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問道:“曉卿沒有具體言明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引誘孫權來攻荊州嗎?”
“沒有。”
劉備撓撓頭:“他每次都這樣,隻會提一個大概的方向,說是什麼戰略方向。但具體怎麼施行規劃,就很少做了。”
孫乾想了想道:“我觀曉卿好像很喜歡走一步看一步,當年打許都的時候,他隻說袁紹應該會敗,但不能讓他敗得太慘,可到底怎麼做他當時也沒主意,是後來曹操前線吃緊,他才屢次進攻得手,逼曹操回援許都。”
法正笑道:“看來曉卿最喜歡的就是後發製人,先選定一個目標,再通過敵人的行動進行應對,以完成這個目標。在這一點上,我還是與他很大不同。”
這就是沉晨最大的缺點。
因為知道曆史大概走向,所以他能夠製定戰略規劃。
比如官渡之戰,為了爭取時間,不能讓袁紹敗得太慘,就得不斷騷擾曹操後方,讓他意識到後方危險,從而無法坑殺八萬降卒。
還有未來戰略走向的事情,他隻說劉備應該占據荊益,再奪江東,與曹操南北對峙,卻不說具體方法。
像荊州是諸葛亮徐庶幫忙籌劃,益州是法正張鬆幫忙籌劃,他很少會說怎麼做,隻會說做什麼。也就是定個目標,像老板一樣說今年要掙一個億,但該怎麼掙,去哪裡掙,就是手下員工去做。
所以有的時候劉備對於他提出的戰略也時常覺得有些離譜,就好像一個窮人揚言要在一年內賺幾億錢,卻不說該怎麼實現一樣。
要不是他每次都說中了,從未失誤,劉備也隻會覺得他是個說大話的人。
劉備殷勤的目光看向法正說道:“曉卿說過,戰略就是自己要達成的目標,戰術就是向著這個目標執行的方案。孝直素來擅長謀劃,可有辦法令孫權主動進攻我?”
“這個......”
法正撫摸著下頜山羊須,一時猶豫。
他還真沒有立即想出怎麼把孫權引誘出來的問題,畢竟這事的主動權並不在他們手裡,而是在孫權手裡。
如果孫權就是打死龜縮在江東不出來,那誰也奈何不了他。
所以法正也沒想到什麼好辦法。
正猶豫間,他忽然瞥見一旁賈詡老神在在,默不作聲,眼珠子一轉,對賈詡說道:“賈公智計冠絕天下,想必應有良策。”
賈詡微笑道:“孝直之才勝老夫十倍,老夫遠不如也,粗淺拙計,又如何能比得上孝直呢?”
法正立即對劉備道:“主公,賈公有妙計。”
賈詡翻了個白眼,這小兔崽子。
劉備伸手忙道:“先生既有良策,請速速道來。”
賈詡稍稍猶豫,然後說道:“此計乃步步誘敵之計,不可逞一時之快,當徐徐圖之。”
“還請先生明說。”
劉備說道。
賈詡解釋道:“曉卿是想營造荊州空虛的假象,但如果立即就調動所有大軍進西川,必為孫權所疑,因而當一步一步,慢慢將兵力撤出。甚至要掩人耳目,裝作荊州兵力很多的樣子。”
劉備納悶道:“這豈不是嚇得孫權更不敢來了?”
賈詡笑道:“非也,正是如此,他才會來。這樣他就會相信荊州真的空虛了,而且主公不應該立即帶兵就走,而是帶甲十萬,前往淮南與孫權會盟,一者在孫權麵前展露兵力,二者告知他,主公將往西川出兵救援韓遂馬超,邀孫權共擊合肥,以據淮南。”
“這又是何意?”
劉備不解。
法正卻若有所思,微微點頭。
賈詡說道:“主公要站在孫權那一邊來想,如果主公忽領大軍即刻前去西川,孫權會輕舉妄動嗎?”
