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敢問要開軍隊學院為何?”二人跪在地上,對著朱允熥抱拳問道,
“可是要興兵戈,開戰事?”
“戰事一起,多少百姓就會流離失所,百姓們背井離鄉!”
“漢朝漢武帝窮兵黷武,當初的大漢差點出了大亂!”
“唐末武將做大,更是藩鎮割據?”
“曆史的教訓告訴我們,絕對不能讓武將肆意的做大!”
“還請殿下三思!”
這二人就這麼跪在朱允熥的麵前,
“殿下,眼下大明正值太平盛世,在陛下的治理下,百姓們已經承平已久,若是開起戰端,怕是盛世將付之一炬!”
“還請殿下三思!”又一個開口的。
“說的好啊,要從曆史的經驗之中汲取教訓!”朱允熥給他們鼓掌,
若是沒記錯的話,每當天下太平的時候,這些人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借口,來防止軍方的人做大,
甚至是各種的爭鬥,陷害,搶班奪權。
大明也是經曆了一次次的變故,變成了現在這個模樣。
這些人,從曆史中唯一得到的教訓,就是從來不聽,不看曆史,不會吸取教訓。
“唐朝孤就不說什麼了,大漢?”
“知道現在咱們被稱呼為什麼人嗎?”朱允熥問道。
看著他們愣神的樣子,估計沒有理解自己所說的話,
“孤告訴你們,是漢人,為什麼要稱呼漢人?”
“摸摸你們自己背後的脊梁,給孤記住了!”
“其中的幾塊脊椎,是漢朝給你們的!”
“讓你們能以這個名字被稱呼,讓你們能堂堂正正的站在這裡!”
“若不然,現在的你們,還不知道怎麼對異族的人卑躬屈膝呢!”
“殿下,何出此言?”這些老家夥頓時有感覺被侮辱到了。
“何出此言?若是沒有漢武帝興兵大戰,我們還會有現在的脊梁,會有現在的骨氣嗎?”朱允熥嗬斥道,
“他的窮兵黷武確實不可取,但是他給我們的傳承,不是讓你們忘記的!”
“漢朝的人,尤其是漢武帝一朝的人,生活的水深火熱!”
“我們可以吸取教訓,但卻不是你們汙蔑漢武帝的理由!”
“有今天,咱們所有的人都應該感謝他!”
“還有,你們既然說曆史了,那你們來說說,宋朝如何?”
“他們倒是不重視武將!”
“哼,但是現在將宋朝的事情和彆人說一下,然後去問一下,哪個老百姓能希望生活在這麼一個朝代!”
“大宋?大慫比較好!”朱允熥可沒有什麼要退卻的意思。
麵對士大夫,就該妥協?就該聽他們的?
不然影響自己的名聲?看我在乎名聲嗎?
是能在我死了之後,將我給罵活不成?
至於說現在,他倒是要看看,誰敢這麼做?
真的做了,隻要自己成功,那就自有大儒為我辯經。
至於說什麼,自己立足未穩,不應該得罪他們?
他們是能造反?還是敢給自己製造混亂?還是能帶兵打仗?
是老朱提不動刀,殺不了人了?還是自己就表現的這麼軟弱可欺?
“殿下,大宋是我華夏傳承之中的大一統王朝!”
“哪怕是皇上也曾親口承認,我大明是承接大宋!”
“夠了!”朱允熥嗬斥著他們,
“承接大宋,那意思也隻是承認他們以前存在過!”
“我大明是接替了大宋,成為了新的漢人王朝,新的中原帝國!”
“宋太祖是被祭祀了,但是不包括他之後的皇帝!”
“可不是說他大宋就是我大明的祖宗了!”
“他們有不少經驗教訓,也需要被我們吸取,采用或者是摒棄!”
“打贏了還要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