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鬆急道:“現在成都岌岌可危,若是再等玄德公的話,益州就要歸了張魯了。”
“這個.”
龐統摸著下頜山羊須,想了想,扭頭看向關羽道:“將軍,使者之言,確實有理。主公雖因長公子的事情而耽擱,但劉益州卻是耽擱不起。”
關羽說道:“隻是現在發兵,沒有大兄命令許可,我豈不是要擔負擅自調動軍隊的罪名?”
曆史上關羽在荊州可以調動軍隊是因為劉備給了他封疆大吏的特權,無需要向益州請示,自己就可以調用荊州兵馬。
但現在不行,現在他隻是前軍大將,劉備這個三軍統帥沒有到,還不敢擅自做主。
龐統思量道:“我有一計,可緩劉益州之急。”
“哦?”
關羽問道:“軍師何計?”
龐統笑道:“漢中通往巴蜀的三條道路,最好走的是金牛道,張魯主力便是從金牛道南下,攻打成都。將軍可派一支偏師,佯裝我軍主力,至米倉道北上,進攻漢中,此謂之圍魏救趙之計也。”
“嗯。”
關羽微微點頭,對張鬆法正二人說道:“二位意下如何?”
張鬆幾乎毫不猶豫地說道:“甚好甚好。”
唯有法正眼珠子一轉,卻並未說什麼,目光瞥了眼關羽手上的那本書,亦拱手說道:“就依將軍所言。”
“既然如此,二位還請先去後院休息,待我令麾下大將領兵出征。”
關羽站起身就打算送客。
“謝將軍。”
張鬆連連拱手道謝,法正則起身依依不舍地看了眼那本益州世家大族視若珍奇的紙書。
雖說曆史上第一本全紙質書正是陳壽寫的《三國誌》,但即便是在兩晉南北朝時期,紙質書依舊非常珍貴,一直到唐朝出現印刷術才稍微好點。
不過所謂的稍微好點並非是指全民普及,而是指一般的小康家庭也能買得起書,學得到知識,底層百姓依舊買不起。
所以在如今漢末這個時代,紙質書不是一般的昂貴,堪比後世頂級奢侈品,非世家大族不能用。
法正早就想要有一套紙質書,可惜的是沒錢,買不起,也沒那資源。
“你喜歡此書?”
關羽本想先打發了劉璋使者,卻注意到法正幾次在看桌案上那《春秋》,便笑著說道:“你若是喜歡,我就送給你吧。”
“將軍真的要送予我?”
法正十分驚訝。
關羽笑道:“曉卿卻是送了好幾套《春秋》給我,多了留著也無用,還不如送給有才學之士。”
他雖傲上而尊下,可法正也不是什麼大人物。一不是世家子弟,二又不受劉璋重視,在他眼裡就是個普通士子,送本書權當為大兄收買人心,並非壞事。
“多謝將軍,多謝將軍!”
這邊法正大喜過望,幾乎是顫抖著雙手將那本書接過來,愛不釋手。
作為名士之後,法正是很愛學習的,曆史上劉備讓他做《蜀科》,就可見肯定了他的才學。
以往竹簡記載的文字就已經很珍貴,現在出了紙書,自然是比竹簡珍貴得多,因此能得到一本紙書,自然非常高興。
等張鬆和法正離開之後,關羽對龐統說道:“軍師,劉璋的使者算是打發走了。”
“嗯。”
龐統點點頭道:“張魯與劉璋有殺母之仇,若是以往,劉璋勢大,他不敢有何舉動。但如今劉璋勢微,他一來有報母仇的機會,二來還能吞並益州,絕不會輕易退兵。”
關羽說道:“我隻是怕那張魯經不起驚嚇,不知我軍虛實,擔憂漢中被我軍攻破,從而退兵可如何是好?”
“不會的。”
龐統笑道:“張魯打了一年有餘了,眼看益州就要倒手,豈能甘心相讓?而且我們在巫縣、白帝城、江州等地已經駐軍數月了,張魯又不是傻子,豈能不會派人來查探虛實?”
“唔。”
關羽撫須沉吟。
“所以他一定會繼續攻打成都,此計便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龐統繼續道:“我們先派人佯裝圍魏救趙,待張魯看破虛實,再派人裝作主力前往蜀郡。此時張魯必定以為我們去漢中是假,救援成都是真,因而很大可能會選擇棄漢中於不顧,漢中便為我們所趁了。”
當初龐統向劉備建議圍魏救趙之計,但此計可以解決劉璋的問題,卻不能解決劉備如何順利得到益州的問題。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劉璋張魯兩敗俱傷,劉備漁翁得利,漢中巴蜀一次性全得。
可人家不會把地盤白白給伱。
所以龐統就打算用點方法,先安撫住劉璋使者,再依計行事,等到張魯攻破成都之後,就會發現他漢中老家已經沒了。
這樣即便張魯得到蜀郡,一來他不得人心,蜀郡百姓和世家大族不會服他。二來劉備此時也已經從荊州出發,關羽再從漢中南下,兩麵夾擊,張魯必敗。
他要是識相,到那個最好投降,還能得個體麵。要是不識相,劉備自然會幫他體麵。
因此這一擊,可謂是連環計。
一招套一招。
當下關羽下達命令,對趙雲說道:“子龍何在?”
趙雲起身道:“末將在。”
“這虛實之計,我就托付給你了。”
關羽說道:“你此次領兵八千,我再讓翼德派兩萬輔兵民夫,押運糧草,詐稱五萬大軍,以船隊沿潛江北上,故意浩大聲勢,務必要讓張魯知曉。”
“末將明白。”
趙雲答道。
如今劉備軍資曆最老的統軍將領除了關張以外,就是趙雲和太史慈。
其餘糜竺、糜芳、孫乾等人雖然也是從徐州就跟隨劉備,但並非大將,因此這次獨自領軍的重任,確實隻能交在趙雲手中。
至於西路佯兵,關羽也有合適人選。
除了吳懿,還能有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