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龍者不能成惡龍!_三國之銀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銀狐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龍者不能成惡龍!

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龍者不能成惡龍!(1 / 2)

從皇宮回來,總算是見到了妻子。聽說沈晨終於回來,家族頓時熱鬨了起來。

如今沈家還是人丁興旺,妻子劉甯,長子沈印,次子沈熙,前幾年在沈晨離開襄陽去西涼之前,又添了新丁,是幼女沈蘭。

特彆是他的母親鄧氏還在,今年也六十餘歲。反倒是沈晨的父親沈真病逝了好幾年,令人有些遺憾。

沈晨的兄長沈忠被劉禪賜予了爵位,封為列侯,長子門蔭入仕。堂兄沈桃因戰功被封為安北將軍,目前在諸葛亮軍中,他的妻子也都過來湊熱鬨。

還有鄧洪,鄧洪現在都六十三歲了,他已是三公之一的司空,雖然沒什麼實權,可地位極為崇高,長子鄧晏現在是尚書台戶曹尚書,長孫都十多歲了,子孫福澤連綿,三代同堂。

諸多親族齊聚沈府,熱熱鬨鬨一百多人,吃過午宴之後,兒孫各自在院中玩耍,女人在後院聚會聊天,沈晨鄧洪等人則聚集在大殿之內,算是親族的一次大會。

鄧洪地位和輩分最高,吃飯的時候都是坐在首位,此刻便在廳內安坐,他是客人肯定不能坐在主位,沈晨也沒有坐主位,就在鄧洪的對麵坐下。

這樣眾人按照左右秩序排列,沈晨環顧四周,家族當中竟有十餘人在朝中為官,雖然多是小官,但也有像鄧洪、沈桃、鄧宴等身居高位者,其中還不乏鄧洪這樣三公之一,可以說權勢不小。

沈晨看到這一幕忽然心中警惕起來,漢時正處於世家門閥階段,甚至到唐朝還有五姓七望之說。形成這樣的原因,就在於家族代代為官,形成世家門閥壟斷。

鄧沈二氏不分你我,特彆是沈家原來算鄧家半個附庸,可隨著沈晨崛起,沈氏家族也如日中天,除了沈晨以及沈桃之外,沈晨的堂叔伯兄弟,似乎就有好幾個被封為列侯或散官、勳官,級彆自然不高,可也都是官員。

一係列的情況證明了鄧沈二氏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現在整個宗族,恐怕都已經是大漢最頂尖的世家了。

但沈晨卻知道,正所謂盛極而衰。

一個家族如果太過昌盛,且世代為官,長久把持權力,必然為統治階級忌憚。何況正如皇帝不一定代代明君一樣,家族子孫也並非代代賢良,若是家族壯大,子孫後代很容易利用權勢為非作歹。

最重要的是屠龍者不能成為惡龍,沈晨本就打算終結世家門閥的時代,又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家族變成世家門閥,所以他必須要采取行動,趁著事情還未變動之前斷絕家族成為門閥。

不過此時諸多親族正在,不好直接明說,眾人議論紛紛,都在表達著對大漢一統,沈晨立下大功勞的慶賀,就像是親戚之間的飯後閒談,一個個談天說地,口若懸河。

“如今咱們大漢又重新恢複一統,這都是曉卿族兄的功勞啊。”

“是啊,族兄如今已是驃騎大將軍,位比三公,僅次於丞相和大將軍,這般權勢,恐怕我們鄧沈二氏要如日中天了。”

“聽說曹魏弄了個九品中正製度,把世家和人才分為上中下大三品,每大品又細分為小三品,總共九品。若是按照他們的計量方式,咱們鄧沈氏族,至少也是上上品吧。”

“那肯定啊,遙想當年咱們鄧沈二氏隻是徐州襄賁黃門亭兩個鄉亭小家族,連豪強都算不上。如今卻到了今日這樣的地位,重振鄧氏榮光恐怕也不遠了。”

