中,劉備和徐庶沈晨三人分立而坐,劉備臉色非常凝重,眉毛凝聚成了一團。
他看著二人說道:“最近襄陽有很多流言,楚王是真的要稱帝了。”
“是啊。”
沈晨歎了口氣,搖搖頭道:“實力越壯大,人的野心也會越膨脹,特彆是楚王已經六十餘歲,他等不了那麼久了。”
劉備說道:“我在襄陽時與楚王公子劉琦交好,他派人給我送了一封信,問我該怎麼辦?”
“我也收到了。”
沈晨說道:“我回複了他,讓他勸諫楚王。”
劉備點點頭:“我亦是這般作想,雖然小先生跟我說過,楚王可能會稱帝,但我還是會勸他三思而後行。”
“那我們就一起上表.”
沈晨想了想,就又皺眉道:“算了,我還是親自回一趟襄陽去吧。”
徐庶納悶道:“阿晨,你既然已經猜到楚王要稱帝,且已經打算輔佐劉將軍奪取荊州,又為何要回去勸說楚王呢?”
沈晨正色道:“我想要輔佐劉將軍,是因為我知道有稱帝之意,不願跟著他錯下去。但在他稱帝之前,我還是得儘我的本分,該勸諫的勸諫,該反對的要反對,這就是儘人事,聽天命。”
雖然沈晨說的話有些時候很雙標,但他做的事情卻從未雙標過。比如答應愛護百姓,就哪怕是攻打許都的時候,都沒有禍害過沿途百姓,甚至還發放了很多糧食給他們。
唯一看上去有點問題的就是打潁陰殺棗祗的時候毀壞了兩千畝農田,可按每畝三石來算,也就六千石糧食,沈晨後來給許都周邊百姓發放的糧食數以十萬石。
後來在昆陽為劉備講述戰略的時候,當時是沒有說劉表,隻是說萬一將來荊州有變,比如劉表死了,或者江東益州攻破了荊州,他可以取而代之。
新野的時候則說了劉表會稱帝的問題。
但說歸說,那也隻是推斷。
正所謂論跡不論心。
這些年沈晨的真實情況是一直到去年才被劉表舉為茂才,完成了一係列征辟手續,正式在他麾下出仕。
新野對是在這段時間之前,這之後就從未給劉備出謀劃策,也沒有當劉備手下。
至少到目前為止,沈晨都一直是在幫助劉表,幫他增產糧食,擴大土地,加強兵力,甚至還攻打了劉璋,幫劉表擊退強敵。
因此沈晨做的一切事情,從來都沒有害過劉表如果有人說正是在沈晨的幫助下,劉表才滋生了稱帝之心的話,那就讓人無話可說了。
因為這是劉表自己的問題,關沈晨什麼事?
所以現在沈晨在劉表麾下出仕之後,他就得儘一個屬下的本份,勸劉表不要這麼去做。
這就是所謂的儘人事,聽天命。
反正自己一直以來的本份和情分都做到了,劉表聽不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當下沈晨與劉備商議過後,劉備親筆寫了一封勸誡信,交予沈晨帶回去,沈晨則馬不停蹄地順江南下,前往江陵。
從孱陵到巫山光打通道路就花了四五個月,但南下坐船的話可就快了太多,幾乎是上午出發,下午就到了江陵,然後屯兵於江陵縣,自己立即北上。
到第二日清晨,沈晨就已經抵達了襄陽城外。
此刻襄陽城內外依舊熱鬨非凡。
雖然這場戰爭已經打了兩年的時間,但畢竟是一件好事。
劉表東破孫權,西擊劉璋,威望大漲。
各地世家紛紛前往祝賀。
等沈晨到楚王府邸的時候,就看到府邸外已經是無數馬車。
在門口打聽了一下,他才知道今日是楚王宴請各大世家,想來用屁股都知道他在做什麼。
沈晨並沒有進去參宴,而是回了鄧洪府邸,他估計守衛肯定會向劉表報告自己回來的消息,應該過不了多久劉表就會召見他,索性不如去休息休息。
到了傍晚時分,睡了一天的沈晨被鄧皮沈奇搖醒,告訴他劉表召見。
於是坐上馬車,前往楚王府。
此時府邸外馬車都已經走了,進入府中,一路來到後院小築廳內,劉表已經在等著他了。
“阿晨,回來了?”
劉表此刻穿著寬大的諸侯王袍服,臉色微微紅暈,似乎喝了點酒,表情喜氣洋洋。
“大王!”
沈晨先拱手行禮,然後單膝下跪拱手說道:“大王,卑最近聽聞一件事情,因而連夜趕回襄陽。”
“何事啊?”
劉表問。
沈晨苦笑道:“聽聞大王要稱帝?”
劉表左顧而又言它道:“這是何來的流言?阿晨隻需專心打仗,不用理會就是了。對了,軍中糧草可缺,要孤再派人運送一批過去否?”
沈晨將劉備的信雙手並上,正色道:“大王,稱帝之事,還是且莫要圖之呀。袁術之事在前,大王三思,這是左將軍的信件,還請大王好好考慮一下,三思而後行。”
“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