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的發酵,炎信安河橋的好評越來越多。
然而也就在此時,他的直播間裡突然就湧進一堆黑粉,他們在炎信安河橋的鏈接下,進行瘋狂的辱罵。
“什麼垃圾玩意兒?就你這也配和蘇青穎的安和橋比?”
“是啊,人家的旋律多變又巧妙,你這也太單一了吧。”
“抄襲就抄襲吧,承認就好了,還非要班門弄斧。丟不丟人!”
“……”
這樣的辱罵越來越多,將之前的好評,竟然都給蓋過去了。
原本好評滿滿的評論區,現在竟然全是對炎信的辱罵。
也就在此時,蘇青穎又發布了一條微博:
“炎信你終於回應了。”
“沒有想到,你發布了這麼一首劣質的歌曲。”
“用它來和我的正版安河橋相比,你配嗎?”
“配得上我後邊那精心製作的DJ旋律嗎?”
“算了,我說的不算。”
“我想請當下最熱門的樂評節目,樂章研習社來點評一下吧。”
懇請巴文才老師能點評@樂章研習社。
沒過幾分鐘,樂章研習社在微博上直接回應。
“安排……”
當天下午,樂章研習社直接開啟直播。
畫麵中,一個大約300斤的胖子出現在鏡頭前。
“大家好,我是巴文才。”
“歡迎來到樂章研習社。”
“今天我們受到了蘇青穎老師的邀請,來對當下的兩個版本安河橋進行點評。”
樂章研習社,在這個世界,是非常有名的音樂點評節目。
所以他的直播剛一開啟,直播間就湧進了好十幾萬人。
一瞬間,也將炎信與蘇青穎之間安和橋版本之爭的熱度,又向上推了推。
“按照老規矩,我們先將兩首歌曲,都聽一下,然後再做出點評。”
巴文才說完,直播間內就響起了安和橋的旋律。
等兩個版本的安和橋都演奏完畢之後,巴文才的眼眶有些紅了。
但是他卻沒有注意到自己模樣的變化,就這樣對著鏡頭開始了點評。
“我先來點評一下蘇青穎的吧,蘇青穎的這首安河橋對旋律運用得很巧妙。”
“前麵大悲,後邊大喜。”
“旋律變化多端。”
“可以看得出,創作者的作曲能力是很強的。”
“總之這個版本我還是比較喜歡的。”
“下麵的我對第二首炎信的安河橋來進行點評一下。”
“這首呢,創作的也非常好。”
“但是我認為他不如前麵那一首。”
“因為他的旋律太單一了。”
“總之,我覺得蘇青穎的歌曲更好一些。”
“我個人也認為,蘇青穎的作曲能力要比炎信的強。”
看著巴文才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有一些直播間的觀眾已經看不慣了,在彈幕中發起了疑問。
“什麼?你管蘇青穎的旋律叫運用的巧妙?你將炎信的安河橋叫旋律單一?”
“我沒有聽錯吧?你是耳朵聾了嗎?這叫好?”
“巴文才呀巴文才,我原本還覺得你挺有才華的,現在看來你狗屁都不懂。”
直播間內一些不滿的評論發了出來,然而卻有更多讚同巴文才的彈幕發出來,直接將這些評論淹沒了。
巴文才繼續著他的點評。
“所以,以我個人來看,兩個版本的安和橋還是蘇青穎的更勝一籌。”
“但是呢,我說了也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