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雲宗,外門廣場。
清晨的霧氣尚未完全散去,數百名新晉的雜役弟子身著統一的灰布衣衫,鴉雀無聲地站立著。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混合了緊張、期待與敬畏的情緒。李夢站在人群靠後的位置,身形瘦削,臉色因之前的磨難和連日的雜役勞作而顯得有些蒼白,但一雙眼睛卻異常明亮,沉靜地注視著前方高台。
鐘鳴三響,一位身著青色道袍、麵容清臒、長須飄灑的老者緩步走上高台。他目光掃過台下,雖無刻意施壓,一股無形的威壓卻讓所有弟子下意識地挺直了脊背,呼吸都放輕了幾分。這是一位金丹期的長老。
“肅靜。”老者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老夫乃外門傳功長老,道號‘青木’。今日,便由我為爾等講授我落雲宗根基修煉之法,亦是此方天地大道之始——五行納氣篇。”
台下更加寂靜,落針可聞。
青木長老緩緩道:“天地有靈,蘊於萬物。修行之始,在於感應並引納天地靈氣入體,淬煉肉身,開辟丹田氣海。此乃修行第一境——納氣期。”
“然靈氣並非混沌一體,皆有屬性偏向。世間萬物,大抵不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屬。爾等入門時,皆已測過靈根。靈根為何,便感應吸納何種靈氣,效率最高,事半功倍。”
“金靈根者,感西方肅殺銳利之氣;木靈根者,引東方生機勃發之息;水靈根者,納北方潤澤綿長之流;火靈根者,吸南方熾熱狂暴之炎;土靈根者,承中央厚重載物之韻。”
“納氣初期,需靜心凝神,於萬籟中捕捉那與自身相契的靈氣光點,引入體內,是為‘氣感自生,引氣入體’。”
“待靈氣積攢足夠,於丹田內形成穩定氣旋,往複循環,自行流轉,便算踏入‘靈氣化旋,流轉不息’的中期之境。”
“直至靈氣充盈百脈,打通周身主要竅穴,使氣血暢通,體魄遠超凡人,奠定道基,便是納氣後期‘氣貫百脈,築基圓滿’。至此,方可嘗試凝聚更精純的真元,向那凝液期邁進。”
青木長老的話語蘊含著某種道韻,讓眾弟子聽得如癡如醉,仿佛眼前展開了一條清晰而浩瀚的大道。他們按照長老的指引,下意識地去回想、去嘗試感應那與自己靈根相符的天地靈氣。
李夢也閉目嘗試。他能模糊地感知到周圍空間中漂浮著各色光點:熾熱的紅、沉凝的黃、銳利的白、生機勃勃的綠、溫潤的藍……它們代表著五行靈氣。但他的雜品三靈根(金火木)資質實在太差,對這些靈氣的吸引力微弱得可憐,感應起來也極為晦澀。
然而,就在他幾乎要放棄這種低效感應時,一種截然不同的感覺浮現了。
那不是任何具象的顏色,而是一種流動的“意”。它無處不在,卻又難以捉摸。它拂過他的皮膚,帶來微涼的觸感;它穿梭於林木之間,帶來沙沙的輕響;它甚至存在於每一次呼吸的間隙……
風。
它不受五行束縛,自由穿梭其間。它沒有固定的形態,卻擁有無匹的速度和撕裂一切的力量。
《九天玄劍經》的心法悄然加速運轉,與他丹田內那絲微弱的、得自“焚天功”卻已被悄然同化的金紅內力(此刻更應稱之為風屬性真氣)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他對於這種“流動”的感知,瞬間變得清晰了無數倍!
其他弟子還在艱難捕捉著零星的五行靈氣光點,李夢卻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風的海洋,無數無形的、活躍的“精靈”圍繞著他,對他表現出遠超五行靈氣的親和!
