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尋陽的氣候頗為乾爽,城外漫山遍野花團錦簇,林鳥飛舞,絢爛的陽光灑落在大地上,映照著一片寧靜祥和。
東城原來有大片田野和村莊,後來百姓都被遷移至江夏去了,因此城外漸漸荒蕪。
原來的田土變成了荒地,村莊變成了廢墟,雜草叢生,樹蔭遮天,除了道路因尋陽守軍時常修葺以外,曠野已經是一片綠色生機勃勃。
在尋陽縣東北麵通往淮南鬆滋皖縣等城池方向的道路上,一顆道路邊的大樹枝葉遮天,茂密藤條威蕤垂下,鬱鬱蔥蔥的蓬蒿生長,隨風搖擺,有荊棘從左右道路兩側延伸出去。
就在這個時候,一柄環首刀將那威蕤的藤條斬斷,又柄戈戟把兩側的荊條掃開,蓬蒿野草也被清理乾淨,將原本雜亂的鄉道清理出一條夯土路出來。
孫權騎在馬背上,看著前方的士兵清理道路,對身邊主記步騭說道:“孤現在相信至少數年內劉備對孤隻是防備而不會進攻了。”
步騭笑道:“吳侯是覺得趙雲在尋陽,南至黃梅亭,東至官亭,北去石蓮都沒有清理道路嗎?”
“嗯。”
孫權點點頭。
沒有清理道路,大隊人馬就不好過去,證明了趙雲在尋陽的任務就是防守。
步騭就說道:“這也未必,畢竟清理道路並非難事,何況他們有江夏水師,即便進攻江東也不應該走淮南路線,而是從江對岸先取九江,再順江而下。”
“倒也是。”
孫權想了想,步騭是對的。
趙雲軍走淮南路線就隻能打濡須口,但濡須口已有江東重兵,何況估計還未到濡須口就遇到了曹軍,因此劉備集團打江東肯定不會走淮南,而是走九江了。
所以這似乎也不能證明劉備集團對江東是防守政策,很大可能他們還是想吞並江東,隻是迫於曹操的壓力不得不先出兵西線。
如今東線孫權悍然出兵,孫皎徐盛和虞翻在荊南戰事極為順利,呂蒙大軍突襲了夏口,自己也要包圍尋陽。
三路並舉,荊南如果順利的話,孫皎就會控製住夷陵等地,扼守劉備援軍,然後支援夏口,這樣的話隻要他這邊能夠迅速把尋陽攻下來,整個荊州除南陽以外,就隻有夏口了。
】
到時候他北可去南陽配合曹軍殲滅沉晨部,南可先圍攻夏口,把除南陽外的荊州全境奪取,再在南郡章陵等地坐山觀虎鬥,看曹軍和沉晨狗咬狗。
不得不說,至少在戰略上孫權這一步棋是沒錯的,江東勢力往淮南淮北已經很難發展,即便得到了淮南,在河南地區也打不過曹操的步兵。唯有奪取荊州,三足鼎立,方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孫權和劉備沒有宿怨,且表麵是盟友關係,但他們之間的地盤問題就已經造成了雙方你死我活的結果,在後世這就是所謂的地緣政治。
孫權大軍順著道路前行,除了身邊兩萬人馬以外,後方還有三萬,然後南麵黃梅亭靠近彭蠡澤方向,也就是後世太白湖尚有三萬人。
總計八萬,浩浩蕩蕩奔赴尋陽。
道路兩側綠茵參天,一望無際的平原上鬱鬱蔥蔥,長滿了野草蓬蒿,深及人腰,當年周瑜就是在此地埋伏過黃祖。
孫權自然知道這邊因為多年無人居住而雜草叢生,可以設伏,因此早就派人深入其中。
確定無人設伏之後,大軍長驅直入,遠遠地就已經看到了那座尋陽城。
就看到在路途儘頭聳立著巍峨高大的城市,尋陽北倚大彆山餘脈,西麵是遼闊平原官道,直通蘄春,東麵是彭蠡澤,東北麵能去淮南,南麵雖然也是彭蠡澤,到過了長江便是柴桑。
因而此地可謂是四通八達,是荊州、揚州以及淮南三地要衝之地,當年劉備就是看重這裡至關重要的特殊地理位置,才用桂陽郡換了小半個廬江。
否則以沉晨諸葛亮他們的性格,才不會做這種虧本生意。
此刻孫權大軍浩浩蕩蕩而來,就是為了先奪取尋陽這塊重要的戰略要地,然後以此為基點,往西北可奪取江夏、章陵,順著西麵長江而去,則能得南郡,便可除南陽以外,荊州儘歸孫權之手。
等看到遠方的那座城池之後,孫權心中思索片刻,對身邊周泰說道:“幼平,你讓德謀公與文珪領一萬人馬往左右深入蓬蒿之中,汝與孤領一萬人去尋陽城下。”
周泰除了為軍中大將以外,平時也像典韋許褚那樣當孫權的護衛,曆史上就曾經多次救孫權於水火,聽聞孫權的話,他納悶道:“吳侯,我們大軍即將到尋陽城下,為何還要分兵呢?尋陽外圍並無野草蓬蒿,即便想埋伏恐怕也不容易,何況對麵大抵也不會出城。”
