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六?怎麼了?”朱元璋此時還不怎麼清楚。
“王三六立下大功,孫兒給了他一個官身!”朱允熥淡淡的解釋著。
這下,朱元璋的眉頭倒是微微蹙起了,他瞬間想到了這些家夥為什麼會來這邊了。
一個官身,不會被他們放在眼裡,但是這個趨勢,一個口子,卻是明晃晃的放了出來。
甚至哪怕就算是朱允熥自己給一條狗,一隻豬,嗯,豬不好說,他們自己家就姓朱,說豬似乎有些不尊重自己了。
現在民間的人都改變了稱呼,為了避諱,
哪怕就是個牲畜,被朱允熥給封個官身,他們都不至於這麼激動。
但是現在,是個人,能說話,會思考,會行動的人,那他們就有些坐不住了。
多少年了,做官的隻能是他們這些儒家的人,所謂的飽讀詩書的人,儒家的人。
這是他們的權力,他們的禁忌,不能被彆人給破壞了。
不然以後還會有什麼人,什麼身份的家夥來做官?
官位就這麼多,你搶走了,我們怎麼辦?
好不容易經過了上千年的發展,讓他們儒家獨尊了這麼久。
現在竟然要恢複以前的模樣?他們怎麼可能。
哪怕就隻是這麼一個人,口子不能開!
當然,也不是那麼的絕對,畢竟現在的朱皇上在位的嘛。
勸說是一定要勸說的,若是答應,以後就隻有這麼一個人,那他們也能捏著鼻子認了,畢竟還是自己的命更重要一些。
但是該說的事情還是要說,儒家的堅持,不能丟。
不然,不管是為了利益,還是為了自己的名聲,都必須要做。
否則等到以後,說是在他們當朝,在他們擔任大臣的時候,出了這個情況,自己連個屁都不敢放,那不是完犢子了嗎?
而且工匠,奇淫技巧,一向難登大雅之堂,現在都可以做官了,以後豈不是沒那麼多的人讀書了?
會有更多的人去鑽研這些東西了嗎?
那還怎麼宣傳儒家?還怎麼保持他們的地位?
還怎麼保證這些百姓們當順民?
朱元璋自己擔心的也是最後一條,所以才忍不住的皺起了眉頭。
不過朱允熥卻不會有這樣的想法,擔心,他要做的,就是為了敲開這麼一個口子。
“怎麼想的?”朱元璋問道。
不隻是朱元璋,這兩位也在等著朱允熥的回答,
“沒怎麼想!”朱允熥搖了搖頭,
“隻要是對我大明有利的,都可以得到我大明的賞賜!”
“他也隻是有官身,有了待遇,可見官不跪,可上書給孤!”
“除了沒有相應的權力,彆的該有的都有!”
“之前讓他弄的鋼,現在弄出來了!”
“不管是製造武器盔甲,還是彆的東西,都給大明帶來了不少利益!”
“減少了支出,更提升了品質!”
“難道不該獎賞嗎?”朱允熥說道。
“可是如此,怕是會有不少人鑽研到這個裡麵來!”
“鑽研那就鑽研,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本事!”朱允熥不在意的說道,
“怎麼?難道出了這個問題,那些人就不去種地了?”
“還是說,這樣的好東西對我大明多了,就讓我大明衰落了?”
朱元璋皺起了眉頭,不由得思索起來,這個事情到底可不可以去做。
“而且不隻是他,其他的人有了這樣的行動,可以讓我大明好起來,孤也可以給賞賜!”
“殿下!”看著朱元璋沒有繼續說話了,這兩個家夥倒是激動起來了,
那個模樣,比他們自己死了爹媽還要嚴重。
“說!”朱允熥似乎一點都不在乎他們的想法一樣,說道。
“殿下,此風不可長,此法不可行啊!”二人哭訴著。
“說原因,不要說隻是影響到了你們的利益!”朱允熥淡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