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四年春二月十日,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二人親自拜訪龐統。
曆史上這個時期龐統還未出仕。
要到下半年周瑜擊敗曹仁,領南郡太守之後,才被周瑜征召為郡功曹,幫助周瑜打理南郡事務。
所以此時龐統還隱居在襄陽城東的龐氏宗族之中,整日看書,不問世事。
作為他的好友,諸葛亮沈晨和徐庶自然知道龐統並非真的不想出仕,因此極力舉薦他。
劉備也想知道那個被司馬徽稱為鳳雛的男人有多厲害,因而前來拜訪,想知道他對當今天下大勢的見解。
龐統在家中接待了劉備三兄弟,雙方相談甚歡,聊了很多事情。
首先在戰略上,龐統亦是跟諸葛亮沈晨一樣,建議劉備先易後難,穩住孫權,攻取西川,等得到巴蜀之後,再滅江東。
其次在內政上他建議劉備重用世家大族,穩定荊州內部,緩解士族與統治者之間的矛盾,防止他在外領兵作戰的時候,荊州內部出現叛亂的情況。
接著在軍事上他認為南陽易攻難守,大量陳兵於邊境會牽製自己的兵力。雖然也會牽製曹操很多兵力,但曹操的盤子大,耗得起。
所以他建議劉備遷移南陽北麵民眾至宛城以南,隻在昆陽至宛城沿線布置兩三萬人即可。
如此即便曹操突然南下攻打南陽,沿途有很多城池拖慢他的腳步,中間又有許昌到宛城長達五百裡的緩衝帶,一旦曹操起兵來打,劉備也有足夠的時間從容出兵應對。
最後還提出了另外一個構想,那就是騎兵問題。
龐統認為如果將來劉備統一南方,要想北伐中原,複興漢室,僅僅依靠荊州和江東殊為不易。
因為不管是從南陽出兵還是從淮南出兵,都是一馬平川。
南兵在平原上與北兵交戰,沒有大規模騎兵的情況下,很難獲得勝利。
所以即便是暫時不能拿下揚州,也一定要先奪取漢中,保證劉備的勢力可以接觸到西涼和關中。
得到關中自然是因為可以以關中為基點,向東進攻關東,從而多點開花,全線進攻。
而得到西涼,便是因為西涼有馬!
隻要有了西涼這個產馬地,那麼將來組建一支騎兵,才有北伐中原的資本。
而要想奪取漢中,就不能隻著眼於成都,現在張魯從金牛道南下,包圍雒城,劉璋勢力岌岌可危,完全可以不用理會。
龐統建議劉備西出巴蜀之後,不需要管劉璋死活,從米倉道北上,來一招圍魏救趙,直接進攻漢中。
隻要把漢中拿下來,就算劉璋沒了,張魯的士兵也必然會因為後方失守大亂。
到時候再派一支荊州軍隊順長江而上,劉備再從漢中南下,兩麵夾擊,張魯就會被消滅,同時連帶著劉璋也被消滅。
如此一來,劉備就可以順利得到包括漢中在內的整個益州,並且還不需要背負攻打同宗之名。
而有了漢中之後,就可以出兵西涼和關中,得到產馬地。
聽到龐統此番見解,劉備頓時覺得豁然開朗,渾身上下都通透了不少。
這是連諸葛亮和沈晨都沒有跟他提過的超遠戰略思維。作為幽州人,劉備太清楚一支高機動騎兵的重要性。
哪怕他擁有整個南方,人口兩千萬,擁有與曹操分庭抗禮的資本。
可沒有騎兵,就意味著機動性不足,在北方如此廣袤的平原上與曹操交戰,很容易吃大虧。
所以龐統被點通之後,劉備就立即明白自己要想北伐成功,確實如他所言,需要先得到西涼,才能與曹操爭雄北方。
當下劉備見識到了龐統的才能,大喜過望,立即拜龐統為軍師中郎將,親密程度不亞於諸葛亮和徐庶。
而有了龐統之後,劉備也要開始為進軍西川做準備。
二月下旬,劉備拜龐統和徐庶為謀主,留下沈晨和諸葛亮治理荊州,自己整頓兵馬,打算南下前往三峽地區。
隻是沒想到黃祖病逝了。
黃祖的病逝給劉琦打擊很大,讓他本就嚴重的病情雪上加霜,吐血暈厥,令劉備無法南行。
為此他隻能派關羽和龐統先進駐巫縣,張飛與徐庶留在江陵,趙雲、太史慈、糜竺、簡雍等人負責糧草事宜,自己留在襄陽照看劉琦。
與此同時,沈晨開始整頓軍務,令自己的學生霍漾、吳當、吳濤、單彝、謝暉、張黎、胡沔、李求等數十人為軍中計掾,又令甘寧、婁發、沈彌、鄧昭、沈桃等部將負責裁撤事宜。
