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出門去研究陰山岩畫的明月長老聽到他們的對話,突然插嘴說道:“顏兒陪我考察賀蘭山岩畫的時候,我們曾經在水洞溝黃土坡那邊看到過這種黑色的煤呢!”
王聽後頓時眼前一亮,興奮地問道:“真的嗎,明月長老,您還記得大概方位嗎?如果記得的話,我可以馬上派阿布安排快馬將煤礦樣帶回,然後再讓阿嘎派人去實地查勘一下。若是能夠在水洞溝周圍找到大型的煤田,那麼我們新朝二十萬國民可真是有福氣啊!這樣一來,到了冬天大家就再也不用害怕寒冷啦!小王在這裡先替二十萬百姓感謝明月長老了。”
說著,劉賀激動地向明月長老作揖道謝。
明月長老見狀趕忙上前扶起王,笑著說:“哎呀呀,王上你太客氣了。我這把老骨頭受不起如此大禮啊!關於煤礦的位置,顏兒當時跟我一起去過那裡,她應該知道得比較清楚。等會兒你讓她給你詳細地畫出具體方位吧。小老頭我現在要繼續去研究陰山岩畫咯!”
說完,明月長老便告辭轉身離去,留下劉賀和朵顏兩人。
待朵顏畫好地圖,阿布即派精騎隨煤礦樣送出,隨後向王彙報禹羌龍軍各部情況。
禹羌鐵騎第1軍第15騎兵營已至大青山與烏拉山之間的灰騰梁,由杜林浩統一指揮;第68騎兵營已至烏拉山的大樺背,由張誌群統一指揮;
展昭部由於要準備造船設備和儲運木炭等過冬物資,耽誤了些時間,剛趕到金城;
梅超風的第3軍團軍部和東大營已經駐紮狼山,前鋒部隊已至烏拉山,並與張誌群部取得聯係;
如上部署的意圖在於,爭取在灰騰梁一帶伏擊朔方城增援五原城的漢軍,梅超風部拒止被伏擊漢軍逃回朔方城,而張誌群部拒止被伏擊漢軍漏網之魚逃至五原城,也就是說伏擊戰要爭取全殲增援五原城的漢軍。
阿布還報告,第3軍團西大營1萬多官兵和先期到達的青城古鎮5千戶移民以及楊玉部的1萬戶移民已投入軍隊直管的“北典直道”的建設,預期月底即可完成基本路麵的平整,公共馬車已投入運營,國民反映甚好,紛紛盛讚新朝;
第2軍團改製初步完成,正在研討特戰化訓練模式;
青鳥軍團報告說,匈奴主力西遁,避免與漢軍主力決戰,烏孫國危機解除,漢軍主力仍在繼續追尋匈奴主力,暫無撤回之跡象。
末了,阿布當著朵顏的麵請示王,在劉飛龍升遷第3軍團副將之後,以朵顏部落騎兵為主的第10騎兵營的主將人選需要儘快定奪。
因為這個騎兵營是禹羌鐵騎特戰化實戰訓練的試點營,今後統帥部將根據訓練效果做出評估,並在完善方案之後在全軍推廣,之前劉飛龍有留下完整的訓練方案,現在需要有人接手。
阿布隨後將劉飛龍撰寫的特戰訓練手冊遞給王。
王心中暗自稱讚阿布這個大舅哥的情商是真的高,遂轉向朵顏問她可有合適人選。
朵顏推薦了白輕衣,說以前他們部落有幾次硬仗是他指揮的,而且他救過她的命。
阿布知道白輕衣,他與來自楊玉部的楊勇是劉飛龍指定的兩個戰術組長,阿布將這個情況也向王介紹了。
王說,那就按朵顏居次的意思辦,讓白輕衣擔任第10騎兵營的主將。
朵顏向王表示感謝。然後說她想看看劉飛龍將軍寫的那個特戰訓練手冊,之前她在夏河聽劉將軍說過此事,她很感興趣。
劉賀想也沒想,就把特戰手冊遞給了朵顏。看她看得很認真,還不時就不明白的地方向阿布請教,心中不免一動,看來這妮子不簡單,跟自己一樣,也是帶有使命來到這人間世的。
待朵顏看完,遂問她是不是想有一支特戰化的匈奴鐵騎,恢複祖上的無上榮光。
沒想到自己的心思這麼快就被王看清了,怕王誤會自己接近他是帶有這樣功利性的目的,很是緊張地想解釋清楚,她是真心喜歡劉賀的,而且就算她擁有自己的匈奴鐵騎,也是會效忠劉賀的。
王說他愛她,就相信她,而且自己也願意幫助她實現這樣的心願,他喜歡自己的女人有自己的追求和事業心。
王甚至還提議她直接參與第10騎兵營的特戰訓練,以從中得到最直接的建軍經驗。
朵顏破涕為笑,甚是感動,率真的草原女子情不自禁獻上自己的愛吻。
最後,在朵顏的提議下,白輕衣擔任第10騎兵營的主將,來自朵顏部落的蘇布台、帖木爾、蒙恬、洛桑、舍楞、布納、耶爾丹、默爾根、貝嵐、龍朱分彆擔任其中10個騎兵小隊的隊長。
而且,在阿布大將軍的提議下,由朵顏親自指揮第9騎兵營、第10騎兵營換裝匈奴騎兵服對五原城的佯攻作戰行動。
王隨後與朵顏居次接見了白輕衣等以上朵顏部落的勇士,並由朵顏居次親自向各位勇士頒發任命書。
王見白輕衣與其他匈奴人不太一樣,覺得有點奇怪。
朵顏解釋說白輕衣並不是匈奴人,而是來自龜茲國,是龜茲白氏王朝的第一個國王白霸的後裔,因王位之爭,家族被清洗,隻有他和姐姐分頭逃出,後與姐姐白惟沐失聯,也不知道姐姐是否尚在人間。在居延海,碰巧遇到匈奴漠北王庭對朵顏居次的追殺,白輕衣救下了朵顏居次。
白輕衣感謝王上和朵顏居次對他的賞識,表示會儘忠職守、死而後已。
但他並不知道他的姐姐白惟沐就是與珂玥同歸於儘的安然惟沐,而王也不知道他的姐姐就是差點殺死自己的安然惟沐。
甚至在白輕衣的內心深處,更是浮現一絲今後借助王的力量奪回龜茲國王位的念想。
而劉賀則在想,且待北典新城完工,新朝成立並穩定之後,也到龜茲國去走走,若能幫助白輕衣奪回王位,與於闐、精絕兩國結盟,再謀取樓蘭國或更有勝算乎。
餘年,他們真的會精誠合作嗎?諸位看官,這兜兜轉轉,這樣的相遇,是相互虧欠的“命數”使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