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蔚為壯觀,仿佛一頭移動的恐怖巨獸,將攔在他們麵前的一切碾為粉塵。
曆史上諸葛亮因糧草問題,甚至不得已在五丈原就地屯田,想一邊打仗一邊耕種,可見即便有木牛流馬,對於曆史上的季漢來說,糧草依舊是難以解決的弊端。
但此時經過數年精心準備,漢中也不像曆史上那樣民生凋敝,糧草需要從成都調撥,令中間節省一環,大大縮短了運糧成本。
所以此刻沉晨北伐軍隊可謂是浩浩蕩蕩,戰兵八萬,後方陳倉道與褒斜道運糧的民夫徭役三萬,以及出陳倉道與斜穀之後的民夫兩萬,加上各類工匠輔兵,總計出動十五萬人馬,對長安城展開了進攻。
如此規模的戰爭,在古代顯然是一場大戰,即便是放在任何戰爭史,也能留下一筆。
然而這還隻是其中一部分,因為南陽才是主力軍。
十二月初,就在沉晨已經率先發動長安之戰,八萬大軍包圍長安的時候,荊州的戰爭機器也總算是轟隆隆運轉。
劉備親自率領軍隊,北上至宛城。
之後他令甘寧為先鋒,張飛為前部大將,領兵三萬,出南陽盆地,直取河南。
而他本人則坐鎮中軍,主力部隊浩浩蕩蕩,五萬人緊隨其後。
又令文聘為後軍,鎮守宛城保衛後方。
軍中又有大將馬超、張繡、呂常、吳懿、吳班、高翔、董厥、馮習、張南、張任等高級將領十餘人。
孟達、寇封、廖化、黃權、楊懷、高沛、鄧賢、冷包、劉璝、扶禁等中高級將領數十。
戰兵總兵力十二萬,加上民夫、輔兵、工匠,出動總人馬超過了二十萬,向著河南進發。
得知劉備親征,曹丕那邊也不敢怠慢,立即從洛陽親領五萬人馬南下,加上民夫徭役,他這邊的總人數同樣超過了二十萬。
這樣此次戰役如果隻算戰兵,雙方光長安和河南,就動用了四十五萬,如果把徭役民夫和輔兵工匠都算上,總人數就已經超過了七十萬以上。
但還不止。
因為就在劉備出兵的前一日,關羽也出兵了。
曹魏在合肥的兵馬比較少,張遼的合肥城裡一開始隻有八千人,今年八月曹丕派人增兵了一萬,現在不到兩萬。
然後就是曹休、呂虔、臧霸等人駐紮在汝南、壽春、廣陵等地,手頭上的兵馬大概有三四萬人。
這樣淮南方向的曹軍總兵力是不到五萬。
關羽則出兵八萬。
雙方算上民夫輔兵工匠,總人數也基本在二十萬以上。
所以三路北伐,雙方動用的人力,就已經是百萬級彆,更彆說還有海量的物力以及後援部隊。
事實上劉備集團出動的戰兵數量約二十八萬,曹魏集團出動了二十七萬,看上去明明曹魏集團比劉備集團強大,出兵卻更少。
但實際上這次劉備北伐已經拚儘全力,整個涼州、益州、荊州、交州、揚州的後方留守部隊加起來也就十多萬了,而曹魏集團在河北、河南後方沿線,甚至還有超過十多萬的預備役。
主要是劉備的地盤版圖太大了,雖然這幾年來他派沉晨、諸葛亮、關羽等人平息了南方大部分蠻夷叛亂,特彆是他親撫山越,沉晨定涼州,諸葛亮平南蠻,讓揚州西涼和益州等地的後患基本上都平定得差不多,不用擔心蠻夷叛亂的事情。
可地盤版圖太大就意味著防線也很大,人口分散、地域寬廣,要留守的郡兵就非常多。不止是蠻夷叛亂的問題,還有南方像交州、南中、閩南、黔地等等區域的漢人,即便是漢人,也不一定會願意服從官府。
就如同陶淵明寫《桃花源記》一樣,南方很多深山老林當中,就有大量漢人棲息,他們以宗族為紐帶,不繳納賦稅,不登記入籍。若是老老實實還好,偏偏有些人會下山進行劫掠。
這些人糾集在一起,在物資貴乏的時候,甚至敢攻打縣城。
曆史記載裡就有很多這樣的南方漢人叛亂事情發生,就連交趾象林都是因漢人縣功曹區連叛亂而讓交趾大片土地被分離出漢土。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劉備反而被麵積巨大的版圖給拖累了。
不過即便如此,他的硬實力也已經非常強大,三路北伐,每一路都是兵強馬壯,嚴重威脅到了曹魏的江山。
到十二月中旬,劉備大軍才集結於宛城,甘寧和張飛則抵達了葉縣,向昆陽舞陽進發。
沉晨率先開動是他出發得比較早,而且準備更充分。
劉備慢很多主要是兵力有些臃腫,且他手中騎兵較少,要考慮的事情比較多,因此進兵速度沒那麼快。
而關羽在此時已經到了合肥。
合肥到濡須口走陸路其實也就一百公裡,但關羽走的水路,更快。
浩浩蕩蕩遮天蔽日的船隊順著濡須水北上,進入了巢湖,然後從巢湖再進入施水,來到了合肥外的逍遙津渡口。
十二月十一日,正是上午食時末刻,逍遙津渡口駛來了無數船隻,將河流東岸都擠滿。
合肥在施水北麵,施水從合肥城南繞到城西,再一路往北延伸至肥水,因此如果要從逍遙津下船進入合肥,往往要從東岸下去。
孫權攻打合肥的合肥之戰就發生在合肥的東城,逍遙津戰役也發生在這裡。
此地離合肥城還有一段距離,約十餘裡地,但曹軍的探馬已經得知了消息,急急忙忙回去,把情況報告給城中的張遼。
於是到了晌午時分,張遼就率領著士兵們上了城牆。
他遙望遠方,合肥城東南的廣袤地平線上,已經出現了無數身影,最前麵的是一個高大的身軀,騎著一匹同樣高大的戰馬,手中大刀倒拖在地上,正向著合肥城緩緩而來。
雲長!
張遼深邃地目光看向那裡,蒼老的麵容,滿眼都是他們曾經三十多歲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