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樺背峰巒疊起,白樺蔥蘢,油鬆滴翠,林木繁茂,泉水潺潺,風光旖旎,環境清新,氣象萬千。
立於大樺背山頂極目遠眺,在陽光映照下,黃河閃爍著銀光,恰似仙人潔白的飄帶,緩緩地向東延伸,帝賀心境舒暢。
未幾,宗政明月無意間在繁茂的草叢中覓得一個約4平方米的花崗岩石刻。
待諸葛亮等六暗衛將雜草和灌木叢清理完畢後,宗政明月自石刻中讀取到:夏伯陽等人在大樺背降服了一個三千餘人的當地土著部落;派遣唐芳達前往之前與李夫人約定的會合地之甘德爾山,若在此處未能等到李驚鴻夫人等人,則前往絕情穀尋找。
帝賀沉凝片刻,心中暗自盤算,如此一來,夏伯陽率領前往“七十個黑山頭”的人馬便有九千餘眾。隊伍不斷擴充,他自然為老祖宗感到欣喜,隻是不知唐芳達能否找到李夫人,而那可惡的叛徒申侯是否會再生事端、禍害他人。
此時,隻聞劉陽宏失聲驚呼:“好大的瀑布啊!”
眾人趨前至其所立之處,果見一壯觀瀑布,實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謂之“天河”亦不為過,其流水落差五十米,寬十米,自半山石壁傾瀉而下,恰似一條白色玉帶。
瀑布下之水潭甚為遼闊,長約十米,寬八米,潭水清澈秀麗,四周繁花似錦,置身於此,仿若置身仙境。
帝賀萌生於此仙境之地大樺背為朵顏營造一座養胎生產之所,實因他不忍身懷八月身孕的朵顏,再受山路顛簸之苦。
但待帝賀回至山下臨時住處告之朵顏如上想法,然朵顏還是想在祖地大青山生產,遂催促帝賀繼續前行。知她執拗,便隨她心意,帝賀遂命令隊伍出發前往大青山。
距大青山,尚有二十日路程,原本快馬十日左右即可抵達,然朵顏所乘大馬車行進遲緩。
十日後抵達灰騰梁。
(灰騰梁,亦稱灰騰錫勒。灰騰係蒙古語,意為寒冷,錫勒係蒙古語,意為梁。“輝騰錫勒”即為“寒冷的山梁”。)
因月份大了,臨近出生,胎兒躁動異常,折騰得厲害,朵顏近來一直未能安寢,憔悴許多,帝賀心疼不已,遂下令隊伍於灰騰梁休整兩日再行啟程,眾人可於此地儘情遊玩。
此地乃一平均海拔達1800餘米之高山草甸草原,其上湖泊星羅棋布,當地人稱淖爾、海子。其大小不一,總計99個,古人謂之九十九泉。
(據傳,當地蒙古族牧民篤信,蒙古族所尊崇之造物主長生天,對此處景致情有獨鐘,遂以泥土捏就99個蓮花瓣狀之蓮花盆,置放於此,遂成99個海子。)
帝賀站在灰騰梁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之上,極目遠眺,隻見眼前的景象美不勝收:
翠綠的草地如同一幅巨大的綠色絨毯,一直延伸到天際;清澈見底的溪流蜿蜒流淌其間,波光粼粼,仿佛一條條銀色的絲帶舞動於大地之上;而那茂密繁盛的水草,則像是大自然精心編織而成的華麗錦緞,隨風搖曳生姿。
如此水草豐美的地方,無疑是一處天然的優良牧場。
帝賀心中不禁一動,一個念頭湧上心頭:此地既然擁有這般得天獨厚的條件,那麼是否能夠將本地的良種馬與鐵穆爾找到的浩門天馬進行配種呢?若是成功,或許就能馴養出一種既適應草原環境又具備強大戰鬥力的戰馬了!
想到這裡,帝賀迫不及待地想與朵顏分享這個想法。
他轉身尋找到朵顏,將自己心中所想和盤托出,朵顏微微頷首,表示對這一主意甚是讚同。
“夫君此念甚妙!”朵顏臉上露出讚賞之色,說道,“本地的良種馬本就具有良好的耐力和適應性,如果能與浩門天馬相結合,取長補短,想必定能培育出更為出色的戰馬。屆時,我們的騎兵隊伍必將如虎添翼,縱橫草原無敵手啊!”
