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九年年末,對於天下來說,顯然是不平靜的一年。
年初曹操就在整頓兵馬,布置大局。
他的防守兵力分散四方,主要集中在南方,幽州的兵力也有,但總體以南方為主。
沈晨坐鎮南陽給他的壓力還是很大,因此在南陽劉備軍的總體兵力達八萬的時候,曹操在潁川汝南布置的兵力也超過了十萬。
這樣再加上陳都以及淮南、徐州等地駐兵,總兵力超過二十萬,極大地牽製了曹操可動用的主力兵馬。
不過即便是如此,他還是抽調了一部分兵力,開始為籌謀獲取關中西涼之事來做局。
年中之時,他率領上萬輕騎南下,同時調動了陳都、徐州、淮南以及一部分汝南的部隊,總計十五萬,於年尾深秋九月浩浩蕩蕩進軍至濡須口與孫權對峙。
這一仗對於曹操來說,不僅是做戲那麼簡單,而是真槍真刀地大乾一場。
首先是必須要讓劉備相信,他不是來開玩笑的,是真的打算來攻打江東,隻有和孫權實戰一次,劉備才會覺得曹操孫權不太可能勾結在一起,從而給孫權創造機會。
其次是打孫權也不是演戲,幾次進攻都有試探性目的,如果孫權實力不濟,抵擋不住,就這樣被消滅了,那就屬於意外之喜。
他就可以順便占據江東,籌謀荊州,重新布置新的計劃。
要知道此次南下,九月份抵達壽春的時候,江東派人來送信的世家豪強就不計其數,孫權麾下頭號謀士之一的張昭張子布更是寫信勸說孫權投降,可見江東內部並不安穩。
所以要是孫權有點實力的話,能夠扛得住他的進攻的話,曹操就打算按照郭嘉的原計劃行動,攻不下來就立即撤兵,然後迅速轉戰關中西涼。
要是孫權沒點實力的話,那就更好,順手滅掉,再改變方案,先破江東再取關中就是。
畢竟他對於孫權本身就不太信任,洪口之戰的表現著實令曹操不太滿意,北方遲遲沒有收複,就是這一戰的影響導致。
所以這次南下,是計策,同樣也是試探。
隻是從結果上來看,這次孫權的抵抗還是非常頑強,見拿不下江東,曹操也就順水推舟撤兵,轉頭往關中去了。
而幾乎是在曹操南下的同時,鐘繇夏侯惇於禁等人就已經出動大軍直奔關中。
這一切都被馬超察覺。
馬兒也是狠人,在認為曹操是打算假道伐虢之後,一邊立即聯絡關中諸將,一邊前去遊說韓遂,希望他能一同抵禦曹操的進攻。
韓遂當時已經把兒女送去了鄴城為人質,聽到馬超的建議,一時有些猶豫。
馬超看出了他的猶豫,立即說“如今,馬超棄父,以韓將軍為父。韓將軍亦當棄子,以馬超為子”,孝死了遠在鄴城的馬騰。
也正是這句話令韓遂下定決心,聯合馬超等關中諸將,聚眾十萬大軍,驅逐了長安的鐘繇,進軍至潼關。
其實這個時候如果韓遂馬超立即聯絡劉備,然後打開武關,引沈晨軍進關中是有機會的。
但他們防備曹操,何嘗又不防著劉備?
