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陰陽大衍仙訣》乃道家秘傳之頂級功法,融合陰陽之道、大衍之數的精妙,旨在引導修行者體悟天地至理,通過獨特的吐納法與經脈運行之術,逐步實現自我超越,達至超凡入聖之境。此功法共分十三重,每重皆有其獨特的修行法門與深刻內涵,需修行者循序漸進,潛心鑽研。
修行總綱
一)抱元守一,體悟陰陽
道家強調“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修行伊始,需尋一靜謐之地,摒棄外界紛擾,使內心澄澈如鏡。盤膝而坐,五心朝天,意守丹田,感知體內陰陽二氣的微妙平衡。吸氣時,想象清氣自天地間湧入,化為純陽之氣,沿督脈上行,滋養頭部諸竅;呼氣時,濁氣從體內排出,化為純陰之氣,沿任脈下行,歸於丹田。此過程需緩慢、深沉、均勻,讓氣息如絲般綿長,通過吐納引導陰陽二氣在體內初步流轉,感受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係,為後續修行奠定基礎。
二)調和陰陽,順應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修行者應順應自然規律,以陰陽調和為要。根據四季更迭、晝夜交替調整修行方式。春季陽氣生發,應多在清晨吸納自然之陽氣,配合柔和的伸展動作,促進陽氣在體內暢行;秋季陰氣漸盛,宜在傍晚進行深度吐納,吸納陰氣,滋養臟腑。同時,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心態,不嗔不怒,不貪不癡,使內心陰陽平衡,與外界自然環境相互呼應,從而借助自然之力加速功法修行。
三)周天運轉,大衍其數
“周天者,循環無端之謂也”。當對陰陽二氣的感知與調和達到一定程度,便需引導陰陽二氣進行周天運轉。以意念為引,使陽氣從丹田出發,經會陰,沿督脈上行,過尾閭、夾脊、玉枕,至百會;陰氣則從百會下行,沿任脈,經膻中、神闕,回歸丹田,完成小周天循環。隨著修行深入,拓展至大周天,讓陰陽二氣在奇經八脈、十二正經中循環往複。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修行者需領悟這“遁去其一”的妙理,在周天運轉中把握陰陽變化的微妙節奏,使功法與天地數理相應,達到更高層次的修行境界。
十三重功法修煉詳解
一)陰陽初感·靈竅開啟
初入《陰陽大衍仙訣》,首要任務是喚醒身體對陰陽二氣的感知,開啟靈竅。修行者於靜室中,閉目冥思,專注於呼吸之間。每次吸氣,想象一絲微弱的陽氣如金線般自鼻端而入,緩緩下行至丹田,溫暖如春日暖陽;呼氣時,一絲陰氣如銀線般從丹田上升,經口呼出,清涼如秋夜月光。如此反複,隨著呼吸的深入,逐漸能在丹田處感受到陰陽二氣的微弱交融。待丹田處陰陽交融之感穩定後,嘗試以意念引導這股交融之氣衝擊眉心處的印堂穴。起初,可能會感到輕微的脹痛,這是靈竅欲開的征兆。持續以平和的意念衝擊,直至印堂穴處傳來一陣清涼之感,靈竅開啟,能初步感知外界陰陽氣息的流動,此為功法入門之象。
二)陰陽調和·氣蘊丹田
靈竅開啟後,著重調和陰陽二氣,使其在丹田處凝聚。修行者每日清晨日出之時,麵向東方,行大吸大吐之法。深吸氣,想象東方青木之陽氣如洪流般湧入體內,沿督脈上行至頭頂,再沿任脈下行彙聚於丹田;呼氣時,將體內濁氣排出,同時想象丹田內的陰氣與外界清氣相互交融,使丹田內陰陽二氣愈發醇厚。隨著修煉深入,丹田處會逐漸形成一個陰陽旋轉的氣旋,此氣旋蘊含著強大的能量,如同孕育萬物的混沌。在修煉過程中,要時刻保持意念的專注,不可讓陰陽氣旋紊亂,以免導致氣逆之症。經過數月修煉,丹田內陰陽氣旋穩固,可為下一重功法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持。
三)小周天行·陰陽流轉
丹田氣蘊充足後,引導陰陽二氣進行小周天循環。以意念為舵,陽氣從丹田出發,經會陰,沿督脈緩緩上行。此時,要細細感受陽氣在尾閭、夾脊、玉枕等穴位處的運行,可能會遇到些許阻滯,如同溪流遇石。以平和之心,借助呼吸之力,使陽氣如水滴石穿般突破阻礙。當陽氣抵達百會時,會有一股清涼之感自頭頂蔓延。緊接著,引導陰氣從百會下行,沿任脈回歸丹田。在陰氣下行過程中,要保持陰氣的柔和與順暢,避免急躁。小周天循環需每日多次練習,隨著循環次數的增加,陰陽二氣在體內的流轉愈發順暢,身體對陰陽能量的掌控能力也逐漸增強。此重修煉關鍵在於陰陽流轉的平衡與協調,切不可偏廢一方。