帝賀聽了朵顏的話,眼神中滿是期待,“朵顏,若真培育出此等戰馬,定要優先裝備你的朵顏鐵騎。”
朵顏眼睛眨呀眨,像隻快樂的小鳥般撲到帝賀懷裡,送上一個甜甜的香吻,嬌聲說道:“夫君,你真好呢。”
本就相思苦,這下可好,朵顏如此撩人,帝賀裡還忍得住,當下就深情地親了上去。
沒一會兒,這兩個小小的人兒啊,就如同被紅線緊緊纏繞在一起一般,彼此之間情意濃濃、難舍難分。他們忘情地親吻著,時間仿佛都在這一刻靜止了。
然而,沒過多久,也許是因為之前缺覺而太過疲倦,又或者是這溫馨的氛圍讓她感到無比安心,最近嗜睡的朵顏終究還是抵擋不住困意的侵襲,漸漸地合上了雙眼,進入了甜美的夢鄉之中。
看著她安靜沉睡的模樣,宛如一朵嬌柔的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帝賀不禁微微一笑,滿心憐愛地替她掖好了被子,然後輕輕地起身離開了房間。
出得門來,帝賀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心情格外舒暢。
他隨即讓諸葛亮將劉陽宏找來,讓他陪著騎馬到廣袤無垠的草原之上漫步散心。
行至一處名為“黃花溝”之地,帝賀遠遠瞧見宗政明月正自山上匆匆奔下,氣息不穩地高呼:“王上,山上刻有岩畫。速遣人來助我清理,或可從中尋得伯陽王子之故事。”
劉陽宏迅速召集了二十名戰狼士兵,將掩蓋岩畫的雜物、雜草和灌木全部清除乾淨。
宗政明月經過仔細勘察,果然發現了夏伯陽王子的行程日誌。
黃花溝岩畫所記錄的故事梗概如下:夏伯陽王子於此處又收編了十餘小部落,計有近二千餘人,其部眾已擴充至一萬二千之眾。且與帝賀英雄想法一致,在此地開辟軍馬場,亦於此設立騎兵校場。然並未提及帝賀最為關切的唐芳達是否尋得李驚鴻夫人。
(在黃花溝的山巒之間,隱匿著眾多岩畫。這些岩畫的曆史可追溯至舊石器時代晚期,且在北魏時期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中有相關記載。“河水又向東北流去,在石崖山西邊,距離北方之地五百裡處,山石之上,自然形成了紋理,皆似虎馬之形,鮮明清晰,仿若圖畫一般,故而也被稱為畫石山。”)
聽到“騎兵校場”四字,帝賀眼神一亮,心中暗忖,不錯,自己怎會忽略此事。此地地勢平坦,草原廣袤無垠,實乃設立騎兵校場的絕佳之地。
此外,黃花溝乃是一處曲折幽深的山穀,實為遠古冰川之遺跡。其溝長達十公裡,深度達三百米,溝內山勢險峻,奇峰羅列,白菇、黃花等花草點綴其間,實乃理想之軍事集結地與練兵場。往西可策應狼山軍事基地,往東可護衛大青山軍事基地以及白音敖包和美岱召兩個軍鎮。
帝賀甚至還想到,此地距白雲鄂博鐵礦山較近,在此處建造武器庫,亦可解決白音敖包軍鎮腹地狹小,難以大量儲存鐵製兵器之難題。
這時,劉陽宏指著遠方薄薄的雲霧中某處,說那就是五原郡的九原城所在,九原城過去就是大青山了。
(大青山蒙古語名為漠喀喇,黑山之意。屬陰山山脈中段,即狹義陰山。東西走向。位於土默川平原之北,東接灰騰梁,西隔昆都侖河與烏拉山相接。長約250公裡,寬50100公裡。海拔一般在1500~1800米,主峰在土默特右旗薩拉齊北,海拔2337.7米。古代稱黑山,亦即夏伯陽心中的“七十個黑山頭”。)