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甚至嚴格來說沉晨隻是大戰略規劃者,具體的細節之處,確實遠不如諸葛亮龐統他們。
因為當初在規劃的時候,隻想著怎麼把江東軍徹底消滅,沒有考慮得那麼深遠,之後隨著戰事推進,才又臨時布局,決定利用洪水順手滅了曹軍。
結果就是黃忠比原定計劃的時間至少要晚了半個多月出發,荊州暴雨,沉晨這才想起來,洪水淹了襄樊,江陵大抵也好不到哪裡去。
曆史上江陵倒是沒被水淹,但同樣下雨,像呂蒙的軍隊就曾經發生過搶奪百姓的鬥笠而觸犯軍法的時,可見當時的江陵一帶也處於風雨當中,而且那還是襄樊之戰兩個月後的事情。
所以在江陵被挖了地道,且風雨已經來了的情況下,原本就不堪重負的江陵城還真有塌陷的危險。反倒讓沉晨得擔心在黃忠來之前,江陵城的安全問題。
夜色降臨,江陵城隱入沉寂當中。而就在南方歸於平靜的時候,北麵的襄陽,夏侯惇與於禁的大軍,也終於進入了襄陽城池當中。
此時偌大的襄陽仿佛一夜之間變成了鬼域,街道空空如也,散落的招牌、匆匆搬遷時遺落的雜物、被風吹上街道的衣物紛飛,南北十多條街全都亂糟糟的,像是被洗劫過一般。
晚秋的冷風吹拂著街道,掛在街角的竹馬叮叮當當脆響,招牌隨風飄動,劈裡啪啦的雨滴持續不斷地往下落,從昨天到今日,已經整整下了一天的時間。
夏侯惇、於禁、趙儼等人入城,三個人都沒有騎馬,穿著蓑衣,環顧著蕭條的街道,身後是無數大軍湧入,迅速占據了城池的各個角落。
在親衛們的簇擁下三人往曾經的楚王府走去,劉表留下的這座楚王府之前劉琦住過,後來劉琦病逝,劉琮犯過錯,就由劉表的第三個兒子劉修擔任楚王,居住在此地。
建安中,劉備奪取西川,在法正的建議下,楚王與蜀王互換封地,劉章遷徙到了荊州,劉修遷徙到了益州,但劉章卻並不住這裡。
沉晨在襄陽的時候都是居住在南郡太守府,法正和張鬆賈詡他們主政荊州的時候,則是居住在他們各自府邸,處理公務也是在南郡太守府,因此這裡便空了下來。
劉備集團不住這裡主要原因在於尊敬劉表和劉琦,這座府邸將來的主人是劉琦的那位遺腹子,現在居住在江州十歲的劉晊。
但曹魏集團可不管這些,大搖大擺地闖入楚王府中,要住最好的房子。
進入楚王府後,夏侯惇四處掃視,最近暴雨如注,即便是白天也如黑夜一樣看不清楚,但楚王府如今到處都點了燈,侍衛們早就已經入駐進來。
“真難以想象。”
夏侯惇不自覺有些感慨道:“沉晨居然會下這樣一步臭棋,縱使魏王常用對弈來跟我說天下大勢,也曾經讓我學棋,我這水平估計都下不出這種招來。”
趙儼皺眉凝思道:“是啊,這確實令人費解。襄陽城高牆厚,乃是天下有數的堅城,沉晨居然會棄之不顧,放棄這座城池?”
“斥候來報的時候我也不信,但事實擺在眼前。”
另外一旁的樂鄉侯鄧展思索道:“莫非這裡麵有詐,沉晨這廝故意讓出襄陽來,好引誘我們,然後趁機突襲?”
夏侯惇那隻獨眼掃了鄧展一眼,說道:“這世上有拿自己堅城為餌的嗎?魏王會把陳都或者鄴城拱手讓出去,然後引誘敵人來追的嗎?”
鄧展臉一紅。
他其實是地位高,打仗水平卻不怎麼樣。
曆史上號稱文武雙全,結果和曹丕單挑都被曹丕打得落花流水,可見也就是個繡花枕頭。
“文則,此事你怎麼看?”
夏侯惇背負著雙手一邊往王府深處行走,一邊又轉頭問於禁。
他知道最近於禁因為敗在周不疑手裡而十分自責,常常沉默寡言,二人一主一副也搭檔了很多年了,關係不錯,也沒有怪罪他。
但這麼一直沉默下去也不是個事兒,所以乾脆問問於禁的意見,一是確實想聽聽他的想法,二來則是敞開話匣子。
於禁果然也在想這個問題,沉思許久,忽然說道:“會不會是因為最近下雨,他想要水淹襄陽?”
