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綱
夫劍者,百兵之君,剛中寓柔,動時如電,靜若處子。《奪命十三劍》以道家陰陽平衡、天人合一之理為基,借吐納之法,引天地靈氣入體,循經脈流轉,凝於劍端,爆發淩厲劍氣,克敵製勝。修煉此劍法,需心若止水,意守丹田,感悟劍之真諦,方能發揮其無上威力。
二、修行總訣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劍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先守丹田,氣沉淵海,吐故納新,如龜息綿綿。吸氣時,意引天地靈氣自百會而入,沿督脈下行至丹田,仿若陽光照耀,溫暖周身;呼氣時,濁氣自湧泉排出,如塵埃落地,身心清淨。
待氣滿丹田,以神禦劍,意隨劍走。劍之所向,氣之所聚。以意領氣,氣催劍行,使劍招與天地之氣相應,人與劍合,劍與氣合,氣與神合,達至天人合一之境,方能施展出奪命十三劍之精妙。
三、十三招式修煉經文
一)奪命開山式
招式名:奪命開山式
修煉經文:陰陽始判,乾坤初定。此式以陽剛之力為主,引天地純陽之氣入體。吸氣,意念純陽靈氣自膻中穴納入,沿手臂外側陽經灌注於劍,如烈火焚山,氣勢磅礴。呼氣時,劍身顫動,以雷霆萬鈞之勢向前劈出,意在開山裂石,斬破一切阻礙。此招講究力大勢沉,剛猛無匹,以雄渾的劍氣震懾敵人。
經脈運行注解:吸氣時,膻中穴開啟吸納純陽之氣,沿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下行至手部,充盈劍身。呼氣發力時,氣勁從劍身爆發,帶動手臂肌肉骨骼,以腰部為軸,將力量傳遞至劍端,形成強大的劈砍之力。
二)奪命分水式
招式名:奪命分水式
修煉經文: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式借水之陰柔。吸氣,引天地陰柔之水靈氣自湧泉穴入體,沿足少陰腎經上行至丹田,再分流至手臂內側陰經,注入劍中。呼氣,劍如靈蛇遊動,以巧妙之勁切入,似分水而行,化解敵人攻勢,順勢反擊。此招注重劍勢的靈動與變化,以柔克剛,避實就虛。
經脈運行注解:吸氣時,湧泉穴吸納水靈氣,沿足少陰腎經上行彙聚丹田,再從丹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傳至手部。呼氣時,氣勁隨著劍的走勢,以手腕為軸,巧妙地控製劍的方向和力度,實現靈動的切割和反擊動作。
三)奪命追星式
招式名:奪命追星式
修煉經文:追星趕月,以快製敵。吸氣,引星辰之速氣自百會灌頂而入,沿督脈下行,至命門後分流至雙腿足三陽經,令身形如電。同時,部分速氣傳入手臂,使劍招迅猛如流星。呼氣瞬間,身形疾衝,劍出如矢,直刺敵之要害,令敵防不勝防。此招追求極致的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擊敵人。
經脈運行注解:吸氣時,百會吸納速氣沿督脈下行至命門,再分彆沿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到達腿部,增強腿部爆發力。同時,部分速氣經帶脈、手臂陽經至手部。呼氣時,腿部發力帶動身體前衝,手臂借速氣之力迅速刺出劍,整個過程一氣嗬成,速度極快。
四)奪命穿雲式
招式名:奪命穿雲式
修煉經文:雲者,飄忽不定,變幻莫測。吸氣,引雲霧之幻氣自勞宮穴入體,沿手臂內側陰經上行至膻中,再經任脈下行至丹田,與丹田之氣交融。呼氣,劍招如雲霧繚繞,虛虛實實,以幻惑敵。時而直刺,時而橫削,劍影重重,令敵人難辨真假,最終尋機突破防線,直取敵身。此招注重劍招的虛實變化,擾亂敵人視聽。
經脈運行注解:吸氣時,勞宮穴吸納幻氣沿手臂陰經上行至膻中,再經任脈下行與丹田氣交融。呼氣時,丹田氣帶動幻氣,通過手臂陰經傳至劍身,劍招以手腕為中心,靈活變化,配合身體的移動,產生虛實難辨的劍影,擾亂敵人判斷。
五)奪命逐月式
招式名:奪命逐月式
修煉經文:月有陰晴圓缺,此式蘊含圓轉變化之理。吸氣,引月光之華氣自印堂穴入體,沿督脈下行至尾閭,再沿帶脈環繞腰間,使腰部靈活自如。同時,華氣分流至手臂陽經,充盈劍身。呼氣,劍隨身轉,如月光流轉,以連綿不絕的劍勢纏繞敵人,令敵陷入劍網之中,難以脫身。此招強調劍勢的圓融連貫,以柔勁牽製敵人。
經脈運行注解:吸氣時,印堂穴吸納華氣沿督脈下行至尾閭,再沿帶脈環繞腰部,增強腰部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同時,華氣經手臂陽經至劍身。呼氣時,腰部發力帶動身體轉動,手臂隨身體轉動揮舞劍,形成連續不斷的圓轉劍勢,以腰部的力量帶動劍的走勢,實現劍勢的連綿。
六)奪命驚風式
招式名:奪命驚風式
修煉經文:風無常形,動如雷震。吸氣,引狂風之暴氣自鼻吸入,沿任脈下行至丹田,再從丹田爆發,沿手臂外側陽經迅猛衝向劍身。呼氣,劍出如驚風驟雨,快速且密集地攻擊敵人,劍招淩厲,如狂風席卷,不給敵人喘息之機。此招以強大的爆發力和密集的攻擊壓製敵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