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淩回到蕩陰之後,先向司馬懿複命。
司馬懿得知自己能被封賞三個從三品職務,還有個黃門侍郎的實職,頓時非常高興,誇讚了王淩一番。
現在商議好了他們這些降將的待遇,那下一步自然是確定受降的地點和時間。
關於這一點諸葛亮也說了。
三日後,建興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諸葛亮打算在黃河邊上開祭壇,祭祀黃河,並且指黃河發誓,雙方進行誓言約定,正式受降十二萬魏軍。
很快消息傳出去,魏軍興高采烈,當天夜裡司馬懿更是召集諸將舉行酒宴,載歌載舞,好是熱鬨。
宴會上唯有王淩心事重重,不過他掩飾得很好,並沒有讓司馬懿瞧出破綻,軍中大小將領二三十人皆到場,一個個喝酒喝得爛醉如泥,為未來能有個前途而感到高興。
而王淩與郭淮、賈逵等人坐在一起,處於司馬懿下方比較靠近他的位置,他表麵上一直在不停跟司馬懿等人慶祝,實際上則是在觀察整個會場。
人群當中,諸多將士有人高興,有人略微苦澀,還有人則沉默不語,靜靜地坐在座位上,仿佛完全沒有融入到宴會當中。
其中兩人引起了王淩的注意。
田豫,牽招?
王淩思索了起來。
田豫和牽招跟劉備有關係很多人都知道。
但他們卻並沒有在曹魏衰落的時候果斷發動叛亂,投奔南方大漢。
原因很簡單。
這是一個講信義和忠孝的時代。
牽招和田豫是曹魏的臣子,如果拋棄曹魏,投奔南方大漢,肯定會被人看不起。
所以他們沒辦法這麼做。
但心中肯定是有煎熬,除了跟劉備的關係以外,最重要的是現在曹魏江河日下,這艘破船已經待不下去,必然要跳槽。
隻是如今雖然大漢接受了魏軍投降,可他們處境也會比較尷尬,其餘人還好說,戰敗投降歸順,也理所當然。但他們憑著和劉備的關係,卻不早早來投奔,直到曹魏滅亡才來,更加讓人看不起。
因而二人苦悶也很正常。
見到二人這般模樣,王淩心中就有了主意,四下掃視,他在猶豫要不要再拉攏一些人來。
主要是這件事事關大家的利益,現在卻自己一個人行動,成功了他也不一定獲得太多的好處,失敗了他可能就要掉腦袋,憑什麼好處彆人拿了,自己要去冒險呢?
所以思索再三,王淩等宴會結束之後,心中就有了想法,假裝喝得爛醉,晃晃悠悠出了蕩陰縣衙府邸,一個人就準備回自己的營寨去。
夜色下蕩陰縣城顯得空落落的,越臨近晚冬,天氣就愈發寒冷,天空下起了大雪,街道上已經是雪花飛舞。
到了這個時候也沒什麼人巡邏,除了偶爾能看見參加宴會回去的各路將領以外,就隻剩下縣衙司馬懿府邸內外站崗的親衛軍還在堅持著自己的崗位,在風雪當中守衛著車騎將軍府邸。
王淩沒有騎馬,他雖然裝醉,但其實也喝了不少酒,從府邸出來之後,在門口拜會了一些同僚,迎麵而來的寒風,頓時吹得他有些略微發寒。
他出來後,幾名親衛就過來為他牽馬,他拒絕了徒步走在蕩陰城內的街道上,速度很慢,王淩知道會有人來找他。
過了片刻,果然身後傳來馬蹄聲,王淩扭過頭看了眼,就站在一邊等著。
幾名騎士到了近前,有人翻身下馬,拱手說道:“王將軍。”
王淩看到來人,是郭淮,便笑道:“郭將軍。”
“回營順路,一起走走?”
郭淮問道。
“走吧。”
王淩示意。
隨後二人就批著蓑衣走在風雪中。
郭淮先是跟他閒聊了幾句,踩著腳下的積雪,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
等到出了城池,往東南麵自己營寨方向去的路上,周圍已經沒有多少人,除了親衛以外,就是遠處還能看到其餘參加宴會正回本部營寨的將領們。
風雪掩蓋了聲音,郭淮忍不住忽然問道:“王將軍,我有一事想問問。”
“郭將軍請說。”
王淩知道他要問什麼。
果不其然,郭淮問道:“大都督隻說漢軍答應了我們的投降,並且諸葛亮願意在大河邊祭祀大河,指著大河發誓,不會加害我們,但投降之後,我們怎麼安排卻是沒說,王將軍知道嗎?”
王淩淡淡地回答道:“自然知道。”
郭淮大喜道:“還請將軍明示。”
“大都督的待遇好啊,封黃門侍郎、列都亭侯、歸德將軍、護軍,賜田萬畝,食邑八百戶。”
王淩的話裡頗有些羨慕的情緒,雖然這些在以前曹魏朝廷裡,對於已經是車騎將軍、舞陽侯的司馬懿來說,肯定不能算高官厚祿。
但現在身份不同了,從高高在上的曹魏高官,變成了降將,能有這樣的待遇,而且還能門蔭子孫,已經非常不錯。
相比之下,他們的待遇就差了太多,不僅賞賜極少,還沒有門蔭子孫的能力,將來如果子孫後代讀書不努力,無法科舉入仕,恐怕整個家族都要沒落。
“大都督為車騎將軍,能得到這般待遇自然是正理。”
郭淮聽了後很高興,問道:“如果大都督能夠得到三個從三品職務,那我們豈不是也能得個正四品?”
“嗬。”
王淩乜著看了他一眼,輕笑道:“你想多了,你知道即便是大漢,這能門蔭子孫的勳官、散官和封爵能有多少?就連諸葛亮都才隻是正三品,沈晨雖有個正一品的上柱國勳官,可他卻沒有散官職。我們這群降將能有個五六品就不錯了,還想著正四品?”
郭淮頓時感覺到渾身冰寒,顫抖著說道:“那豈不是?”
“是,我們都不能門蔭子孫。”
王淩看著他,周圍親衛都離得比較遠,加上風雪大,誰都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麼。
郭淮黯然失色,苦澀說道:“這宗族的田奴、徒附都要被清點出去,土地也要上繳國庫,我們也沒有門蔭子孫的權力,那宗族豈不是?”
在家族利益至上的漢末,這無異於要了他們這些世家子弟的命。
王淩微笑道:“你知道為何我們不能門蔭子孫,大都督不僅可以,還能夠一次性讓三名子嗣直接以從七品之職入仕嗎?”
“為何?”
郭淮問。
“因為諸葛亮說,咱們這十二萬人馬,三軍將士,全都歸司馬懿管,他權力最大,他能答應歸順,那立的功勞自然也最大,所有的功勞全都被他占了,我們能有多少功勞?”
王淩淡淡地說道。
直呼大都督名字?
郭淮皺起眉頭。
隨後倏地睜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向王淩。
王淩也在看他。
郭淮試探性問道:“若都.司馬懿死了,那?”
王淩微微點頭。
郭淮頓時心中了然,說道:“我等勢單力薄,將軍有何打算?”
王淩左右看看,正在這個時候,背後忽然有馬匹緩緩過來,他便說道:“噓,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