但他立刻壓製了這種衝動。青木長老隻字未提風靈根,全場數百人修煉的皆是五行基礎功法。他若此刻顯露出異常,無疑是自找麻煩。
他小心翼翼地控製著《九天玄劍經》,隻汲取那些微不可查、混雜在五行靈氣中的風之氣息,同時勉強分出一部分心神,按照青木長老所授的五行納氣法門,裝模作樣地汲取那幾乎不回應他的金、火、木靈氣,效率低下得令人發指。
高台上,青木長老講授完畢,開始解答弟子疑問,所言皆不離五行範疇。有弟子問及是否還有其他屬性,青木長老撫須淡然道:“天地之大,或有奇異,然五行乃萬物根基,亙古不變。爾等根基未穩,當好生錘煉自身靈根,莫要好高騖遠,追求那虛無縹緲之物。”
李夢低頭,掩去眼中一閃而過的明悟。
果然,風靈根在此界被視為異類,甚至可能不被承認。他的路,注定與旁人不同。
傳功結束,眾弟子散去,大多麵帶興奮,憧憬著納氣成功的未來。李夢則默默拿起分配給自己的掃帚,走向那依舊惡臭的雜役區。
他的丹田內,那縷微弱卻純粹的風旋,正依循著《九天玄劍經》的玄奧軌跡,自行緩緩運轉,無聲無息地壯大。遠比按照五行法門修煉快了十倍不止!
他抬頭,望了一眼天際流雲,風聲過耳,仿佛某種低語。
彆人修五行,納天地靈氣。
而他,欲乘風。
傳功結束,眾弟子麵帶思索與興奮,三三兩兩地散去。李夢正欲低頭趕往雜役區,一個略帶好奇的清脆聲音叫住了他。
“喂,那位師兄,請留步!”
李夢回頭,看見一個穿著同樣灰衣卻難掩靈秀之氣的少女快步走來。她眼睛很大,撲閃撲閃的,正帶著幾分探究看著他。李夢記得她,測靈根時是頗為不錯的水木雙靈根,名叫柳小螢。
“師兄,”柳小螢走到近前,好奇地問,“方才聽講,我看你似乎……嗯……眉頭緊鎖,是青木長老所講的納氣之法有何難處嗎?”她心思細膩,注意到了李夢之前的“艱難”模樣。
李夢微微一怔,隨即臉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略帶自嘲的苦笑,攤了攤手道:“難處?師妹慧眼如炬。不瞞你說,方才長老所言的金芒、赤炎、青木之氣……於我而言,它們大抵是覺得我這人無趣,約好了一起躲著我走。”
柳小螢被他這風趣的說法逗得“噗嗤”一笑,掩口道:“師兄說笑了。修行之初,感應艱難些也是常事,持之以恒便好。”她看李夢衣著樸素,又是雜役弟子,心下多了幾分同情,寬慰道。
“承師妹吉言了。”李夢笑了笑,語氣輕鬆,“或許是我這人天生‘風’趣了些,與那沉穩的五行之氣不太合拍。它們不來找我,我便隻能自己去追追看了,雖然總是追不上,活動活動筋骨也好。”
他這話一語雙關,既解釋了自己“修煉緩慢”的“原因”,又暗指了自己即將去乾的雜役活計——可不是要活動筋骨麼。
柳小螢聽他言語幽默,明明處境不佳卻不見絲毫陰霾,不由得好感大增,笑道:“師兄真是豁達。那我便不耽誤師兄去……‘追’靈氣了。若是日後修行上有疑問,或許我們可以一同探討?”她看得出李夢隻是雜役弟子,但覺得他心性頗佳。
李夢拱手,風趣回應:“固所願也,不敢請耳。隻怕到時我追靈氣追得灰頭土臉,師妹莫要嫌棄才好。先行一步,我的‘煉體之法’——掃帚功還等著我去修煉呢。”
說罷,他朝柳小螢眨了眨眼,轉身瀟灑地扛起靠在牆角的掃帚,大步朝著雜役區走去,那背影竟看不出半分沮喪,反而有幾分落拓不羈的灑脫。
柳小螢看著他離去的方向,忍不住又笑了笑,覺得這位師兄真是個妙人。她搖搖頭,也轉身走向自己的住處,心中對未來的修行生活,似乎因為這個小插曲而多了幾分明亮的色彩。
而離去的李夢,嘴角也噙著一絲淡淡的笑意。與人為善,總無壞處。更何況,這枯燥的修行路上,能遇到這般友善有趣的同門,偶爾說上兩句風趣話,倒也讓這“苟著”的日子,不那麼沉悶了。
他的丹田內,那縷無形之風,似乎也因她心情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