四)大周天拓·陰陽交融
小周天熟練掌握後,著手拓展大周天。大周天涵蓋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難度遠高於小周天。修行者在進行大周天修煉時,需先引導陰陽二氣在小周天的基礎上,流入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等奇經八脈。在奇經八脈中,陰陽二氣相互交融,相互轉化,形成更為複雜的能量網絡。隨後,陰陽二氣再彙入十二正經,完成整個大周天循環。在大周天運行過程中,會遇到諸多能量節點的阻礙,如經穴處的氣血瘀滯等。修行者需運用吐納之法,增強陰陽二氣的力量,以堅定的意念引導其衝破阻礙。每衝破一處阻礙,身體對陰陽能量的容納與運用能力便會提升一分。此重修煉需耐心與毅力,不可急於求成,大約需半年至一年時間,方能使大周天循環穩定順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五)陰陽煉體·筋骨強健
大周天暢通後,將陰陽二氣引入筋骨,淬煉身體。想象陽氣如烈火,陰氣如寒水,二者在筋骨間交替運行。先以陽氣煆燒筋骨,使筋骨在高溫下變得堅韌,陽氣從丹田出發,沿經脈流入骨骼,滲透至骨髓,如同火之冶煉,去除雜質;隨後以陰氣滋養,陰氣如清泉,潤澤被陽氣煆燒後的筋骨,使其剛柔並濟。在煉體過程中,會感到筋骨有強烈的酸脹感,這是陰陽二氣在重塑筋骨結構。持續修煉,可使筋骨逐漸變得強韌無比,抗壓能力大幅提升。同時,配合一些傳統的煉體功法,如易筋經等動作,輔助陰陽二氣在筋骨間的運行,效果更佳。經過一年左右的修煉,身體筋骨可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強度,為後續更高層次的修煉打下堅實基礎。
六)陰陽洗髓·髓海清明
筋骨強健後,以陰陽二氣洗髓。引導陰陽二氣彙聚於脊髓,陽氣在上,陰氣在下,如同日月交輝。陽氣如陽光照耀,淨化脊髓中的雜質,使脊髓中的氣血更加純淨;陰氣如甘露滋潤,補充脊髓所需的營養物質,增強脊髓的生機與活力。在洗髓過程中,會感到一股溫熱與清涼交織的感覺自脊柱蔓延至全身,這是陰陽二氣在發揮作用。隨著洗髓的深入,脊髓中的雜質逐漸排出體外,表現為身體排出黑色或黃色的汗液。同時,大腦中的髓海也會得到滋養,思維變得更加敏捷,記憶力大幅提升。此重修煉需保持身心的極度寧靜,專注於陰陽二氣在脊髓與髓海間的運行,大約需持續修煉一年半至兩年時間,方可使髓海清明,身體得到深度淨化。
七)陰陽通竅·六感圓明
洗髓之後,以陰陽二氣開啟周身竅穴,提升六感。人體周身竅穴眾多,與天地能量相連。修行者先以陽氣衝擊天目穴,想象陽氣如利劍般衝破天目穴的阻礙,開啟天目後,可增強對周圍氣場的感知,能看到常人無法察覺的能量波動;再以陰氣開啟耳竅,使聽力更加敏銳,能聽到細微的聲音,甚至能分辨出不同聲音中的能量波動;接著以陽氣開啟鼻竅,增強嗅覺,可嗅出空氣中蘊含的各種氣息,感知周圍環境的微妙變化;然後以陰氣開啟口竅,使味覺更加靈敏,能品嘗出食物中蘊含的陰陽能量;之後以陽氣開啟手少陰心經的神門穴,增強觸覺,能感知到空氣中能量的流動;最後以陰氣開啟足少陰腎經的湧泉穴,使身體與大地的能量連接更加緊密,對地氣的感知更為敏銳。通過開啟這些竅穴,六感得到極大提升,修行者能更深入地感知天地間陰陽能量的變化,為後續功法修煉提供更豐富的信息。
八)陰陽化形·仙姿初現
通竅之後,嘗試將陰陽二氣化為自身的仙姿。修行者在靜室中,閉目冥想,以強大的意念調動丹田內的陰陽二氣。想象陽氣化為金色的光芒,凝聚成龍的形態,代表陽剛、威嚴與力量;陰氣化為銀色的光芒,凝聚成鳳的形態,代表陰柔、靈動與智慧。龍與鳳在體內盤旋飛舞,相互交融,逐漸與自身的身體結構相結合。隨著修煉深入,體表會散發出一層淡淡的陰陽光暈,仿佛披上了一層神秘的仙衣。此時,身體的氣質發生變化,透露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氣息。在化形過程中,要不斷強化龍與鳳的形態與自身的融合,使陰陽二氣所化的仙姿成為自身力量的一部分。每日修煉,持續數月,仙姿逐漸穩固,自身實力得到大幅提升。
九)陰陽禦氣·縱橫天地