“大抵不會吧。”
劉備想了想道:“若是我的話,必要弄清楚虛實方可。”
“正是。”
賈詡道:“孫權忌憚主公,但他又何嘗不知道主公也在忌憚於他。因而現在荊州突然空虛,必令他起疑,所以應當故布疑陣,虛虛實實,迷惑於他。”
】
“我明白了。”
法正恍然大悟道:“先生真乃高士也,主公大軍壓境,威懾於他,他會想,這是主公攜大軍在威脅,逼迫他不敢妄動。然後主公再邀請孫權共擊合肥,孫權又會想,這是主公在逼著他與曹操打仗,好令他無暇進攻荊州。”
“不錯。”
賈詡笑道:“此時主公再把荊南的兵馬撤至江陵防守,荊南隻留下數千至萬餘郡卒。再過些時日,又裝成關中戰事吃緊,江陵半數兵馬都往江州去,江陵留下個一兩萬人,曉卿再猛攻武關,這樣荊州就步步空虛,孫權才不會起疑心。”
“到時候孫權就會以為他的敵人隻有江夏水軍了?再加上我逼迫他與曹操打仗,就會覺得我方真的空虛,隻是在裝腔作勢,欺瞞於他,從而開始思索謀奪荊州之事。”
劉備醒悟過來。
“是的。”
賈詡與法正對視一眼,都笑了起來。
之前荊州大軍二十萬,其中主力軍隊十三萬,郡兵七萬。
這十三萬中,五萬沉晨軍,五萬江夏水軍以及兩萬劉磐軍和一萬沙摩柯的五溪蠻人。
郡兵七萬分散諸郡,其中荊北南陽郡、章陵郡、南郡、江夏郡、西陵郡就占了大頭,駐紮了約四五萬人。
而荊南則隻有兩萬劉磐軍為主力戰兵駐紮在長沙郡,除借給孫權的桂陽郡以外,其餘零陵郡、武陵郡、沅陵郡和衡陽郡四郡分彆布置了數千郡兵。
賈詡的意思很簡單。
如果立即把這些兵馬全都抽調走,說是要去北上援助韓遂馬超,然後把一個空殼子荊州擺在孫權麵前,孫權會怎麼想?
他會想,劉備啥意思?
忽然露個空的荊州給我?
肯定是故意露破綻,兵馬都埋伏在江州。
咱不上當,堅決不出兵。
這是很多智謀之士都會懷疑的點。
曆史上趙雲設空營計,曹操就上當了。
西晉學者郭衝寫《條亮五事》記載了諸葛亮空城計,司馬懿也上當了。
連他們都懷疑,孫權又不是個無腦莽夫,怎麼可能不疑有他?
所以空城計肯定不能用。
因為劉備集團需要的不是孫權中計,而是孫權不中計。
隻有孫權不中計,覺得荊州真空虛了,他才會出兵,給劉備消滅江東的借口。
那怎麼辦才能讓孫權不中計呢?
賈詡的計策是裝紙老虎!
首先是劉備帶大軍過去,在孫權麵前大秀肌肉,意思是我劉備兵強馬壯,小老弟你給我老實點。
然後劉備再逼著孫權去打合肥城,就像是在逼著孫權納投名狀一樣。
等到炫耀了武力,最後再一步一步把荊州的兵馬撤到益州去,同時還要隱蔽行動,故作並沒有調動兵馬,要裝成荊州依舊有很多兵馬的樣子。
這樣孫權就會想。
劉備帶大軍過來耀武揚威,實則是因為主力要去西川出關中與曹操決戰,荊州空虛,這才過來逼迫他,想要威懾自己讓自己不敢在荊州空虛的時候輕舉妄動。
帶大軍過來是,逼著他去打合肥也是,所以劉備其實就是個紙老虎,一直在裝腔作勢而已。
這樣隻需要讓孫權知道劉備的兵馬明麵上沒有動,實則都已經去了西川,荊州剩餘的兵馬已經很少了這個消息,那麼孫權自然就會開始有彆的想法。
而劉備明麵上遮遮掩掩,自然也就會成為劉備在虛張聲勢的理由,孫權這個時候要再不趁機攻打荊州,那等劉備打完了關中之戰,未來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此時不動手,何時動手?
所以賈詡的計策就是一步一步引誘孫權來打,乃是一招引蛇出洞的計策。
“隻是還請主公要有心理準備。”
賈詡最後說道:“此戰對於孫權來說,亦是生死存亡之戰。雖然老朽以為孫權卻有吞並荊州的野心,但他要下定決心,也不會那麼容易。除了孫夫人以外,必然還會派大量斥候查探荊州兵馬虛實,甚至還會派人前往關中了解戰局情況,所以此戰可能會曠日持久。”
“是的,而且曉卿說過,這可能是曹操設下的殺招,孫權也可能會跟曹操媾和,從曹操那裡了解我們的情況。”
法正也道:“因而我們也不能立即把兵馬撤去,可以開始先走幾萬人,再看關中西涼戰事來決定增兵,甚至若是關中戰事有些起色,還可以再撤一些兵馬回荊州,如此才能讓孫權覺得坐實了荊州空虛之事。”
“唔.....”
劉備沉吟片刻,點點頭道:“善,那就依照先生之言來行事,公右,你即刻親往江東為使者,表明我要與孫權會盟之事。”
“唯。”
孫乾應下,他之所以跟隨劉備從巴蜀過來,就是因為他屢次出使江東,早已經熟門熟路。
當下劉備就打算與孫權會盟,商議讓孫權攻打合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