“不太可能。”
趙儼說道:“建安十年的時候,荊州下了暴雨,淹沒了襄樊,劉表隨後下令擴建城渠,又在外圍修建了數條水道,連通護城河以泄洪之用,雨下得再大,也很難再灌滿城池。”
於禁一拍腦門道:“好像是這麼回事,那年大雨據說百年一遇,沉晨那廝就是仗著那場風雨,在黟縣蓄洪淹了江東。”
“嗯。”
夏侯惇點點頭:“除非遇到千年一遇的洪水,否則襄陽安然無恙。這麼說來,沉晨那廝有彆的用意?”
“不管他有沒有彆的用意,襄陽歸於我們手中,便是他最大的錯誤。”
趙儼笑道:“襄陽為荊州治所,城池高三丈餘,易守難攻,可謂天下堅城也。得此城,加上樊城,魏王至少能得南陽,南陽百姓四十萬戶,儘歸北方矣。”
“這倒也是。”
夏侯惇露出笑容,不管怎麼看,這次行動曹軍占了最大的便宜,襄樊在手,那南陽也歸北方,劉備被削弱,曹操的勢力又上一層樓,甭管孫權怎麼樣,他們反正是贏麻了。
眾人來到楚王府廳中,剛進門還未就坐,忽然門外急匆匆奔來信使,在廊下對夏侯惇單膝跪下道:“報!”
“何事?”
夏侯惇背負著雙手回過頭,獨眼望向信使。
信使答道:“將軍,江陵急報,沉晨集結主力猛攻枝江,已經得到了枝江縣,現在正進取夷陵。孫權使者來信,希望將軍能夠出兵相助。”
“哦?”
夏侯惇看向於禁趙儼鄧展等人,倏地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是這樣,那沉晨想集結所有兵力,衝擊夷陵,打通去益州的道路。孫權的兵馬不過是些烏合之眾,想必此時已經堅持不住了吧。”
於禁立即說道:“將軍不如此時趁機南下,立即出兵與孫權兩麵夾擊,則可取沉晨人頭。魏王深恨其人,殺了沉晨,必能除魏王一心腹大患也。”
“冒雨南下的話......”
夏侯惇略微猶豫,說道:“我軍準備不是很足,道路濕滑不說,雨具也不夠,冒然南下的話......”
“可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是此戰放過沉晨,將來成大患也。”
趙儼也勸說道。
“唔....”
夏侯惇覺得有些道理,於是說道:“好,明日我立即派人去後方多收集雨具,南下馳援孫權。”
翌日清晨,瓢潑的大雨還在嘩啦啦地下。
一大早昨夜前往後方的信使又急匆匆會來了,向夏侯惇稟報要事。
今年年中的時候,還在鄴城休養生息的郭嘉聞知孫權終於動手了,於是拖著病軀,南下來到前線,上個月至新野後方。
夏侯惇昨夜派人回新野,讓人去南陽民間搜集蓑衣、鬥笠、竹簦等雨具,準備南下前往江陵救援呂蒙。
但郭嘉卻又讓信使連夜回去,讓夏侯惇不要南援。
得知郭嘉的意思,夏侯惇就召來於禁、趙儼、鄧展等人,告知他們郭嘉的建議。
“令君的意思是放沉晨回去?”
趙儼大驚失色道:“這豈不是放虎歸山嗎?”
夏侯惇說道:“令君說,即便沉晨回去,劉備失了荊州,必然大怒,討伐孫權,我們可坐山觀虎鬥,靜待兩虎相爭。”
於禁皺眉道:“先不說劉備會不會大怒討伐孫權,即便討伐,恐孫權不是他的對手。”
“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夏侯惇道:“江東善於水師,我們水師不如江東,令君說,若將沉晨殲滅,劉備勢微,實力大減,可能會不會再與孫權交戰。我們也奈何不了孫權,若劉備隻死守白帝城江道,一心一意取關中。孫權無法得到益州,也會在南陽、淮南等地與我們交戰,我們便會陷入兩麵作戰的局勢。”
眾人一聽,頓時思索起來。
不得不說,郭嘉確實洞悉人心,乃是一位有智謀的絕頂謀士。
他知道要是沉晨沒死,荊州軍的實力得以保存,劉備一定會想辦法奪回荊州,與孫權死磕,雙方會持續大戰,消耗實力,從而讓曹魏從中漁利。
可沉晨一死,劉備勢力大幅度衰減,又很難在江麵上與孫權占到便宜,那麼他很大可能會選擇隱忍,與孫權握手言和。
到時候劉備一心一意取關中,孫權則攻伐南陽和淮南,曹魏兩麵作戰,對曹操來說極為不利。
曆史上就是這樣。
關羽死後,劉備雖然發瘋,為了給兄弟報仇發動了夷陵之戰,但他死後諸葛亮還是延續了聯吳抗魏的戰略方針,最終讓魏國接下來幾十年一直處於兩麵作戰的形勢,處境一度十分不妙。
現在的情況就與這個很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