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王還讓劉飛龍將上述情報抄送一份給展昭,讓其在駐防烏梁素海之後,立即派出先鋒部隊實地查勘從狼山至烏拉山經秦直道到達五原城的路線,確認是否便捷、安全並適合大部隊行軍。
劉飛龍表示將親自帶領特戰小隊查勘“秦直道”,並配合展昭將軍探明狼山到烏拉山再到五原城的最佳路線。
臨了,劉飛龍正欲躍馬帶隊離去,王交待他通知朵顏偵查陰山南北的交通要道,並請周知鐵木真研究是否存在從陰山南麵奇襲朔方城的可能性。
到了七月底,各方情報陸續彙總送到王的手中,情報顯示:
(1)傅介子為現朔方刺史,兼五原郡太守。
朔方郡,戶34338,人口136628,絕大多數為軍屬。其北有通往雞鹿塞的道路,經沃野縣城;五原郡,原秦九原郡,戰國時趙建九原城,秦並趙後改九原郡。治所在九原(麻池古城),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分九原為二,東屬五原,西為朔方。
五原郡,戶39332,人口231328,有一半以上為軍屬。
(2)陰山南北存在三條主要通道。
其一,經過哈隆格乃峽口的雞鹿塞或狼山中的高闕塞,但這兩條道路過於偏西,迂回繞遠,且有漢軍重軍把守,不易通過。其中,雞鹿塞甕城建於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2年),是漢軍的軍事要塞,也是中原和原匈奴經濟政治往來的重要關卡。山前有一條通道,是北絲綢之路的要道。
其二,稒陽道。(據《漢書?地理誌》記載,漢武帝築外長城的同時,令徐自為修築了稒陽道。)
稒陽道起自稒陽城(今包頭市古城灣古城西北),經石門障(今包頭市梅令山口),至光祿城(今烏拉特前旗小召梁古城),往西北過支就城(漢外城附近),再往西北進入陰山,過頭曼城,沿陰山北麓至宿虜城(今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北)。
稒陽道是溝通陰山南北的要道,對加強西漢王朝與陰山南北的聯係,鞏固中原政權對北部邊疆地區的統治,起了積極作用。
其三,昆都侖河古道。昆都侖河穀位於陰山南北各道的中間,南來北往,較為近捷方便,且山勢較緩,河穀寬闊,便於行車,自西漢以來就成為黃河流域通往北方草原的重要通道。
情報上附有鐵木真建議,若要從陰山北部抵達陰山南部奇襲朔方城,他認為最佳路線是走昆都侖河古道,因為目前該條古道較少人走,易於大部隊秘密行軍。
但他同時建議,可對朔方漢軍采取“圍點打援”戰術,以期殲滅傅介子的3萬朔方軍有生力量,即對唱空城計、沒有守軍的五原城攻而不取,待傅介子派軍援救,則在半途有利地點設伏殲滅之。
王認為此計甚妙,立即飛鴿傳書阿布大將軍形成詳細的軍事作戰計劃。
同時讓人去請梅超風將軍前來商議,第2軍團如何配合第1軍團的“圍點打援”作戰行動,以及在此之後襲占朔方城的方案。
(3)朵顏秘報陰山山脈有大量岩畫,尤以大青山的主峰九峰山處最為集中,可能與祭天金人有關,似與賀蘭山岩畫涉及的齊家古國也有淵源,請求王派明月長老前往考察破解。
這批岩畫約有5.3萬餘幅,是在陰山西段從東到西300公裡、從南到北40至70公裡的區域內發現的,光地裡哈日山的黑山上,就有1000多幅岩畫。
岩畫雕刻在懸崖峭壁、溝底岩盤或者山頂巨石上,有些是用石器工具磨刻的,有些是用銅器、鐵器工具敲鑿的。
岩畫的畫麵有各種動物,包括野牛、野鹿、野羊、狼、虎、豹、狐狸以及家畜羊、馬、牛等圖像;有原始人集體圍獵和各種舞蹈的場景,有部族之間征戰的畫圖,還有天神地祇、日月星辰、原始數碼、神秘符號、車輛圖形、穹廬氈帳等。
後經明月長老科考證實:陰山岩畫的創作年代可上溯到1萬多年前,曆經了十分漫長的歲月。
陰山岩畫是古代遊牧民族鑿磨在陰山岩石上的美術圖畫,再現了中國北方各遊牧民族的曆史和經濟生活,具有極高的曆史、科考和藝術觀賞價值。
陰山岩畫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的岩畫,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岩畫之一,是我國最大的岩畫寶庫,多處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
陰山岩畫的鼎盛時期形成於戰國到漢代的一段時期並由匈奴族群製作。
一聽到“祭天金人”,劉賀的眼睛就直冒金光,當即欲與宗政明月連夜啟程前往大青山。
正恰此時,閆國慶自清水縣而來彙報工作:他和族人走訪了定西郡的高家溝、劉家台、竇家坪、番子坪、黨家塬、柴家溝門、郭家塬、八星小河、大園子、包括他們族人居住的廟兒坪等可能與黃帝遺跡有關的地方,發現這些地方所展示的文明可能與一個古老的神秘的齊家古國有關係。
然後他們不經意間發現“飛將軍”李廣的後人也在查考這些遺跡,就追尋到了李氏族人的發源地成紀縣,竟然發現成紀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出生地,在這裡出現了新的遺跡,但那些古老的神話故事般的文字和圖案他們看不懂,特來請明月長老前往指導破譯。
同時,閆國慶還在林深草密的成紀發現了漢朝在這裡的一個大型牧馬場,足足有上萬匹馬,這個牧馬場是西北漢軍戰馬的主要供應地,且這裡林木易砍伐,可生產大量木材,以供北典新城建設之用。
閆國慶建議“盜馬”並“竊取”木材。
“竊取”木材之提議正中王之下懷,劉賀正憂慮他將要到來的原3萬昌邑私軍如何在大西北度過今年的嚴冬,王需要大量的禦寒之物,特彆是可用於燒火取暖的木頭。
王叫來阿嘎,當即任命閆國慶為大內總管阿嘎的副手,具體事務及職責由阿嘎定奪,暫時負責籌集至少十萬人、爭取二十萬人之今年的過冬禦寒燃料,包括但不限於木頭木炭以及可燃燒的煤礦石。
至於定西遺跡查考及“盜馬”計劃,待王自大青山回來之後,再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