眾人笑逐顏開地說著,這些話在沈晨耳朵裡聽著很刺耳,但在當時人眼中,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沈晨雖然打壓豪強世家,但卻從未說過要瓦解宗族勢力。

因為宗族勢力太根深蒂固了,即便是兩千年後的新時代,我國南方福建、廣東、廣西等沿海省份,宗族勢力依舊十分強大。震驚全國的陸豐博社村,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打壓豪強士族可以用他們竊取國家的人口土地為借口,一一進行清理。但要是想瓦解宗族勢力,那就是在與整個東漢的百姓作對。

皇權不下鄉,這句話可不是空談。

現在他們宗族勢力強盛,雖然還未形成世家門閥那樣,壟斷土地、人口和官職,可卻已經有了雛形,再這樣下去,情況怕是不會太妙。

沈晨沒有參與進大家的聊天當中,鄧洪見到他隻是盤膝坐在那喝茶,不由好奇問道:“曉卿,在想什麼呢。”

“沒想什麼。”

“現在天下大定,陛下好像打算要遷都回洛陽,你怎麼看?”

鄧洪又問。

沈晨想了想,點點頭道:“嗯,暫時定都洛陽挺好。”

“暫時定都洛陽?”

鄧洪驚訝道:“為什麼隻是暫時?”

“因為現在大漢才初定,要先關注於國內,洛陽處於天下中樞,去哪都方便。”

“原來如此,難道按照阿晨的意思,我們還不止關注於國內?”

“自然是,大漢要想恢複當年四夷朝見,就要重新拿回西域。遠征西域,大抵就要遷都長安。”

沈晨說道。

西漢對西域有實際掌控權,那是因為長安離西域近,發兵也稍微容易一點。

到了東漢對西域掌控下降,在班超之後,漸漸失去對西域的掌控,就在於涼州羌亂頻發,中斷了漢朝對西域的往來,加上洛陽離西域太遠,鞭長莫及所致。

所以要想重新奪回西域,就要讓政治和軍事中心離西域更近一點,西域風吹草動能儘快知道,自然也能迅速發兵去鎮壓。

“我明白了。”

鄧洪醒悟道:“原來這裡麵還有這樣的考量,看來交通十分關鍵啊。”

“不錯,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很.等會,我好像知道下一步國策應該是什麼了。”

沈晨正說著,忽然想起一件事情。

目前定的國策是大漢初平,最多出兵滅了公孫氏,收回遼東,之後就要全力發展生產力,提升糧食產量,恢複人口。

南北朝對峙,曆經大小戰事數十次,又經過瘟疫、天災、饑荒等洗禮,全國人口恐怕就也三千多萬,就算加上收複的胡人,總人口也最多堪堪四千萬。

按照以往大漢六千萬人口來算,經過這次農業改革,生產力提升,應該會達到宋朝水準,可以容納一億人口左右。

但一億人口也不是憑空變出來,至少得經過好幾代人發展才可以,所以生產力和人口是長遠大計。

然而有一件事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那就是修建大運河。

隻要把大運河修建起來,南北交通就能發展起來,極大利於人口和商業流動,同時還能打好工業革命的基礎,為將來從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出港,遠洋海外稱霸世界做鋪墊。

想到這裡,沈晨頓時心中有了一個長遠計劃。

提升生產力,恢複人口,同步修建大運河,加快國內交通流動,促進商業和人口的興旺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鼓勵百姓出海,征服世界。

通過陸地可以走西域,與貴霜帝國、安息帝國以及古羅馬帝國連通。走海上可以去美洲、南洋、澳洲、中亞以及非洲。


最新小说: 60替嫁:嬌妻莫慌,我有空間吃穿不愁 再動就親你 人在秦時,趨吉避凶 從拳願暴打海賊王開始 我有9999萬億,跟我比有錢? 從遮天魔獄玄胎經橫推諸天 大槐樹到新來生 暖風知南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成了女帝的養成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