之所以不用以前荊州軍內部將領,如文聘、劉威、周堅、王介、吳碩、韓湖、趙濬、李穎、霍俊這些人,就是怕他們徇私情,到時候裁撤得不夠徹底。
因此才必須從外界找人過來,就如同後世查貪腐一樣,不能讓貪腐自己查自己,隻能空降一位高官或者由巡視組去查,才能夠查得清楚。
而就在劉備因劉琦重病被耽擱在襄陽,沈晨如火如荼地整頓荊州軍的時候,諸葛亮和孫乾前往江東出使孫權。
二月底,豫章柴桑縣,魯肅臉色十分沉重地在縣衙後院內安坐。
孫權此時在皖口。
皖口距離周瑜的老家舒縣不遠,因此孫權決定將他安葬在此處,以此守望長江,希望他能夠保佑江東大業。
而魯肅則在柴桑等待著劉備的使者到來,一起商議交州的事情。
隻是魯肅現在的心情十分焦躁。
孫權因為周瑜的死失去了理智,魯肅卻沒有失去理智。
當時在得知周瑜死訊之後,孫權是又憤怒又惶恐不安,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魯肅為了安慰孫權,以和談的名義建議他找劉備借荊南,然後趁著劉備襲取巴蜀的時候突襲荊州。
但他知道那隻是自己安慰孫權,臨時想的權宜之計而已。
實際上他的策略行使起來難度極大。
先不說人家願不願把荊南借給你的問題。
就算人家願意借,荊南交州地處偏遠,在那種地方能發展出什麼東西?
那裡交通不便,瘴氣叢生,蠻夷四伏,就連地方漢民都團結起來對抗官府,要想完全平定這個地方,至少要十數年之久,甚至還不一定能夠徹底平定。
即便是占據了交州和荊南,最多最多也就是遷移那裡的人口,收取地方稅收,想辦法拉攏利誘一些蠻夷為已用。
在大勢上,還是很難撼動整個荊州。
所以出兵荊南和交州,不能算一步臭棋,但也絕不是什麼妙手。
隻是.
如今的江東可謂愁雲慘淡,北麵是曹操,西麵是劉備,兩個敵人誰都惹不起。
內部發展的話就隻能打山越,同時對江東世家豪強妥協。
這兩件事情孫權已經在做了,可杯水車薪,揚州就這麼大點地方,其中至少一半以上人口還被世家豪族控製,很難再有太大發展。
因此向荊南和交州擴張,也不失為一個短時間內增強勢力的辦法,至少即便不能統治,也可以掠奪吧。
所以借荊南和找劉備索要交州,其實也隻是個無奈的選擇罷了。
甚至這個選擇,人家還不一定給機會。
“世事艱難啊。”
三十七歲的魯肅鬢角已經生起了白發,坐在桌案前忍不住歎息了一聲。
在他桌案下首還坐著一人,正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
聽說諸葛亮是劉備最信任的人,如今又出使江東,所以孫權立即派諸葛瑾過來,希望能夠幫忙遊說。
此刻見魯肅唉聲歎氣,諸葛瑾好奇問道:“子敬為何發歎?”
魯肅搖搖頭道:“我隻是在想,劉備會不會答應我們的條件,把荊南借給我們。”
“之前子敬不是信誓旦旦嗎?”
諸葛瑾詫異道。
魯肅苦笑道:“那隻是為了安撫吳侯,何況當時劉備曹操尚在交戰,我們以為可以趁機要挾,哪料到曹操敗得這麼快。”
諸葛瑾亦是為難道:“這就難了,我若是劉備,大抵也不會答應借給我們荊南。雖說他答應把交州給我們,但沒答應借荊南給我們,到時候即便我們說他違背盟約,他也可以說交州任憑我們自取,他並未違背。”
魯肅站起來思索道:“子瑜,此事還是需要你費費心。若是能說服你那弟弟諸葛孔明,即便隻能借到桂陽郡,那也是極好的,我們便可以通過桂陽郡占據南海郡和蒼梧郡了。”
“我儘力吧。”
諸葛瑾搖搖頭:“隻是我那弟弟與我分彆時才十三歲,一晃十多年過去,雖然時常通信,但感情想必也生疏不少。何況他應當也是有主見之人,怕是沒那麼容易說動。”
“唉。”
魯肅又歎了口氣:“若是能說動就好了,若是能說動就好了。現在江東一片慘淡,要能說動他,得到交州至少還可以遷移那裡的人口,收取當地稅收,運輸一些礦產和糧草,以填補江東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