“嗬嗬。”
孫權笑道:“這你就不懂了,孤八萬大軍圍攻尋陽,然尋陽如合肥般城池堅固,且聽聞城中多有糧草,想短時間內攻破談何容易。唯有引誘敵人出城決戰,在纏鬥間忽然殺出,搶奪城門,才有可能儘快拿下。”
周泰當然不懂什麼叫釣魚,但他懂這個戰術叫誘敵戰術,於是點點頭道:“唯,我這就去辦。”
說著勒轉馬頭,回過頭去傳達命令。
等他走後,步騭就說道:“據聞趙雲素來性格沉穩,不似張遼那般喜歡衝鋒陷陣,吳侯這誘敵之計,怕是不容易實現。”
聽他提起張遼,孫權臉色微微陰沉下來。
合肥之戰是他心中的痛。
當初曹操其實已經算是在合肥放水了,為了引誘孫權偷襲荊州,曾經也考慮過最壞的打算就是把淮南大片地區讓給孫權,以此來令孫權博取劉備的信任。
結果合肥之戰孫權自己碰了個頭破血流,令他在曹操和劉備那都淪為了笑柄,顯然是有些意想不到。
但好在孫權是個能隱忍的性格,那次恥辱性的大敗也就當是唾麵自乾了,麵對步騭的疑問,他輕描澹寫地說道:“正是如此,孤才要誘敵。”
“額......”
步騭納悶道:“可趙雲......”
孫權說道:“當初子敬跟我說過,縱使合肥慘敗,也不必因此驚慌。一是我軍實力並未受損,二是更易令劉備輕視我們。那次之後,劉備不就把江陵的兵馬全都調去了益州嗎?連江陵都空虛了,可見劉備軍對孤的輕視。”
步騭撫須道:“吳侯的意思是......趙雲見吳侯來攻打尋陽,必輕視吳侯,領兵出戰,此時吳侯趁機令周泰等人糾纏住趙雲,再令後方埋伏部隊一舉殺出?”
“正是。”
孫權點點頭。
這是他覺得比較可行的辦法。
自從逍遙津之後,孫權就已經知道劉備已經很輕視他。
孫尚香那邊傳來消息,還有這幾年劉備來信對他的一些稱呼、舉動,都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孫權認為既然劉備集團如此輕視他,那他何不乾脆利用劉備的輕視,突襲荊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呢?
尋陽之戰,就是他為奪取荊州而定下的計策。
荊南失守,夏口被圍,南郡也及及可危,趙雲不可能無動於衷,此時孫權孤身犯險,趙雲若想拯救荊州,就很有可能學張文遠出來與他決戰。
到時候就正中孫權計謀。
反正在劉備集團眼裡,孫權向來都是喜歡一個人衝鋒陷陣的,這次帶一萬人都算是謹慎的,大抵也不會讓趙雲產生狐疑。
不得不說,孫權這個計策是非常高明的辦法,利用的是敵人對他的了解以及輕視來進行布局。
而且他認為趙雲必然會上當。
究其原因在於荊州後方極為空虛,此時孫權大軍壓境荊州危在旦夕,如果趙雲什麼都不做隻枯守尋陽也許能多堅持幾日。
但尋陽變成孤城,其它地方淪陷,那等到整個荊州被孫權占據的時候,不僅趙雲會變成孤軍,還會致使沉晨腹背受敵,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考慮,趙雲都得想想辦法才行。
因此為了速戰速決,孫權也是豁出去了,以自己為誘餌引趙雲出城。
此刻在東城門樓上,趙雲也在遠眺東方,想起沉晨之前給他的命令,於是對左右下達了出城交戰的示意。
等晌午過後,孫權大軍終於抵達了城外。
隻有一萬人。
左右後方林木森森,蓬蒿野草一望無際,完美地隱藏了不知道多少人馬。
江東軍到了城外之後,一萬人排開陣勢,徐徐前行。
孫權自己也跟在隊伍之中,他看到在東城外有不少丘陵山坡,其中一個距離尋陽城池約一裡多不到二裡的樣子,想著登山上去看看。
便在這個時候,尋陽城東門打開,趙雲騎在馬背上,一馬當先馳騁而出,身後將士們尾隨其後。
隻是相比於孫權一字排開的上萬人馬,趙雲這邊的人數就少了太多,稀稀拉拉隻有三千人,列成一個方陣,在城外排列。
得知趙雲果然出城,孫權大喜道:“給周泰傳令,迅速列陣,務必要把趙雲糾纏在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