仙姿初現後,掌握禦氣之法,縱橫天地之間。修行者可運用陰陽二氣與外界天地能量相呼應,實現禦氣飛行。通過吐納之法,調節體內陰陽二氣的比例,與外界大氣中的陰陽能量相契合。吸氣時,吸納外界陽氣,使身體輕盈,如鵬鳥展翅;呼氣時,排出體內陰氣,調整飛行方向。同時,可凝聚陰陽二氣為護盾,抵禦外界攻擊。當麵臨危險時,調動丹田內的陰陽二氣,在身體周圍形成一層堅實的護盾,陽氣在外,抵禦陽剛之力的攻擊,陰氣在內,化解陰柔之力的侵襲。此外,還能將陰陽二氣凝聚成各種武器,如陰陽劍、陰陽刀等,以意念操控其攻擊敵人。此重修煉需對陰陽二氣的掌控達到極高水平,通過不斷練習,熟練掌握禦氣技巧,使自身在天地間自由穿梭,具備強大的攻防能力。
十)陰陽合道·體悟法則
禦氣自如後,追求與道相合,體悟天地法則。深入研習道家經典,領悟陰陽變化、五行生克、天地循環等宇宙法則。在修煉過程中,將功法與這些法則相結合。例如,在運用陰陽二氣時,遵循五行生克之理,以金氣強化陰氣的鋒利,以木氣增強陽氣的生機。在與外界環境交互時,順應天地循環的節奏,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合理運用陰陽二氣。此時,修煉不再局限於功法的形式,而是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皆蘊含道意。通過與道相合,使自身對陰陽二氣的運用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功法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此重修煉需修行者具備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蘊與敏銳的感悟能力,不斷在生活與修煉中體悟道的真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十一)陰陽歸一·萬法同源
與道相合後,進一步追求陰陽歸一,領悟萬法同源之理。世間功法雖千差萬彆,但根源皆在於道,陰陽二氣為萬物之基。修行者將《陰陽大衍仙訣》與其他修行法門相互印證,尋找其中的共通之處。在修煉其他功法時,以陰陽之道為指引,將其融入《陰陽大衍仙訣》中。例如,在修煉一門注重精神力的功法時,將其與《陰陽大衍仙訣》中的陰陽煉神之法相結合,以陰陽二氣滋養精神力,使其更加強大。通過這種方式,修行者能融會貫通各種修行理念與方法,使《陰陽大衍仙訣》更加完善,自身對功法的理解與運用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此重修煉需廣泛涉獵各種修行知識,以開放的心態與深厚的修行底蘊,實現功法的升華。
十二)陰陽逆元·逆轉乾坤
萬法同源後,嘗試陰陽逆元之術,逆轉乾坤。此術借助對陰陽法則與天地能量的深刻理解,打破常規,逆轉時空與因果。在特定的時機與條件下,修行者可運用功法之力,使時光回溯,修複受損之物,或改變事物發展的軌跡。例如,當自身受傷時,以陰陽逆元之術,引導陰陽二氣回溯受傷的過程,使傷口逐漸愈合;當麵對敵人的攻擊時,逆轉因果,使攻擊的力量反作用於敵人。此術需謹慎使用,因其違背自然常規,若運用不當,可能會引發嚴重後果。修煉此術時,需對天地法則有深入洞察,以極高的修為與智慧駕馭陰陽二氣,方可實現逆轉乾坤之能。此重修煉需曆經無數磨難與感悟,不斷提升自身的境界與實力。
十三)陰陽永恒·超脫輪回
《陰陽大衍仙訣》的最高境界,乃是陰陽永恒,超脫輪回。修行者通過前麵十二重的修煉,身心與陰陽之道合一,力量達到極致。此時,擺脫生死輪回的束縛,實現永恒之境。在這一境界中,修行者可自由穿梭於天地之間,不受時空限製。其存在超越了凡人的認知,成為宇宙間永恒的存在。陰陽在體內達到絕對的平衡與和諧,相互交融,生生不息。要達到此境,需曆經無數劫難,以大毅力、大智慧完成最後的升華。超脫輪回後,修行者肩負起維護天地平衡、傳承道家修行之道的重任,為後世修行者指引方向,使道家修行的光輝永遠照耀世間。
《陰陽大衍仙訣》十三重功法,蘊含著道家對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與探索。修行者需以堅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以及對道的虔誠追求,方能逐步攀登功法的高峰,實現超凡入聖的夢想。同時,修行者應秉持正道,以善念為本,運用功法之力造福世間,不可為惡,以免自毀修行之路。
喜歡萬千功法錄請大家收藏:()萬千功法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