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年七月十五日,在曆時七天之後,沈晨到了石嶺。
七天前,也就是七月八日,他從陵陽出發,在確定了孫權已經逃跑之後,於涇湖與舒水的河道入口,進行從容布置。
首先是船隊停靠在舒水右岸,也就是舒水東麵,再派曲敢領一千士兵乘船北上,往涇水的方向去。
而他本人則率領剩餘的三千人馬,沿著舒水河邊陸路,開始往南麵的黟縣方向移動。
由於最近東南丘陵的南方,也就是後世黃山市一帶正在下小雨,道路泥濘濕滑,使得前行速度非常緩慢,再加上右岸丘陵無數,山高林密,路途遙遠,讓行程極為緩慢。
反倒是呂蒙和徐盛的部隊比較快,因為當時雲溪雖然不和舒水相連,可和另外一條叫做清溪的河水在後世石台縣東南的位置交彙在一起。
這條河流的上遊就是涇湖,所以呂蒙和徐盛兵分兩路,一路走水路坐小船從清溪進入涇湖提前趕到了涇湖入口。
另外一路走陸路抵達舒水上遊,開始從南往北走,從陸路往涇湖與舒水的入口方向去。
然後二人一南一北同時交互,呂蒙依舊坐小船走水路南下,徐盛則走陸路北上,在七月十三日二人就於五裡亭相遇。
雙方都沒有看到沈晨的船隻蹤跡,於是斷定沈晨沒有進入舒水,回到了舒水與涇湖入口處。
事實上沈晨不僅在,而且還在遠處的山坡上看到了呂蒙的船隊。
隻是當時山高林密,呂蒙完全不知道此時在他東麵方向,正有人在默默地注視著他們。
“將軍!”
張南抬起頭看了眼天色,指著遠處隱藏在霧色中的山嶺說道:“我剛才問過山越人向導,過了此處山嶺,再往前走二十多裡山路,就到烏嶺了。”
沈晨眺望遠方道:“嗯,長公子便在烏嶺等我們,這一路上過來還真不容易,跋山涉水,每天隻能走三十裡山路。”
“是啊。”
張南笑著說道:“不過走山路雖然又累又慢,但將軍這一招棄船走路,可把江東人騙慘了,想必他們應該都已經往北去涇縣了吧。”
沈晨點點頭道:“這是自然,曲敢走句水去了歙縣,江東軍追上我們還得數日時間,我們在歙縣彙合,等跟劉磐將軍接應的人馬相遇之後,就自鄱水南下回南昌。”
“隻是.”
張南有些猶豫地說道:“黃將軍”
“放心,隻要張紘在我們手裡,江東就隻能拿黃將軍來換。”
沈晨回過頭看向身後浩浩蕩蕩的隊伍當中,有士兵正用轎子抬著張紘,跟著隊伍前進。
張紘年紀比較大,每天走幾十裡山路肯定吃不消,所以隻能用輪流抬轎的方式,勉強抬著他走。
當隊伍即將過石嶺的時候,身後忽然傳來尖銳的哨聲。
“敵襲!”
這是敵人來的警示。
山頂林木茂密,且遠方舒水也被左右兩岸的森林遮蔽,看不清楚情況。
張南對沈晨說道:“將軍,肯定是江東軍追來了。”
“來得好快啊。”
沈晨環顧四周,目光看向河岸邊的一處丘陵山坡,指著它道:“讓將士們去那處山坡上以弓箭禦敵。”
“唯!”
張南立即行動。
三千多江夏水軍大部隊在前麵石嶺,身後還有小股斥候。
但斥候沒有騎馬,並且山高林密,也不能通過旗幟、狼煙等東西向前方主將報告,所以隻能用哨子和號角。
用聲音傳遞信息雖然快捷方便,可同樣也會傳遞給後方的追兵,讓追兵知道人在哪裡。
此刻後方距離石嶺大概四五裡之外,水麵上正漂浮著數百艘小船。
呂蒙就在一艘冒突船上。
舒水不比青水和涇水,它最窄的地方隻有二三十米,寬的地方也不超過四五十米,屬於一條中小型河流,下河靠近涇湖口岸會寬很多,有二三百米寬度,可越往上遊越窄。
所以他們的大船進不來,隻能用露撓、冒突、走舸、斥候、遊艇、飛舟等小船,其中前三種船隻能載二三十人,後三者最多載七八人。
並且由於逆流而上的關係,導致船隻航行必須依靠人力劃槳。
但即便如此,速度也比步行來得快很多。
從陵陽到石嶺二百餘裡,沈晨他們走了七天,可呂蒙他們走水路十二個時辰晝夜不斷地輪班換人劃船,僅僅一天半的時間,他們就從涇湖與舒水口處追上了他們。
幾乎是在聽到連綿不絕哨聲與號角的刹那,呂蒙就精神一振,立即高聲說道:“敵人在前麵,快追!”
“嗚嗚嗚嗚!”
連綿的號角聲響起,數百艘小船上很多昨夜劃船,白天還在休息的士兵連忙於睡夢中被叫醒,很多人合衣而睡,從露撓、冒突、走舸小船的船艙中匆忙忙跑出來。
與此同時沈晨也已經領著江夏水軍在右岸埋伏,成片丘陵之上,離著河麵約二三十丈距離,將士們紛紛潛伏,抽功搭箭。
水戰主要作戰武器就是弓箭,所以很多水軍的水手往往也是優秀的弓箭手。
此刻數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向著前方襲來,無數江夏水師的士兵們嚴正以待,幾乎是在敵人進入他們的射程範圍之後,一聲尖銳的哨聲響起。
“咻!”
“放箭!”
箭簇如雨點般灑落,幾乎覆蓋了整個河麵。
呂蒙一手持盾,一手持刀,站在船頭上看著箭雨,大聲怒喝道:“避箭!”
同樣是號角聲音響動。
江東水師們紛紛躲入船艙內,或者豎起木板進行抵禦。
對於水軍來說,躲避以及抵抗箭支,幾乎是很多人的本能反應,在號角聲沒有響起之前,無數士兵就已經提前進行了布置。
就聽到“當當當當當當”的聲音不斷傳來,數千支箭大部分都射在了船板、船頂、木板上。
隻有極少數的幸運兒中箭落水,並未給江東水師造成多大麻煩。
同時後方的徐盛也已經下令船隊開始靠岸,他們打算從右岸,也就是沈晨他們來的方向上陸地,對沈晨軍後方發起進攻。
“兩麵包抄!”
沈晨驚歎於江東軍的軍事素養還真是過硬,即便是中伏也是臨危不懼,而且還發起了反攻。
不過他也不是吃素的,立即下令士兵們開始往石嶺山頭上方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