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緊張等待之時,土林中突然傳出陣陣悠揚樂聲,似是從遙遠古代傳來。宗政明月順著樂聲尋找,發現一處巨石下有奇異符文閃爍,他斷定這便是陣眼。宗政明月拿出隨身攜帶的特殊器具,按照特定順序破解符文。隨著最後一道符文被解開,土林陣法光芒漸弱,梁清波終於脫困而出。
梁清波向宗政明月拱手謝道:“多謝太常大人搭救。”
宗政明月擺了擺手,說道:“莫急稱謝,我們雖暫穩陣法,可進城之路仍困難重重,前麵的機關我上次經多次嘗試,卻無法破解。”
眾人圍聚過來,目光落在那通往內城的道路上。
宗政明月依據腦海中對驚鴻飛舞的模糊記憶再次嘗試破解前方的機關,但還是失敗了。
正在沮喪之時,梁清波突然想起來了什麼,大呼道:“太常大人,我在通往無淚之城的外城的斷腸崖外曾探得一神廟,該神廟有些奇怪,沒有供奉神像,但殿中卻隱藏一有神秘刻符的石門,因為看不懂,故我沒太在意。現在想想,不知此石門可有破解前方機關的信息。”
宗政明月心中一動,脫口而出:“極有可能!請梁長丞前方引路,我們馬上去看看。”
梁清波率領眾人朝絕情穀的斷腸崖挺進,沿途怪石林立,宛如巨獸盤踞。兩時辰後,一座古老神廟映入眼簾。進入神廟,一道古老石門赫然橫在前方。門上布滿晦澀難辨的符號與圖案,仿佛在訴說著昔日的滄桑與秘密。
梁清波上前凝視,手指輕觸紋路,沉聲道:“太常大人,此石門上的符號,與我曾在一本古籍殘卷中所見略同。”
梁清波立刻從隨身推薦的包裹中翻找那本古籍殘卷。打開殘卷,裡麵的紙張脆弱泛黃,上麵的字跡和符號也有些模糊不清。
梁清波仔細對照石門上的符號,眉頭緊皺,額間漸漸滲出汗珠。
一旁的宗政明月忍不住問道:“梁長丞,可是有何不妥?”
梁清波搖了搖頭,“隻是這殘卷上的記錄也是殘缺不全,不過我好像發現了些許頭緒。”他指著石門上一串環形的符號說道:“這幾個符號按古籍所說應是關鍵所在,如果將其逆向解讀,也許能開啟石門。”
宗政明月眼睛一亮,“不妨一試。”
於是,梁清波按照自己的推斷小心翼翼地觸動那些符號。突然,石門發出一陣沉悶的響聲,緩緩打開一條縫隙,一股陳舊腐朽的氣息撲麵而來。眾人麵麵相覷,既興奮又緊張,不知道門後麵等待他們的究竟是什麼。
梁清波深吸一口氣,用力推開石門,一道幽光閃現,石門周圍亮起幽藍光芒,一個個虛幻身影浮現。
這些身影穿著古老服飾,麵容模糊不清。其中一個看似為首者開口:“外來者,欲進此門,需解吾等謎題,否則性命不保。”宗政明月深吸一口氣,朗聲道:“但說無妨。”那身影抬手一揮,一道光影投射出一幅複雜星圖,謎題就此展開。
宗政明月凝視著星圖,緊鎖眉頭思考良久,卻毫無頭緒。
一旁的劉賀突然說道:“此星圖看似雜亂,實則暗合天乾地支之數。”說著,他走上前去,指著星圖中的幾處亮點解釋起來。原來此星圖正是袁天師上昆侖山所得,研究心法記錄於焚天前由盧劍峰轉交劉賀的黃金秘匣之中。
眾人聽後恍然大悟,按照劉賀所說方法開始移動星圖中的光影。然而每挪動一處,就有一股力量衝擊而來,好似考驗眾人是否真的懂得其中奧秘。就在眾人咬牙堅持下即將完成時,意外突生,一隻巨大的黑色手掌從地下伸出,欲破壞星圖。
宗政明月眼疾手快,一劍斬向黑手。劉賀則趁機穩住心神,快速將最後幾處光影歸位。隨著一聲沉悶的響聲,星圖謎題解開,那些虛幻身影紛紛消失,石門緩緩打開,露出裡麵一條幽深的通道,隱隱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宗政明月與劉賀對視一眼,率領眾人謹慎地邁入石門之中,無淚之城的外城驟然顯現。
古城深處,一座黑沉的錐形高峰清晰可見,整座城池依山而建,城內道路蜿蜒曲折。
沿著道路向古城深處前行,入目皆是高聳的石峰和斷裂的岩崖,它們構成了無數筍狀石柱和煙囪狀的石叢。岩洞內相互連通,形成了彼此貫通的高大房屋,其下又分為數層,深度達數十米,分布著密如蛛網的通風道。
這座古城宛如原生的洞窟群,暗河綿延數千裡。城壁內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石窟洞穴,溝壑交錯,深不可測,怪異的高大石人矗立其中,被風沙侵蝕得呈上粗下細之狀,宛如蘑菇,似乎隨時會騰空而起。
高達百米的古樹,多為“水杉、珙桐、水鬆、銀杏、禿杉、紅豆杉、鵝掌楸、香果樹”等孑遺植物的始祖,樹冠相互支撐依附,形成了洞窟的頂壁,一眼望去無邊無際。
然而,這座古城似乎早已無人居住,宛如一座沉睡的“地下死火山”,已然淪為一片廢墟......
那麼,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帝賀和明月長老他們在無淚之城的外城能找到進入內城的秘道或者破譯土林機關的信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