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在聽到他的話之後,朱元璋那是頭也抬起來了,奏折也不去看了,真的要發飆了,盯著他,
“你的意思是,咱之前做錯了,這些地方的人,不應該收取重稅了?”
眼神淩厲,充滿了殺氣,仿佛隻要他下一句話說不好,就能直接弄了他一樣。
“陛下恕罪,臣不是這個意思!”戶部尚書忙不迭地磕頭。
娘嘞,這可是要命的事。
他們所說的重稅的事情,也是因為朱元璋在江南的重稅。
不過也不是無端收取的,一個是私仇,一個是公事。
私仇的話,則是因為有不少人,以前可都是支持彆人的,不是他朱元璋,你一個沒有從龍之功,
甚至還是支持自己敵人的家夥,不弄死你就不錯了。
這要是在後世之中的那些情況,那就是反那個命的,是要殺頭滴。
現在雖然也殺了一部分,但還剩下不少,收取重稅也算說的過去了。
另外就是公事上,他們這邊的環境可是比北方要好多了。
他們的產出高,多收一些,剩下的一部分,足夠他們生活了。
而大明也需要這部分的重稅,同樣還可以防止江南的那些士族做大。
這才有了現在的重稅。
而且還有一個,則也是為了給自己的政治主張鋪路,以前江南人口眾多,需要遷移人口。
總之上述的種種,才會形成江南的重稅。
現在被人提起來,似乎還有些不服的模樣,朱元璋當然露出殺氣了。
“太孫,你如何考量?”朱元璋看著跪在地上的戶部尚書,旋即看著朱允熥,問道。
“這是我大明的國策!”朱允熥淡淡的說道,
“最起碼目前幾十年不會改變!”
“但是之後的話,看大明的情況,若是不需要這麼多的稅收!”
“我大明從其他的地方找回來的話,那也可以適當的放鬆一些!”
“任何政策,都需要看實際的情況!”
這下,朱元璋雖然皺起了眉頭,但是卻也沒有反駁什麼,
畢竟現在的朱允熥也給出了他答案,幾十年的時間不會改變。
而幾十年之後,對於私憤,朱元璋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
而且這一代的人也都死的差不多了,更何況,朱允熥也說了,還要看實際情況。
如此也好,隻要不是隨意的要更改自己的這些主張就好。
不過下麵,還是要交代一下自己的太孫,江南這邊,必須要重視起來。
不然以江南的這些本土勢力,很容易形成割據,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文化上,政治上,都可能對大明造成威脅。
不得不說,朱元璋也確實考慮到了這些,
甚至不說是在大明,即便是在後麵的王朝,哪怕是後世之中,對江南的經濟,也是嚴密的監督者。
曆史上的朱棣在北遷了之後,後麵也真的發生了這樣的情況。
可能朱棣有自己的考慮,北平府是他的老巢,被自己經營的很好,回去之後處理事情也方便。
也可能是因為想要發展北方,坐在那個位置上了,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但是最後,江南卻是真的失控了,稅收收不上來,大明陷入了經濟危機,甚至最後的滅亡,也有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經濟的崩潰。
哪裡都拿不出錢來了,甚至不是還有句話嗎?
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總之,江南的勢力都必須要重視起來,而且要無比的重視。
聽著朱元璋的話,朱允熥也暗自的決定著,
不管自己以後是否真的要遷都,可能也真的會遷都吧。
畢竟在這個地方,對其他的地方,尤其是北方,西北那邊的監督太少了,完全輻射不到。
更彆說,朱允熥還想著多給大明劃拉一些領土呢。
這地方,算是東南了,勢力盤踞的確實挺多,但太過偏安一隅。
哪怕遷都了,不管是自己還是以後的皇帝,都要交代清楚了。
南方需要重兵把守,而且也隻能是自己的心腹擔任,錢袋子不能出問題。
雖然這麼想著,朱允熥卻是看著下麵跪著的戶部尚書,繼續說道,
“你之前說了,其一是因為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