雖說他們與劉備做貿易,以戰馬換了不少戰略物資,看上去關係不錯。
可韓遂馬超都是想割據一方自立稱雄之人,根本不可能允許其他諸侯染指關中和西涼。
曆史上馬超叛亂後,麵對曹操攻勢如虹,他都沒有選擇投降歸附,而是想割地求和,曹操不許,又退往西涼。
後來曹操見馬超冥頑不靈,沒有招降的可能了,於是殺掉了馬騰一家,派夏侯淵繼續追擊,一直到三年後建安十九年春才終於再次擊敗他。
此時的馬超已是山窮水儘,失去了涼州地盤,家人也被殺死,走投無路,最終才投降張魯,然後流落到巴蜀成為劉備屬下。
從這一點可以得知,馬超根本不是什麼五虎上將,不過是一直想自立為王的諸侯而已。在反複無常、賣爹求榮、不仁不義這三件事上,其實跟呂布沒什麼區彆。
要不是劉備需要他在羌族當中的威望選擇接納了他,大抵也會因為“惡其反複,坐視夷滅”。
所以曹操雖然進攻西涼關中,可韓遂馬超卻絲毫沒有向劉備求援的意思,反而在驅除了鐘繇之後,立即派人接手了武關,似乎要將南陽的劉備軍阻攔在外。
不過此時劉備人還在淮南,沈晨也知道韓遂馬超不靠譜,因此南方的兵馬根本還沒有出動去救援。
十月底曹操從淮南撤兵之後,自己親領數萬人馬從洛陽往關中去。
到十一月下旬的時候,韓遂馬超聯軍駐紮在潼關,夏侯惇於禁的軍隊則抵達了蒲阪,這蒲阪位於河東,為後世山西省運城市永濟縣一帶。
蒲阪津是黃河上遊的一個重要渡口,連接了河東河西,從這裡渡河的話,就能直接進攻駐紮在潼關的韓遂馬超軍後方。
而曹操本人則從函穀關方向而來,抵達了陝縣,也就是後世河南省三門峽市,距離潼關並不算遙遠。
顯然曹操是打算兵分兩路,一路從河東渡河,自潼關後方發起進攻,另外一路則正麵進攻潼關,如此兩路彙聚,前後夾擊,關中聯軍必敗。
馬超得知消息,便立即向韓遂建議,應該立即在渭河北岸,黃河西岸駐兵,與曹軍隔著黃河對峙,這樣曹軍不敢渡河,不到二十天,曹操的糧草用儘,就會撤兵。
但韓遂認為曹軍準備充足,必然不可能隻有二十天糧草,如果長期對峙,他們將處於劣勢。何況即便曹操因糧草儘撤兵也沒有意義,因為曹操勢大,隨時可能會卷土重來,必須要把他打敗才行。
所以韓遂打算采用半渡而擊的策略,不在對岸紮營,而是在北岸布置大量斥候,一旦曹軍開始渡河,就立即前去稟報,此時再利用騎兵機動性突襲河邊,圍剿曹軍已經渡河的兵馬。
於是雙方僵持了大半個月,等曹操準備充分之後,十二月上旬的某日夜晚,曹操派徐晃、朱靈等率領四千人夜渡蒲阪津,馬超知道後,派遣梁興率領五千兵進攻徐晃,但被徐晃擊退,徐晃占據河西設立營寨。
有了前營堡壘之後,處於潼關的曹操便開始親率主力正式渡河。打算與已經度過黃河的徐晃朱靈彙合,同時接應夏侯惇於禁的後方大部隊。
但曹軍前隊剛過,曹操和許褚以及虎士一百餘人斷後,馬超突然率領步騎一萬餘殺到,曹操身邊的一百餘人在馬超軍的箭矢覆蓋下不知所措,陣型一片大亂。
許褚、張郃等將領,見事情緊急,將曹操架起帶出船中,急忙渡河,馬超率領騎兵在後邊追邊射,箭如雨下,曹操幾乎喪命。
好在許褚一邊撐船,一邊用盾牌抵禦著弓箭,保護住了曹操,周圍士兵用命掩護他撤退。
同時曹操帳下校尉丁斐在河岸放出大量牛馬,馬超的士兵顧不得乘勝追擊,跑去抓牛馬,馬超控製不住,曹操因此才得以成功渡河。
此刻曹軍將領見到南岸處的兵敗,又不知道曹操在哪,都非常的惶恐害怕,到後來見到曹操,心情有的悲傷有的驚喜,還有的都嚇哭了。曹操卻大笑說:“今天差點被小賊的困住了!”
九月,曹操過渭河作甬道到渭南。
馬韓聯軍失去戰略要地,隻能退守,拒兵屯在渭口,曹操卻多次設疑兵,用船載兵偷偷潛入渭河,做成為浮橋,到一天夜裡,曹操分兵在渭南結營,軍隊遍布渭河兩岸。
關中聯軍趁夜攻擊兵營,曹操設置伏兵擊破馬韓聯軍偷襲。於是馬超等人屯兵在渭南,遣送信件,請求割河西一帶和談,但曹操不答應。
在樓圭潑水築冰城的計策下,曹操大軍得以分批渡過渭水,馬韓聯軍數次挑戰,曹操隻是不應戰,等待著後續兵馬過河,聯軍隻能請求割地,送人質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